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4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慈善醫療 以慈悲弭功利

慈善醫療 以慈悲弭功利

E-mail 列印
慈濟人醫會第二屆臺灣論壇5月17日在花蓮靜思堂展開,藉此亦邀約醫界各方賢達一同參與,透過認識與了解,一同投入這項濟世救人的志業。

◎效率 讓人人都成為人醫

臺北榮民醫院桃園分院院長王德芳,因為受到徐榮源副院長的邀約,第一次參加慈濟的人醫論壇活動,對慈濟的種種充滿好奇。5月17日在繁忙的院務中趕來上課的王德芳院長,看 了、聽了這麼令人感動的醫療個案分享,還有許多偏鄉義診與醫護志工無所求的付出。

王德芳院長想起今天下午桃榮院內剛好有一位病人從六樓跳樓自殺。他發現如今的社會,有許多人不只身體有病,心靈也有疾病。一個醫院基本上可以看到人的一生,生、老、病、死 種種。經過今天人醫論壇的課程,王德芳院長感覺今天的課程是為相互鼓勵大家,把照顧弱勢團體的事說出來大家相互鼓勵,目的就是幫助苦難的人。

還有一點也是讓王德芳院長感到敬佩的,那就是慈濟的紀律非常特別。他看到大家走路背包背左邊,讓人很有軍隊紀律的感覺,但是軍隊裏面有個現象是效率,許多穿軍服的人脫下軍 服多歡喜,因為少了束縛。

但是慈濟很特別,看大家聽著規定要走就走,大家都是願意投入,沒有不樂意的情緒,這是滿特別的情形,代表大家的向心力很強。有紀律又能獲得大家的向心力,大家又願意全力投 入,這種種的情形讓王院長感到好奇也想要深入去了解。

◎善心 凝聚大家的向心力

在慈濟人醫會中有位王德芳院長認識的醫師,王院長說他是一位不計較的人,也許很多人在付出的當下,享受的是感動及信任的眼神。

就像他們醫院有許多的老人家,當醫生很用心的為他解說,並解除他身體的病痛那種感動,及信任的眼神就叫人內心感到很安心滿足,王德芳院長說:「這也許就是助人為快樂之本 吧!」

因為助人最樂的精神,王院長思考,未來桃園醫院的經營除了績效,是否也要設定的一個目標,去照顧一些貧窮的人。其實在桃園醫院內也有很多老榮民,所以應該鼓勵我們的醫生也 多關懷這些弱勢,讓桃園醫院也可以變的溫暖一點。

在與會的醫師中,王院長也看到很多不是慈濟醫院的醫生,願意出來幫助別人,所以未來王德芳院長也想多鼓勵醫生,不一定要有酬勞也能撥出一些時間來做社區服務,去享受那種善 心付出的感覺,也許這樣做了以後,醫院管理會比較好,而不要任何事都朝功利去要求。

◎人醫 救人為本懷

「這是個本質,因為我們本身是個醫護人員,要盡自己的本分事去做一個服務。」高屏區人醫會屏東區隊長蕭志忠,從事健保局居家照護五年,慈濟志工對患者如親人般的關懷,改變 他照顧患者的想法,他想在照護上做到預防醫學的品質,這也是屬於堅持在人醫會的動力。

蕭志忠2004年從志工加入人醫會,也是這次營隊的隊輔。十多年來的人醫之路總是每年三月、九月到小琉球義診;四月、七月、十月恆春偏遠地區去義診、往診;十幾年來半年一 次於啟智教養院作關懷;每個月到各地環保站,讓志工們感受有家人的關懷。

高屏區人醫隊友五十幾位,最缺的是醫師,很希望高雄能支援醫師的部分,本身也能多加強一點。

蕭志忠希望藉由醫療服務,讓人醫團隊來認識慈濟、瞭解慈濟,最後也認同而投入慈濟的方向。也藉今日課程,北、中、南、東各區大家一起來學習,瞭解到各醫院有不同的屬性,有 些適合讓大家互相學習,以為精進志業的能力。

「一路走來感受是自己的本分事。」蕭志忠體悟「做中學、學中覺,覺了才能補自己的不足的去學習,才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證嚴上人曾說:「要知道天下事一個人是做不起來的,要很多人共同會合起來的力量,才能為天下做好事。」所以透過感動的事蹟,讓人人都能起而效尤,共創美好的未來。

圖左 : 台北榮民醫院桃園分院院長王德芳﹙右﹚參加人醫會第二屆台灣論壇,5月17日晚間,與靜思精舍師父「飲一杯智慧的水」座談時,侃侃而談今天的感動。左:趙有誠院長[攝影者:謝金英]
圖右 : 高屏區人醫會屏東區隊長蕭志忠,從事健保局居家照護五年,他想在照護上做到預防醫學的品質,這也是屬於堅持在人醫會的動力。[攝影者: 陳忠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