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桃園 見苦知福 能幫助人最幸福

見苦知福 能幫助人最幸福

E-mail 列印
「當你伸出雙手幫助別人的時候,生命從此不同,因為我們不再冷漠……」6月7日是「桃園中小學幼兒教師靜思語教學--品格教育研習」在本學期圓緣的日子,在〈溫暖滿人間〉 的手語帶動與今天的主題「關懷」顯得特別的契合。

◎見苦知福最幸福

「我是九二一地震震出來的」,講述「慈濟人文--國際賑災」的志工游春娘這樣介紹自己, 兩年前前往甘肅參加冬令發放,是她第一次參與國際賑災。看到當地的居民每天為了挑水要走很遠的路,即使建了水窖後,仍然非常珍惜每一滴水,都要用到很髒了才會倒掉。她覺得 自己生在臺灣實在太幸福了,所以時時提醒自己一定要節約用水。

她還提到,2013年11月菲律賓中部受到海燕颱風襲擊後,獨魯萬災情最為嚴重,滿目瘡痍像一座死城,慈濟立刻啟動賑災,前往當地進行發放、義診並推動以工代賑,春娘也參 與了2014年1月16日至21日的第九梯次的賑災。

到了災區,雖然百分之九十五的菲律賓人都信奉天主教,剛開始大家不相信清理自己的家園還有錢可領,所以第一天只有六百一十人參加,當居民看到參加以工代賑,真的人領回五百 披索,單日最高曾有三萬一千人同時參加以工代賑,藉此重整家園。此外居民生活清貧又靠海,地處偏遠就醫不方便,許多人有高血壓及甲狀腺腫大的毛病,還有牙齒也不好,參與此 次義診的一位瑞典籍的醫生說:從來沒有連續拔過那麼多的牙齒,雖然很累,但能幫助他們心裡很高興。

每一次發放時,濟航師兄總會教導居民「濟貧教富」觀念,即使生活困苦仍能做一個手心向下的人,在萬人祈福會時,他們不畏懼雨勢及滿地的泥濘,帶來許多竹筒及用寶特瓶充當的 存錢筒,裡面除了裝著零錢還有充滿感激的瓶中信,就為了表達他們對慈濟的感激之情;這般情景令她感動到流下淚來。回到台灣後,春娘立即向親好友進行募款,當她與家人分享在 菲律賓所見時,一向吝嗇的大哥終於肯捐錢了,雖然只有一百元在她心中就好比一千萬元。

◎傳承團康有法味

課程研習除了有國際賑災見聞,還有團團技巧的觀摩。團康的功能在於破冰解凍、凝聚情感、炒熱氣氛及開場串場,黃鳳月老師說:所謂人文團康除了具一般團康的娛樂效果外,更秉 持上人淨化人心的期許,在設計與取材上著重感恩、尊重、愛的慈濟人文精神兼具寓教於樂。

並以耳熟能詳的歌曲或曲調將慈濟人文融入其中,藉由「舊歌新唱」或是「唱跳遊戲」等讓孩子在遊戲中學習謙卑;還有「手指頭動一動」、「數數有意思」……利用數字、字數的加 減訓練孩子的注意力及反應力,無形中就能讓孩子學習到靜思語,並解除距離感、柔軟彼此的心;學員們更在她的帶領下又唱又跳的在歡樂聲中,學到人文團康的技巧。

在大勇國小任教的顏淑津說:每一次上完課都帶回滿滿的寶藏,今天又學習到如何在團康活動中,將知識傳達給學生,讓團康不再只是遊戲。在「國際賑災」部分了解愛真是不分種 族、身分及地位,即使獨魯萬的災民,也能用寶特瓶裝滿零錢布施愛,實在令人感動。

本學期的「桃園中小學幼兒教師靜思語教學--品格教育研習」,在分享國際賑災及人文團康課程中,學員們學習彼此關懷與互動中劃下圓滿的句點。

圖左 : 在大勇國小任教的顏淑津說:每一次上完課都帶回滿滿的寶藏,今天又學習到如何在團康活動中將知識傳達給學生。[攝影者:施月嬌]
圖右 : 從事幼教工作的游詩穎說:一直以來都認為團康只是遊戲,今天第一次參與研習收穫很多,希望未來能好好運用在課堂上[攝影者:施月嬌]

圖左 : 黃鳳月老師分享帶動人文團康的方法,學員們都用心的學習現場氣氛熱絡。[攝影者:施月嬌]
圖右 : 黃鳳月老師分享要如何在遊戲中帶動慈濟人文團康。[攝影者:施月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