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3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花蓮 願做兔子王 不當流浪狗

願做兔子王 不當流浪狗

E-mail 列印
在幹部研習課程中,黃思賢說了一則故事;被老黃狗咬傷的兔子,之所以能夠成為兔子王,是因為全力以赴地逃命;老黃狗因而失去獵物,終致成為流浪狗。

來自日本的陳麗芬說:「我很愛上人、很愛佛法,要跟上人生生、世世,所以我要當隻全力以赴的兔子王,不當流浪狗。」

◎文化差異 難招生

陳麗芬在臺灣時,即開始繳交功德款。1997年與丈夫同年受證慈濟慈誠、委員。受證一年後,陳麗芬隨即承擔新泰區培訓幹事。921地震時,臺北博士的家倒了,很多志工到當 地膚慰、煮熱食。陳麗芬雖身懷六甲仍參與賑災!女兒從小在慈濟氛圍中,耳濡目染大愛人文理念。當2011年丈夫調往日本公司,從此即舉家移居日本。

日本男士全心打拼經濟,當地飲食文化和臺灣也截然不同,日本人早餐少有外食,早餐吃烤魚、蛋、喝味噌湯。所以,先生大都會要求妻子早、晚餐,妻子必須親自烹調,還要陪伴在 旁共餐。

日本分會副執行長陳麗芬提及,早期移民日本的有三大族,有醫生、廚師,為生活不得不到日本打拼的。他們教育、學經歷、背景,有著懸殊的差異!對內要整合、對外發展都有其不 同的規劃。

日本分會離地鐵需一至二小時車程,路途遙遠、車資又貴。薰法香時間早上六點二十分,到九點十五分志工早會結束。志工來分會大都騎腳踏車或騎機車。若分會有活動,為了讓志工 能及時回家做飯,分會必需五點就結束所有活動,要辦讀書會也就較有困難度,邀約志工培訓實屬不易。

身兼培訓幹事的陳麗芬提到,臺灣與日本培訓的困難差異。在臺灣同種、同文化,參加培訓時,有各區志工與功能組團隊都會共同陪伴。在日本文化背景不同,思想、民族性都迥異, 光語言就有其困難度。加上日本政府扣重稅,民眾大都沒有捐錢助人的理念,既已扣稅了,救災是政府的事。

◎災難來臨 菩薩現

2011年311地震,日本發生複合式時災難,在大難當下,容易讓人產生悲憫、同理之心。慈濟去東北發見舞金,當地人雖很感動。因日本人生性較單純,因受過非正信的宗教團 體,在地鐵放毒氣,讓他們對宗教產生疑慮,日本並非排斥佛教,而是需要時間了解。

所以,要讓他們信任需長期經營,但日本地區幅員廣闊,志工人數又散居各地,要去東北救災車程需六到八小時,車資即需三萬日幣,要長期經營又何其容易!當時,從地湧出的菩 薩,都是由臺灣過去的。參加培訓人數雖僅有的十多人,但已多出往年一倍,而且已創下日本分會,二十三年以來最高紀錄。分會目前受證與志工總人數僅約二百人。

日本聯絡處少,除了日本分會、大阪、梨山縣的小據點,要人間菩薩大招生,最重要是有較多的聯絡處,但擴點又需大量的志工,兩者如何相輔相成?陳麗芬構思,從校園與旅館推廣 《靜思語》開始,讓日本人先了解正信的佛教,不要求他們大量捐款,由竹筒歲月點滴付出,養成佈施的習慣。臺灣也是因證嚴上人啟發大家的善念,當有災難時,才會踴躍佈施。

日本就業不易,所以留學生畢業即返鄉。目前期盼朝向慈青、留學生、當地日籍人士,或從華文學校推動新芽,日文養成,有計畫性培育第二代種子。分會男眾志工出席率僅個位數, 去年日本艦真和尚演繹,培養了一些出來,現約有十多位,助力已漸增加。

日本笠原先生提供一塊農地,陳麗芬十四歲的女兒,有成立慈少隊的想法。去年邀約了十多位慈青去耕耘、播種,讓同學體會汗滴禾下土,粒米皆艱辛的感受,進而能惜福、愛物的觀 念,參加的慈少與家長們都很歡喜。陳麗芳欣喜女兒自小受人文薰陶,如今就有大愛助人的理念。

