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1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不放手 努力讓夢想實現

不放手 努力讓夢想實現

E-mail 列印
電影中的旁白,「所有的運動都是往前衝刺、爭取勝利,只有拔河,為了爭取榮耀,卻是要一步步的往後退......。」〈志氣〉這一部影片,描述了景美女中拔河隊,在獲得 2010年義大利世界盃室內拔河錦標賽冠軍之前,這些隊員如何用汗水與毅力改變命運,認份不認命,向全世界證明她們的志氣!也為這社會帶來了正向的力量。

2014年6月8日午後二點,天氣已由早上的大太陽轉為陰雨,但仍有八十位左右的志工和會眾來到慈濟臺北東區聯絡處,準備參加慈濟人文志業中心主辦的「悅讀名人講座」,而 今天的主講人則是電影〈志氣〉的導演張柏瑞。

◎轉業築夢 難行能行

〈志氣〉是描述景美女中拔河隊的故事,一群女孩子不怕磨練,就算是手長繭、流血了,就是要用堅持不懈的精神,肯定自己,愛上自己,演員郭書瑤也因這部戲,獲頒第五十屆金馬 奬最佳新演員奬。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但不一定會追求實踐。是什麼樣的因緣、什麼樣的動力,讓張柏瑞導演,像這群女孩一樣,毅然轉業,追逐自己的夢想呢?

「要相信自己,什麼都不怕!」張柏瑞娓娓道來。張柏瑞導演從事影像工作二十餘年,曾任職各衛星電視臺,及購物頻道供應商顧問等。而內心裡幾乎是從進入媒體這一行開始,就夢 想著能拍一部自己的電影。但電影是耗時費資源的大差事,於是張導演懷抱著夢想遲遲沒有行動,直到他和景美拔河隊相遇,心中的夢想也逐一萌芽了。

「2010 年我從媒體得知景美拔河隊得冠軍的消息,立刻被這群女孩吃苦當吃補的態度感動。看著她們這麼努力,都沒有放棄,我又怎麼能放棄自己的夢?」從景美拔河隊身上學 到的精神,成為支撐張柏瑞逐夢的最大力量,也決定將她們的故事做為自己第一部電影長片的題材。

有了題材之後,面對的是資金的問題,當中還有很多困難和挫折,而且經驗不足,考驗不斷,靠著「信念」,張柏瑞一一克服難關,拍了一分四十四秒的〈用力拼未來〉的試片帶,還 好有商業週刊的報導,才有機緣獲得伯樂的認同與投資。即使現在再看試片帶,張柏瑞導演還是很激動,因為她們「認份不認命」的故事是那麼深刻,令人動容。

◎堅持理想 傳遞正面能量

2011年前後,票房成績較佳的電影,其實是充斥著「怨天、怨地、怨社會」的負面氛圍,張導演跳脫出譁眾取寵的商業模式,思考著是不是有什麼正面議題是可以帶給社會正面能 量。景美女中拔河隊的故事,深深觸動到張柏瑞,因為感動,立刻化為行動,張柏瑞掌握先機,搶在其他電影公司之前取得故事版權。

為了將這群女孩子的故事真實呈現,張柏瑞導演貼近她們的訓練和生活作息,訓練過程的辛苦、孤單與無助,是一般同年齡孩子無法想像的。

「〈志氣〉要呈現的是她們有多努力,而不是她們有多可憐!」電影〈志氣〉的導演張柏瑞肯定的說。張導演進一步的概述故事主角「春英」的身世:「春英來自清寒家庭,三歲喪 母,九歲喪父,雙眼失明的阿嬤靠著按摩,拉拔春英和哥哥長大.....。」張柏瑞心疼的說:「她絕對有墮落的理由,但她沒有。」

張柏瑞在電影裏面並沒有在春英的背景上面多所著墨,因為他不希望電影播出後傷害到女孩,他在春英身上看到正向的能量,他希望傳達的是春英樂觀的生活態度,以及女孩們對人生 目標、對未來的努力與堅持。

〈志氣〉鏡頭前呈現的是景美女中拔河隊不怕苦、不放棄,對未來目標的努力與堅持,勇奪世界冠軍的精神,其實,鏡頭後面傳達的,是張柏瑞導演難行能行,不因現實因素改變創作 理念,對夢想實踐的堅持。

拍完這部電影讓張柏瑞賺到很多錢嗎?張柏瑞導演說:「這部電影讓我賺到很多,但不是金錢,而是『成就』」。《志氣》獲文化部選為「影像向下紮根計畫」,因此得以到全臺灣各 鄉鎮、離島與小朋友分享,最偏遠來到澎湖縣七美地區。張柏瑞說:「這部電影啟發許多偏鄉的小朋友,知道人生要有方向、要有目標,對於未來要努力,現在要先好好讀書!」而這 就是張柏瑞所謂「賺到很多」的成就。

◎後退 原來是向前

基於對臺灣、對土地的關懷,張柏瑞籌拍的下一部戲,將會以食安問題、健康意識等真實事件做為題材,探討「自然農法,無毒農田」對傳統農作方式、父子之間衝突與溝通。如同拔 河是「向後退」才會贏,農夫插秧也是一步一步向後退,兩部戲都蘊含有「後退原來是向前」的哲理,當然,傳遞正面能量是張柏瑞基本必要的堅持。

「有夢就去做!」張柏瑞誠摯的建議,每個人都有夢想、理想,但是隨著年齡和環境的限制,熱情會慢慢被磨掉,夢想、理想也會漸漸消失,但生命短暫,不要放棄自己的理想和夢 想。張柏瑞以自己拍〈志氣〉的經驗鼓勵大家,即使過程很辛苦,但是對夢想堅持下去,將會增加生命的能量。

深圳慈濟志工魏秋琴被張柏瑞拍電影圓夢的堅毅精神,深深觸動,她回想起自己在大陸二十多年奮鬥的艱苦過程,還好有員工和慈濟支撐她走過困境,她認為人生必然會經歷許多挫 折,但唯有堅定的心念才能克服困難。會眾陳淑玲帶著即將升大學的兒子唐為廉參加講座,覺得張柏瑞「有夢就去追」的精神剛好可以鼓勵年輕人,更要堅持理想。

圖左 : 松山區志工帶動〈美麗晨曦〉歌曲,希望大家開啟心中的明燈,照亮自己,也照亮世界。[攝影者:鄭茂成]
圖右 : 現場觀眾歡喜熱情的跟著松山區志工律動。[攝影者:鄭茂成]

圖左 :  慈濟志工魏秋琴被張柏瑞拍電影圓夢的精神,深深觸動到。[攝影者:鄭茂成]
圖右 : 會眾陳淑玲(圖左)帶著即將升大學的兒子唐為廉(圖右)參加講座,覺得張柏瑞「有夢就去追」的精神剛好可以鼓勵年輕人。[攝影者:鄭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