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23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行善行孝 送給母親最大的祝福

行善行孝 送給母親最大的祝福

E-mail 列印
溫馨的五月,臺中區慈濟志工利用5月3日的星期六上午,在神岡豐洲環保教育站做完環保,也提早慶祝全體媽媽們佳節快樂,場面溫馨,約有七十多位志工参與,並接受無量義經吊 飾與壽桃的祝福。

環保站裡有一個家族,從最早參與的蔡美菊,到目前有八位成員同時做環保,同時在這天,他們也把家中八十八歲的媽媽帶來。老人家雖然行動有些不便,但她身手仍然俐落,努力地 把寶特瓶瓶蓋去除。

為了讓大家都有做環保的機會,神岡豐洲環保教育站分兩個時段,上班族群可以利用星期五晚上,或是星期六上午做回收。 蔡美菊說:「很感恩家人,在環保站凝聚全家人的情誼,大家的感情也越來越好;更感恩媽媽,她年紀這麼大了,還肯一起出來,真的很感恩上人,創造慈濟,讓我們全家人,感情越 來越好。媽媽雖然年紀大了,但是她做慈濟,星期五晚上就會很早睡,要等星期六來做環保,做得很快樂,也很感恩弟媳婦她們,陪她一起出來。」

蔡媽媽說:「感覺真好,很高興,做環保做得很高興、很快活,認識了很多人。」老人家不只在環保站付出,回家時都會帶錄音帶回家中拆解,把握時間不空過,她說:「人老了還能 動,就要把握這樣的機會,要不然時間也是在打瞌睡中度過。」

從大陸嫁到蔡家的媳婦楊淑芬說:「來臺灣十六年了,是大姊蔡美菊帶進來慈濟的,很歡喜、很珍惜來慈濟。來做環保的時候,頭腦就是空空的,什麼事情都不會多想,就是感覺很輕 鬆,什麼煩惱也沒有了,就會專心一直做、一直做。」

楊淑芬感性地說,從那麼遠的地方過來,能與婆婆結緣,她由衷地祝福婆婆,身體健康。

1956年出生在臺中神岡鄉下的蔡美菊,家境小康,有兩位兄長、一位妹妹、三位弟弟。懂事後,就在家裡幫忙家務,兄長開立機械公司,她就在公司內任職。1979年結婚,婚 後搬到臺北生活,繁華的都市環境,忙忙碌碌的過了一年半,又搬回豐原,最後還是回到兄長的機械公司任職,工作雖然辛苦,但能就近陪著媽媽,她就沒再離開過兄長的公司。

蔡美菊分享她當初進入慈濟的因緣,她說,1992年,有一次在公司看了慈濟月刊,心裡就想捐錢,但沒有遇到慈濟志工,後來得知公司同事中,有家人在收功德款,她就開始繳 交。幾年後,張碧珠師姊拿了一本勸募本給她,蔡美菊接過本子,心想:「又沒離開過公司,要去哪裡勸募?」她靈機一動,利用公司的員工要晚餐時,把本子放在桌上,有心要布施 的人,即可簽名並捐款。一個晚上,馬上就有二十八位加入,她滿心歡喜的也就開始勸募了。

開始培訓後,蔡美菊非常投入活動,同時也接引家中的媽媽、妹妹、妹婿、弟媳參與慈濟活動,深入在環保這個區塊。她會利用下班後,開著貨車載回收,一趟又一趟的堆上車;回到 環保站,也是自己一個人一一的卸下來,有錄音帶再帶回家中給媽媽拆,大家共同成就菩薩道。

衲履足跡讀書會中,蔡美菊分享:「做慈濟,只要時間允許絕對義不容辭。真的沒時間,也要自己找時間做。」

大家認識的蔡美菊,總是不斷精進,她說:「真的沒有時間可以懈怠,曾經在農曆年期間回精舍,協助常住師父廚房挑菜、洗菜,深深感受身為上人的弟子,身上挑的是何等的重擔。 而常住師父用謙卑的身段,照顧好每一位回精舍參訪的人,自己卻僅吃剩餘的飯菜,看來令人心疼,而這僅僅是在精舍的一小部分,每位常住師父,他們所承擔的事物,皆是歡喜付出 沒有怨言。」蔡美菊將這份精神,帶回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提醒自己,也要精進不懈。

星期一到星期六,每天從早餐、午餐到晚餐,她照顧了一家約兩百人左右工廠員工的餐點,還要兼做慈濟,關心每星期六於神岡區大洲路豐洲環保教育站,所要供應給環保志工的早 餐,協助組內許多煩瑣事務,並承擔起個案的居家關懷。當組內輪值香積時,她亦扮演香積中的靈魂人物,善後工作總可以看到她的身影。

上人所推動的四大八法,她總是默默的耕耘與付出,最讓人敬重的就是在人事中,她總是把上人的法落實自身,「前腳走、後腳放」,從不與人繞舌結怨。 環保站裡,依舊人來人 往,蔡美菊一家人,在環保站裡用心付出,真正做到行善行孝不能等的表。

圖左 : 神岡豐洲環保教育站舉辦感恩活動,戲劇演出媽媽的心聲,多位菩薩頻頻拭淚。[攝影者:王金福]
圖右 : 神岡豐洲環保教育站舉辦感恩活動,大家排排做好觀賞戲劇演出。[攝影者:王金福]

圖左 : 志工一一奉上壽桃,祝福大家平安快樂。[攝影者:王金福]
圖右 : 蔡美菊(右二)與家人一起合影。[攝影者:王金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