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2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花蓮 法親如家人 不再孤單

法親如家人 不再孤單

E-mail 列印
王麗芳婚後由馬來西亞到新加坡定居,當地沒有熟悉的親友,生活很單純但感覺有些孤單,經常以逛街來打發時間。在家,面對先生孩子之間總覺得有些不滿意。參與志工加入慈濟大 家庭,法親間彼此之間相互鼓勵,讓她不再孤單。透過每一個月獨居老人關懷,讓她的生活變得充實,身體力行地付出,從見苦知福中,她感受到自己很幸福。

◎放下身段勸募

偶然的機會王麗芳在書店看到一本《千手佛心》的書籍,知道了慈濟;再一次因緣巧合的機會,她經過慈濟新加坡聯絡處,正在舉辦十周年慶,莊嚴的場面,志工熱絡的招呼,讓她感 到十分親切,讓她更深一層瞭解慈濟的志業,於是她主動報名志工

以前承擔工作,只要做好自己的事就好了,其他的事就比較不會熱心地去做。 她從協力組員投入社區,參與各項活動;新加坡靜思堂成立後,她承擔協力組長。

王麗芳從小到大個性很剛強,不容易彎下腰來向人請託。兄弟姊妹都在馬來西亞,她就向家人或是鄰家友人勸募,時常會也會被拒絕的時候,心裡很難受,但她並不氣餒,一次一次地 向人勸說,漸漸勇氣倍增。

為了勸募會員,王麗芳放下身段到處去勸募。她告訴會眾:「每一個月你只要省一餐五塊錢,就可以幫助窮困人家的生活?」她的真誠態度,連小朋友聽了都備受感動,赤子之心也被 啟發了,紛紛加入會員,每天存一毛錢,一個月累積三塊錢讓窮困的阿公、阿嬤有飯吃。

王麗芳除了透過閱讀慈濟月刊以及上人的書籍外,也藉由晨鐘起薰法香精進自己學佛之路。過去由於她的個性內向,她想默默地跟著互愛組長做慈濟事就好了,長久下來,兩人之間默 契很好;然而,事事多變化,互愛組長的身體突然有了異樣,讓她非常不捨。

看到無常,讓她更體會到上人說的「來不及、來不及」於是她提起承擔的勇氣,現在她會要求自己,把握每一分每一秒,不但要把本分事做好,還要做得對。

◎自度度人 以法相會

「原來我們在慈濟做的就是在行六度萬行。」來自新加坡的連美兒,6月10日「戶無量、福無量,六度萬行」專案的課程後,內心感觸很深。腦海中隨即聯想到,每天清晨一起薰法 香的法親們,有一些人認為自己不識字,對佛經中的很多道理不理解,連美兒都會跟她們說:「你們已經在做了,已經是一個典範了

年輕的連美兒進入慈濟的因緣,是大學同學邀請她去養老院關懷,之後每個週末跟著志工們到醫院去訪視,於是與人醫會結了緣。

「如果當初修行的目的是要度人、度眾的話,自己都沒有辦法度得到自己,怎麼去度人?」連美兒要求身為佛弟子的自己,努力求法是必需要做的事。施懿芸與林振泉邀約她到義診中 心聞法,她二話不說就答應了。

剛開始時,每天跑步二十分鐘到義診中心,當時心裡只是覺得,要聽師父說法,一定沒有障礙的。後來,有法親接送交通不方便的法親,從開始的四人,到現在平均每日有十多位一起 聞法。

聞法後,大家圍坐成一個圓圈,互相討論不理解的地方,分享自己的體悟,或者是提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法親們一起來關懷或是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法,氣氛很溫馨也很輕鬆。如此以 法來相會,手牽手、心相通,彼此變成一家人的感情非常特別。有的法親沒辦法來,大家就會開始擔心他,用關心他的慧命的角度,去把他再找回來這個大家庭。

◎平等心陪伴 法親關懷

「對法親的關懷不是因為我是協力組長,必需要去關懷組員,而是因為你是我的法親,大家都是上人的弟子。」薰法香時法親間互動的經驗,印證研習時聽到的,連美兒收穫滿滿。回 國後,期待能推動大家改變觀念,法親關懷不是問題。 連美兒將自己當作一座橋樑:「身邊的每一個人或許都跟上人有緣,我們不能斷掉了別人跟上人的緣。」這是連美兒聞法後體悟到的使命與責任。

以組員的角度來看,目前組會的聯誼如果只是注重形式,布達訊息以及報名活動,大家都不太願意來參加。辦活動要加入法,而是否入法要靠自己,法親間像家人一樣的關懷更是非常 重要的。

有些人會覺得法親關懷是協力組長的工作,或者是跟比較熟的法親之間聯繫的工作,其實這是一個團隊的力量,也是每一個人的責任。連美兒承擔協力組長,要跟新進的志工結善緣, 讓他們好好走慈濟路。雖然自己也沒有很穩,不敢說可以帶人,但是能陪伴他們、互相共勉。

圖左 : 王麗芳除了閱讀慈濟月刊以及上人的書籍外,也藉由晨鐘起薰法香精進。[攝影者:呂瑞源]
圖右 : 連美兒將自己當作一座橋樑,維繫別人與上人的緣,是聞法後體悟到的使命與責任。[攝影者:謝謙誠]
圖 : 薰法香時法親間互動的經驗,印證研習時聽到的,連美兒收穫滿滿。[攝影者:謝謙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