全球社區網

05月15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高雄 骨髓是龍骨水嗎

骨髓是龍骨水嗎

E-mail 列印
「什麼是造血幹細胞捐贈?」本身是慈濟志工,卻擁有國際認證的骨髓捐贈講師林錦標,一開始就這樣問大家。為了讓志工們上街宣導造血幹細胞捐贈驗血活動時,能向民眾傳達正確 的觀念,因此他特別製作簡明易懂的簡報,讓志工們重新認識造血幹細胞,破除迷思。

4月25日高雄三民區寶興社區的五十一位慈濟志工,在陽明國小圖書室舉辦「造血幹細胞捐贈」研習共修。

◎正確觀念破迷思 捐贈方式有兩種  

林錦標首先向志工們說明何謂「骨髓」,骨髓(造血幹細胞)主要是位於身體的許多骨頭內,主要負責製造紅血球、白血球、血小板等各種血液細胞。若造血幹細胞不正常,會導致如 白血病、再生不良性貧血等血液疾病。目前這類病人常無法用藥物治療,唯有透過造血幹細胞的捐贈,移植正常的造血幹細胞加以治療才得以延續生命。

「隨著前世的因緣,我們相約來到今生,像是奇妙的約定,我們相遇在第六對……」隨著〈在第六對相遇〉的旋律,臺下的志工們也跟著唱,林錦標告訴大家:「要符合捐贈的條件是 人體的第六對染色體(白血球抗原HLA),要和血液疾病患者完全吻合,才能進行移植,非親屬間配對成功率為二千分之一至一億分之一。」因此,如果因緣具足配對成功,一定要 珍惜這萬分之一的緣份,勇於給病患第二生命。

而一般人誤以為「捐骨髓」是抽「龍骨水」會造成半身不遂,這種觀念其實是大錯特錯。目前造血幹細胞捐贈的方式有兩種:一是「週邊血幹細胞捐贈」,捐贈前五天需要施打白血球 生長激素,將骨頭內的造血幹細胞驅趕至週邊血液中,而後利用血液分離機以離心的方式,收集造血幹細胞,過程與分離式捐血相同,目前有95%的捐贈者都選用此捐贈方式,捐贈 過程很清醒可以看電視、吃東西。

另一種是「骨髓幹細胞捐贈」,捐贈時要全身麻醉,由腸骨抽取造血幹細胞,並要先做自體備血,但此種捐贈方式已較少使用。

◎捐髓救人報親恩 上街勸捐信心增

6月15日高雄靜思堂將舉辦「造血幹細胞捐贈驗血活動」,所以志工踴躍出席外,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慈青社的同學,也有十人參與共修,讓整個圖書室裡坐無虛席。

曾任慈青社社長的吳世軍,於去年(2013)畢業,目前正在服替代役,但仍然很關心慈青社的運作,所以特別陪伴學弟學妹們前來。他談到慈青社每年都會在母親節前後舉辦慈青 週,今年的主題就是以造血幹細胞捐贈為主,所以將在校園內宣導造血幹細胞驗血活動,讓更多同學能夠正確認識「造血幹細胞捐贈」,並且一起參與驗血活動,加入救人的行列,同 時也可以報答父母恩。

「請問參加驗血活動的對象年齡限制為何?」有獎徵答時間,慈青們踴躍舉手回答:「年滿18歲至45歲以下」,並獲得獎勵的小禮物,讓現場氣氛洋溢著青春活力。

在對於「造血幹細胞捐贈」有正確的認識之後,志工朱秀美請慈青上台,示範如何上街勸捐。同時她也和志工們分享她的經驗,「儘量找年輕人及帶小孩的媽媽,接受的程度較高,也 比較願意參與驗血活動。」她並鼓勵志工們,不要怕被拒絕,多一筆資料,就多一筆配對的機會。

今年參加培訓的志工陳麗萍,一邊聽講也不忘勤作筆記,她分享經由講師的講解才知道「週邊血幹細胞捐贈」,不僅風險較低、捐贈者無須麻醉,可以在完全清醒的狀況下,一邊捐 贈,一邊輕鬆的看電視、飲食,和以前對於骨髓捐贈認知完全不一樣。「經過此次共修對於骨髓捐贈有全新的認識,將來上街勸捐時會更加有信心。」陳麗萍堅定地說。

高應大慈青陳巧育說:「以前就知道捐骨髓可以救人,但未滿十八歲,加上觀念錯誤,認為很危險,今天才知道原來救人這麼簡單,6月15日一定會去參加驗血活動。」

捐髓救人,無損己身,「慈濟基金會骨髓捐贈資料中心」在一九九三年十月正式成立後,全體慈濟人也同時展開全臺造血幹細胞捐贈驗血活動。截至2014年4月30日止,志願捐 髓者累計參拾捌萬柒千壹百多人,這不僅是患者重生的機會,更是救了整個家庭,「我們在找一個人,一個可以救人的人,您願意成為這個人嗎?」

圖左 : 志工陳麗萍(右一),分享原來「週邊血幹細胞捐贈」,不僅風險較低、無須麻醉,可以在完全清醒的狀況下,一邊捐贈,一邊輕鬆的看電視、飲食。[攝影者:黃建明]
圖右 : 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慈青社,將在校園內宣導造血幹細胞驗血活動,因此一起參與高雄三民區陽明、寶興、正興社區的造血幹細胞捐贈研習共修。[攝影者:黃建明]

圖左 : 有獎徵答時間,慈青(站立者)踴躍舉手回答,讓現場氣氛洋溢著青春活力。[攝影者:黃建明]
圖右 : 高應大慈青陳巧育(左)說:「以前就知道捐骨髓可以救人,今天才知道原來救人這麼簡單,6月15日一定會去參加靜思堂舉辦的驗血活動。」(右為志工曹瑞雲)[攝影者:黃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