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4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名醫信受 全人醫療在慈濟

名醫信受 全人醫療在慈濟

E-mail 列印
「當醫生的目的在救人,最重要是把病醫好。但是全人醫療的概念還要延伸到病患及家屬後續的心理、家庭狀況、關懷等,是醫生辦不到的。」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腸胃肝膽科主任蘇銘 堯醫師,5月17~18日参與慈濟人醫會第二屆臺灣論壇,認識擔任醫師的使命與醫院醫師、醫療志工、慈善志工三者結合的重要。

◎醫療人文的薰陶

擁有台大藥學系、成大醫學士雙文憑的蘇銘堯醫師。因為到臺北慈濟醫院主講腸胃肝膽科的專科講座,而和臺北慈院徐榮源副院長熟識,因為太太也是慈濟志工的褚玉萍邀約,亦曾跟 著北區人醫會義診,此次透過徐副院長熱情邀請,蘇銘堯醫師屏除忙碌的醫療工作,特地前來参與。

會中,慈濟醫療志業執行長林俊龍及慈濟醫院六院院長透過醫療個案分享醫療新知、慈善醫療進行方式及醫療人文。擔任醫院主管的蘇銘堯醫師平日不只要看診,還有許多醫療人員的 管理與行政事務需要處理,對於會中所傳遞的醫療志業精神感受別特深刻。

「執行長林俊龍說的下醫(看已病者)、中醫(看好將病者)、上醫(照護未病者)概念,讓我反思自己其實只是個下醫。」執行長的論點讓他期許自己,不要只是在病人生病時為病 人醫病,應該更有耐心讓即將生病的患者解除將病的危機,也就是推動健康促進的概念。

不只如此,還有人醫會醫師上山下海至偏鄉義診的精神,也讓蘇銘堯感佩,他說:「坐在診間等著病患的醫生,透過人醫會的定期義診,可以讓沒有辦法走出來的人,也能得到醫治, 尤其對獨居老人更是受惠。」這樣的人道關懷,是第一線的人醫會醫師,結合社區慈善訪視志工與後送醫院的協助,讓醫療志業能夠完整連線,為醫療服務都能到達社會每個角落,提 供健全的醫療服務與關懷。

◎見苦知福的承擔

「原本有一場『醫學腫瘤科研討會』,最後決定參加『人醫論壇』,這是正確的選擇。」臺北馬偕醫院腸胃肝膽科主任朱正心,從醫二十八年,豪爽健談的個性,他與臺北慈院徐榮源 副院長是無所不談的好夥伴,一起出國、談論醫學、關心孩子、家庭……徐副院長幾次邀約參加慈濟活動,終於這次成行,朱主任覺得這裡一切都很清新,人道關懷使社會更溫暖。

當牙醫團隊上台分享,他看著影片與照片,對於牙醫師貼心、細膩地照顧偏鄉醫療缺乏的民眾與監獄的受刑人,口腔的健康;他覺得這次的論壇,人文的交流勝過技術的交流,心靈重 新充電,啟發原始對生命的熱愛。會中播放的影片中小妹妹提到如果把工作當作生活的一部分,就不覺得累了,提醒我們對工作的熱忱。

一向都在醫院看診的朱主任,很讚歎這群人醫會醫師到窮鄉僻壤義診,做志工的情操很神聖。一禎禎真實記錄的相片,很令人感動!朱主任期許自己擔任醫療主管的任務,除了提昇醫 生技術發揮到極限,心靈也同樣要提升;更要啟發醫師培養仁心仁術,視病如親的精神。

在「人醫紀實」課程,全臺各區人醫會均上臺分享各區,因為社區環境、社經狀況與人醫組織不同,推動的方向與社會協助的特色。朱主任認為每位分享的醫師都是學習的榜樣,往診 服務更是最有人性的服務,這樣的關懷絕對與醫院不一樣。

社會中的現象顯示,因病而貧或因貧而病,會磨掉一個人的意志力。有能力的人應該要關心社會的暗角,讓社會健康。朱主任看著,臺上播放的義診照片,每個身不由己的醫療個案, 他說:「見苦知福的相片都激發我們的能量,以前想做未做,現在可啟發去實踐。」朱主任承諾只要慈院需要技術上的幫忙,將義不容辭協助。退休之後將為社會付出,行醫之路多年 還是人心的昇華最重要。
圖 : 「參加『人醫論壇』,這是正確的選擇。」臺北馬偕醫院腸胃科主任朱正心,覺得這裡一切都很清新,人道關懷使社會更溫暖。[攝影者:曹健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