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1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首次導讀 善用靜思語圖卡

首次導讀 善用靜思語圖卡

E-mail 列印
雖然被醫生宣告只剩下三個月的生命,人文真善美團隊前身,映聯會志工林連煌大無畏的面對生死,以捨我其誰的精神全力以赴。「做呼死,卡贏死無做!」(閩南語:做到死,勝過 死前一事無成)這一句至理名言激勵著他,讓林連煌繼續存活六年的光陰,尤其是在人少、事多、機器設備匱乏,功能不完備的當時,臺灣地區又遭逢九二一地震,SARS、象神風 災及納莉颱風接連肆虐,他和團隊們為慈濟留下彌足珍貴的歷史,並為志工們在社區愛的足跡,成就一篇又一篇令人動容的大藏經。

◎典範在夙昔 佛法生活化

今天(5/19)晚上,臺北市松山區《無量義經》讀書會,導讀人牛成德分享菩薩身影,他提到林連煌師兄是淡水地區第一顆人文真善美種子,倆人早期曾經並肩耕耘人文真善美福 田,林連煌師兄已經在2006年圓滿他的一生,最後且提供大體作為醫學院的病理解剖用,將無用化為大用,菩薩的身影雖然已經遠去,但其風範卻永留世間,足以成為大家學習的 典範。

目前承擔和氣隊長的志工牛成德,雖然事業忙碌,同時肩挑如來家業,面對慈濟志業也是積極承擔,應讀書會團隊的一再邀約,他首度承擔法繹,除事前用心研讀經文及相關書籍,並 且在十六日晚間,與團隊成員進行流程演練與教案研討,他善用「靜思語」圖卡,以自己的所做心得,將公版教案做適度的調整,搭配講解經文的義理,活潑生動讓人聽來淺顯易懂, 真正落實佛法生活化的呈現。

「善男子!是故我說微妙甚深無上大乘《無量義經》,文理真正,尊無過上;三世諸佛所共守護;無有眾魔外道得入;不為一切邪見生死之所敗壞。菩薩摩訶薩若欲疾得無上菩提,應 當修學如是甚深無上大乘《無量義經》。」今晚解說的經文雖然只有短短八十四個字,但卻是意義非凡。牛成德強調菩薩若欲修得無上正等正覺的境地,必由被稱為《法華經》首部曲 的《無量義經》入門,而《無量義經》的精髓「靜寂清澄,志玄虛漠,守之不動,億百千劫。無量法門,悉現在前,得大智慧,通達諸法。」則是全球慈濟人共同修持的圭臬。

佛陀於二千五百多年前,來到娑婆世界,成道以後首先對五比丘開示「苦、集、滅、道」四聖諦。佛入滅後,佛法經歷解脫堅固、戒定堅固、多聞堅固、塔寺堅固到鬥諍堅固等「五堅 固」時期,每一堅固為期五百年,佛法也已經從佛世時的正法時代,逐漸步入末法時代。正法時期不僅有釋迦摩尼佛出世來到人間,還有穆罕默德、耶穌基督,與東西方的哲人孔子、 孟子以及蘇格拉底等賢能輩出。

◎使命與願力 聞法多交流

如何才能回歸佛陀的正法時代?「靜思法脈勤行道,慈濟宗門人間路。現在上人每天用心為弟子宣說大乘佛法『靜思妙蓮華』,指引大家一條通往成佛的大道,尤其身處五濁惡世,天 災人禍不斷,慈濟人在全球各地,用實際的行動走入人群中拔苦予樂,無不也就是在實現佛法的真諦。」牛成德再度強調,身在你爭我奪的鬥諍堅固期,如何重建人我之間的和諧倫理 關係,進而與眾生共生共榮的境地,正是慈濟人應有的使命,與承擔的大願力。

分秒不空過,步步踏實做。花蓮靜思堂導覽志工黃金子及同修師兄,今天來到臺北,將暫住在弟弟的同學牛成德家中過夜,沒有選擇到附近的饒河夜市逛街,菩薩眷侶則是攜手來到松 山聯絡處參與讀書會,與法親一起聞法精進。早年在花蓮港務局工作,未曾聽聞過「慈濟」,1979年舉家移民太平洋彼岸的阿根廷。她在1991年返臺省親時,看到巍峨的靜思 堂,與救人濟世的慈濟醫院,受證嚴上人的悲心宏願啟發,從此成為慈濟會員,並承上人付託在阿根廷當地開展志業。

因為聽到上人殷切期勉弟子「行善、行孝不能等」,夫妻倆決定束裝返臺,一心一意留在高雄照顧父母。兩年多的時間過後,父母親分別往生,因為考慮到夫妻倆人已經簽屬大體捐 贈,便選擇回到花蓮定居,也在花蓮地區承擔各項志業。「尤其是在靜思堂,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訪人士,與慈濟家人絡繹不絕,因為要承擔導覽解說,自己更要有滿滿的法,才能與人 分享上人一路走來的艱辛歷程。也因為承擔導覽,才能與來自全球的家人結好緣,進行菩薩大招生。」黃金子也藉機在讀書會,與法親分享自己的慈濟因緣,與承擔的心靈風光。

夜雖已深,望著不遠處高聳入雲的臺北一○一大樓,一場知性的心靈饗宴暫告結束,五十多位會眾與志工,內心就如不遠處閃爍的燈光清晰明亮,大家滿心歡喜的賦歸,更期待下周讀 書會以法再相會。

圖左 : 百忙中牛成德首度承擔法繹,活潑生動深入淺出分享經文要旨。[攝影者:吳進輝]
圖右 : 共有五十多人參與每周一晚上的《無量義經》讀書會。[攝影者:吳進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