◎如何突破大考驗

1962年出生於屏東的邱士旭,育有二男一女,二十七歲到日本經商。太太留在臺灣照顧孩子,他奔波在日本與台灣之間已經二十五年。

邱士旭用劃撥方式繳功德款近十年。因緣一線牽,2010年遇到慈濟志工,進而接引士旭夫婦進入慈濟。2012年回臺參加實業家靜思生活營,之後和太太一起見習、培訓,受證 成為慈誠、委員。

受證之後,他有一個心願,想把慈濟精神帶入日本。在日本推動慈濟有其困難,一年來不斷尋找更適合當地的方法,如何運用智慧,不受境轉,以正念、正思維來引導,讓菩薩在地湧 出。

日本環保做得比臺灣還好,因此,他考慮參考澳洲、加拿大的方法,協助外來族群、照顧弱勢,獲得當地政府認同後,百姓才能慢慢地接受慈濟。

士旭感慨:「日本311複合式災難,慈濟投入很多的賑濟,卻還沒孕育出當地菩薩。」這次回來想聽聽美國、新加坡的做法。日本慈濟志工人力單薄,十幾個人散布在各地,有聯絡 點,卻沒有人留守處理會務,接聽會眾的電話,即使灑播了種子,也很難發芽。

有心的士旭甚麼都願意做,掃地、煮菜、總務,都可以配合。但家業、事業未了,無法全心投入慈濟志業。大兒子已經大學畢業,已到日本協助經營事業,爾而參與志工,士旭等待兒 子接棒事業的時機。

堅持每日四點多起床與靜思精舍連線薰法香,希望能啟發智慧。士旭表示,人格養成要先改變自己,包括素食來影響周遭的朋友。自省無明習氣未除,為了生意應酬吃葷食,生意及修 行如何取捨,正是士旭最大的考驗。

◎緊牽有緣人

1957年在臺灣出生成長的高碧琴,二十八歲時嫁到日本而入日本籍,成為藤本裕子;居住於東京品川區,有二個孩子。在孩子就讀幼稚園後,友人邀請她一起到當時的慈濟聚會 所。

在會所裏,志工向她募款,邀請她一起做好事幫助別人。她立即捐出日幣五千元,之後,以匯款的方式持續捐助善款。就這樣,牽起與慈濟這一份深厚的牽絆。

除了2013年因故無法回臺參加之外,每年的幹部精進研習營幾乎都會回來的藤本裕子,對於課程中「法親關懷」的項目,很有感受,是緣於放在心上的一句話,上人曾經說過: 「所有的弟子都是我的寶。」

所以,這些寶,要幫忙上人照顧好。若要照顧好一定要有方法,然而,平時大家都忙於推動會務,若能透過團隊的分工與合作,才能將法親照顧好,才能加深凝聚力。有了凝聚力就可 以發揮更大的力量,為了這份凝聚力,藤本裕子計畫推動讀書會,每月二次進行共修,內容以研讀上人著述為主。

2003年受證的藤本裕子(慈裕),已承擔了十年的協力組長,也兼任互愛組長,於今年將協力組長傳承交棒。身為志工,她認為自己雖然是凡夫,但是可以透過創造機會,讓有緣 人可以進來一起共修,而不要把有緣人擋在門外。

即使習氣重的人,心中都是善良的。只要自己的心量大,放下既有的主觀認定,用上人的法陪伴他、信任他;任何一個人,只要你相信他,他一定會因為你的信任而改變,讓他心中的 那一念善升起、展現。原因無他,因為一個人被相信時,會起歡喜心,才能將別人的規勸聽入心裏。

藤本裕子表示,只要跟自己有緣的人,跟上人有緣的人,只要看到自己能起歡喜心的人,都希望能把他接引進來成為慈濟人。她說:「跟上人有緣的人,我一定要緊緊握住他的手,這 是我進來慈濟以後,就一直放在心上願望。」

圖左 : 邱士旭任何事都願意做,掃地、煮菜、總務,都可以配合。但家業、事業未了,感嘆無法全心投入慈濟志業。[攝影者:呂瑞源]
圖右 : 邱士旭(中)堅持每日四點多起床與靜思精舍連線薰法香,希望能啟發智慧。[攝影者:呂瑞源]

圖左 : 2003年受證的藤本裕子(慈裕),已承擔了十年的協力組長,也兼任互愛組長,於今年將協力組長傳承交棒。[攝影者:陳坤富]
圖右 : 藤本裕子(右)表示,只要跟自己有緣,或跟上人有緣的人,都希望能把他接引進來。[攝影者:陳坤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