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5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往診關懷得信任 人醫大愛守健康

往診關懷得信任 人醫大愛守健康

E-mail 列印
不受輕度颱風哈吉貝影響,北區人醫會義診往診團隊如期進行,平溪線是目前鐵路支線中歷史最優久的一條路線,每到假日總會吸引許多觀光客走訪平溪老街。今天老街兩旁店家生意 卻略顯冷清,十五位人醫志工熱情不減,挨家挨戶打招呼。志工蔡秀枝道地平溪媳婦,早年公公在平溪承擔幾屆的鄉代主席,鄉親們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蔡秀枝與同修潘銘昌,二、三年來跟著人醫會回到家鄉,參與往診關懷,她說﹕「淳樸的鄉親性情靦腆,剛開始往診關懷,還不太願意打開屋門,經過自我介紹是潘水永的媳婦,他們 才願意互動﹗這裡大都是獨居長者又不喜外出,病痛時隨意購服成藥,即使有了重症也不願到大醫院看診。」

上半年往診時發現李 葉阿嬤的雙腳腫脹,經人醫會醫師轉介就醫,倖免於截肢。今天大家再次探望阿嬤,老人家掀起褲管訴說著,現在只要到衛生所換換藥,就好了。

早期經營美髮店的招治阿嬤,聽到志工呼喚,蹣跚的從昏暗的房間走出來,正巧靈鷲山關懷志工古 德,準備接老人家到山上的佛寺用齋。古先生分享﹕每個月定期探望偏遠山區的獨 居老人,發現他們身體有狀況時,會及時通報慈濟尋求協助。

慈濟護專第一屆畢業的王蘭英,2005年投入臺北慈院工作,在社區醫學部負責個案居家護理。有三個子女的她,忙於工作家庭仍然不忘志工服務。

她表示在都會區居家護理的個案,大都有子女同住,生活起居照顧品質都還好。第一次到偏鄉往診關懷,穿梭在老街連續關懷十幾戶的鄉親,看到的都是獨居老人,多為血壓偏高,膝 關節酸痛,覺得往診對他們是很重要的﹗

◎人醫專業造福鄉親

往診駐診點來到平溪十分成安宮,百年的廟宇,空曠的廟埕,志工快速的擺好桌椅,前來看診的乎都是八、九十歲的老人家。眼科的莊朝傑醫師說﹕「人年紀大了眼睛多多少少都有一 些狀況,所以眼科來到這裡,可以幫山中老人先做眼睛的檢篩,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高齡93歲的謝阿嬤,最近一直覺得眼睛有一點痛,又覺得下山路程太遠,就忍著等到慈濟人醫義診團隊到來,趕來讓莊醫師看。檢查後才知道原來是眼睫毛倒插,莊醫師先幫阿嬤一 根一根的處理後。叮嚀阿嬤的小孩,一定要帶阿嬤下山看診做後續治療。

81歲的林阿嬤一直訴說眼睛顛顛(台語:刺刺之意),有時候會紅紅的,有時候又不會。經莊醫師檢查後,原來是眼睛內的微血管凸起,莊醫師也請阿嬤的家人,趕快帶她到醫院做 更詳細的檢查。

中醫師劉仁正早之前就想付出自己的專長,幫助偏遠地區需要醫療的鄉親,爾後連絡上北區人醫會。於此六年來偏鄉往診服務就從未間斷,他說:「中醫往診是最方便的,不需要任何 器材,只要一個人兩隻手,就可以為鄉親減輕從頭到腳的不適。尤其是在這裡很多務農的阿公、阿嬤,常常筋骨酸痛,只要用手推推捏捏,就可以暫時紓緩酸痛。」

劉醫師再分享,偏遠地區;醫療取得不容易,每次來,看到他們對醫療有強烈的需求,因此無論如何,一定會挪出時間來這裡看看老人家,像今天81歲的林阿嬤和兒子帶著83歲坐 在輪椅中風的先生,夫妻倆年紀都大,行動不便,兒子一個人帶兩個老人下山,需要些折騰。

爲他們看好診也就安心多了,見到他們滿心歡喜連連說:「真好、真好﹗」感受到不但自己樂於付出,鄉親也把義診團隊,當成像自己家人一樣親切的招呼。這樣的愛的回饋是劉醫師 持續義診的原因之一。再則城市中的醫病關係緊張,能在這個移動診間,彼此心寬念純愛的互動,展現出更和諧的醫病關係。人醫專業付出守健康,平溪媳婦回鄉守護愛,平溪義診溫 馨滿鄉間﹗

圖左 : 慈濟護專第一屆畢業的王蘭英樂於服務付出[攝影者:高武男 潘哲雄]
圖右 : 正巧靈鷲山關懷志工古 德,準備接老人家到山上的佛寺用齋。[攝影者:高武男 潘哲雄]

圖左 : 莊朝傑醫師說﹕「人年紀大了眼睛多多少少都有一些狀況,所以眼科來到這裡,可以幫山中老人先做眼睛的檢篩,以免延誤治療時機。」[攝影者:高武男 潘哲雄]
圖右 : 中醫師劉仁正早之前就想付出自己的專長,幫助偏遠地區需要醫療的鄉親,爾後連絡上北區人醫會。於此六年來偏鄉往診服務就從未間斷[攝影者:高武男 潘哲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