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1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轉換角度善巧法 少年薰習知惜福

轉換角度善巧法 少年薰習知惜福

E-mail 列印
「兒子是我的菩薩,渡我認真面對問題。」楊玉治分享自身的經驗,在自我反省後轉念,改進溝通方式,陪伴兒子走出毒品深淵。今天(6/15)早上在臺北東區聯絡處,將近三十 位就讀國中的學員,參加信義區青少年成長班這一學期的最後一堂課;近二十位志工與教聯會老師參與服務。

◎轉個角度 想法會不同

假日的早晨,在「第一道曙光」的歌曲帶動下,讓學員們舒展了筋骨。吳佳佳老師講解翻譯成英文的靜思語,「轉一個角度來看世界,世界無限寬大;換一種立場來待人處事,人事無 不輕安。」讓學員多一個學習英文的機會。

吳佳佳舉生活中的一個情境:「如果爸爸、媽媽用誤解的語氣詢問你,怎麼那麼晚還不回家?你怎麼回應呢?」

你可以這樣說:「我很趕,公車晚來,我一直在等公車。」

親子間可以利用適當的溝通,來改善彼此間的關係。柯慧貞老師分享作家劉墉與兒子「零分之約」的故事,轉一個角度、想法,用善巧方便的方法,可以讓結果變得更好。學員王鈺清 透過分組體驗活動,看到同組的學員,每個人閉著眼睛撕紙的結果都不一樣,了解了即使看到同樣的事情,每個人的理解都會不同。柯慧貞老師提醒學員們:「我們常認為自己就一定 是對的,其實一個問題不會只有一個解答的方法。」

◎同理心溝通 陪伴渡毒害

學習親子之間如何有效的溝通,是很重要的。教職退休的楊玉治老師,兒子因交友不慎誤入歧途。她參加「無毒有我」反毒活動後,接觸了毒品的資訊,看完大愛電視臺拍攝的「逆 子」影片,從頭哭到尾,她勉勵自己:「我一定要先走出來!」於是提振起精神,發願當反毒志工,分享自身的經驗,宣導毒品危害身心的嚴重性。

自我反省後,楊玉治轉念:「兒子是我的菩薩,渡我認真面對問題。」改變想法、以同理心傾聽之後,母子一起做環保,關係漸漸改善,孩子也慢慢地走出了毒品深淵。

現在吸毒者已經被視為慢性病人,吸毒就像是慢性自殺。楊玉治語重心長的提醒學員們:「如果吸毒者能主動跟家人或是老師講,我相信他們可以脫離這種被毒品綁架、身心都不由己 的痛苦中。一次吸毒終生戒毒,連試一次的想法都不可以有喔!」

◎人文薰習 力行惜福

第八組的學員演出戲劇完結篇-夢的製造機。阿嬤在得知自己罹癌後,當下就轉念,「每個東西都有時間,時間到了就是要回收。我現在每一天都很寶貴,還有很多事情還沒做耶!」

劉彥妘擔當主角大樑,臺風穩健的飾演罹癌的阿嬤,對戲中阿嬤豁達的人生觀表示佩服。演這個角色,讓她聯想到自己的奶奶,也是這麼樂觀、快樂。

林聖倫飾演會說話的布偶-阿布,雖然不是心甘情願地接下這個角色,然而還是很配合地穿上戲服,忍受著悶熱完美演出。他的媽媽胡毓婷在臺下微笑看著自己的兒子,對於每個月一 次的課程,覺得自己也受用很多。

林聖倫是從國小時就參加親子成長班,長時間的薰陶下,會身體力行知福惜福。看到同學們剩下很多食物倒掉,覺得很可惜。胡毓婷表示,全家人都會資源回收做分類,出門時帶環保 杯、筷。因為聖倫也知道,人人做環保就可以減緩地球暖化。

同樣學到惜福的是王鈺清,原本他常常會挑食;不過,在大愛劇場節目中,看到窮人家的孩子都沒有東西吃,他現在什麼菜都會吃了。即使鞋子破了,也捨不得再買新的,他告訴媽媽 林春玲說:「我要惜福,把鞋子穿到不能穿的時候,我會告訴妳。」

欣賞這一學期的回顧影片後,林春玲心中頗有感觸。為了讓孩子接觸善的環境,即使住在板橋,也盡量帶兒子來參加,即使有時需要多一點堅持,她認為這樣的付出是值得的。一個月 來半天,只要能學會一句靜思語也是有收穫的。

學員長湯仁淳跟學員們一起觀想人生,期望學員們能像劇中的阿嬤,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志工們以手搭起拱門,歡送每一位學員,期待新學期的第一天9月21日,能再度看到每一 個人的身影。

圖左 : 柯慧貞老師帶領學員做分組活動,體驗靜思語,「轉一個角度來看世界,世界無限寬大;換一種立場來待人處事,人事無不輕安。」[攝影者:石恆毅]
圖右 : 吳佳佳老師講解翻譯成英文的靜思語,讓學員多一個學習英文的機會。[攝影者:石恆毅]

圖左 : 第八組學員演出戲劇完結篇-夢的製造機。 [攝影者:石恆毅]
圖右 : 飾演「阿布」的林聖倫(左)穿上戲服感覺很悶熱,但還是忍耐完成演出。全程陪伴的母親胡毓庭(右),感覺孩子懂得知福惜福,全家人都力行節能減碳。[攝影者:石恆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