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30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航道情緣

E-mail 列印
灰濛的天空才透出白曦,柯山家裡傳來「哇!哇!」的哭聲,產婆阿枝嬸擦著額頭上的汗珠,向正在廚房燒熱水的柯山大聲說:「恭喜喔!是個可愛的小女孩!」

一天,柯山邀約了好友在屋前大榕樹下喝茶聊天。「聽說你老婆前幾天又生了個女兒,恭喜!恭喜!」蘇註一邊喝茶一邊說。

研究命理的阿宗也忍不住地問:「什麼時候要請我們喝滿月酒?」

「不急啦!等孩子滿月,一定請你們到家裡吃飯。」柯山摸著頭微微笑著。「阿宗,你可以幫我女兒排八字嗎?」

「好呀!不過你要把女兒的生辰八字寫給我。」

接過八字的阿宗掐指一算,忍不住搖頭,你這個女兒注定要分給別人養。

「為什麼?」柯山臉色一沉追著阿宗問。

「她的命格就是這樣,不然會像你之前兩個女兒一樣,出生不久就夭折。」

蘇註拍拍柯山的肩膀:「若給別人做養女,可以讓孩子健康平安地長大,也是很好。」

柯山側頭看著蘇註:「不然,給你抱回去養。」就這樣,幾個男人聊著聊著,就把女孩的命運決定了。

霧氣籠罩多雨的山城,潮濕的山間小路旁,才四歲大的蘇美和哥哥們爬樹玩耍,不小心從樹上滑了下來。「阿美妳有沒有受傷啊?」哥哥緊張地扶起摔在地上的蘇美。

「哥!我的右手好像不能動了。」豆大的淚珠瞬間從她臉頰滑落。

「怎麼這麼嚴重,趕快回家吧!」哥哥牽著蘇美沉重地走在回家路上,心中不停想著該怎麼跟媽媽說。早期的山城醫療缺乏,加上家庭貧困,蘇美受傷的手因延誤治療,而肌肉一天天 萎縮,右手再也無力抬起。

她國小畢業後,留在家裡幫忙,有一天叔叔來找爸爸聊天。「阿兄,有裁縫師傅要來庄仔內教裁縫,要給阿美學嗎?」弟弟向蘇註說起村裡最近的消息。

「阿美,妳要去學做衣服嗎?」爸爸來到門外,問正在水溝旁洗衣服的阿美。

「阿爸,我只有一隻手可以學嗎?」蘇美低著頭輕聲問。

「只要妳肯認真學,一定沒問題。」叔叔走到阿美身旁,拍拍她的肩膀說。

有了家人的鼓勵,蘇美在村子裡學了半年裁縫後,輾轉又到基隆持續做了一年半的學徒。對於簡單的裁剪技術、製衣過程,都難不倒她。雖然殘障的右手讓蘇美很自卑,但從小就慣用 左手,做起事來一點也不認輸,更要求自己事事做到最好。

「這件洋裝真好看。」裁縫師傅仔細端詳著蘇美說:「穿著自己親手裁縫的衣服就是不一樣。」

花樣年華、亭亭玉立的蘇美,在阿英師傅介紹下,認識了住在大園鄉,個性忠厚、老實的林阿木,他一點都不嫌棄手有缺陷的阿美,不久就論及婚嫁。婚後孩子陸續出生,靠著先生賣 水果與打零工的收入,還是不夠一家人溫飽。

一九七四年政府計畫已久的桃園中正國際機場,終於動工。這讓眉頭深鎖的蘇美,露出了難得的笑容,一直想改善家庭生活的她,盤算著若能賣飲料、麵包給工地裡的工人,家裡的經 濟或許就能改善。

蘇美把裝滿蘆筍汁、沙士、麵包的大麻袋,往肩上一扛,踩著石頭縫隙,爬上陡峭、長滿雜草的圳溝堤頂,顧不得汗水溼透背脊,她賣力地揹起麻袋,緩緩走向施工中的飛機航道。

叫賣的日子,讓家裡生活稍獲改善,每天早上、下午,來回兩趟將近二十多公里的路程,蘇美絲毫不覺得苦,回家後卸下腰間的錢包,坐在走廊盡頭矮凳上,數著散落一地充滿汗臭和 塵土的銅板,心中有說不出的快樂。再累,蘇美也甘之如飴。

「鴨毛、酒矸通賣無?」機場啟用後,沒了工地叫賣的生意,為了家計,阿木夫妻做起資源回收的生意。

這天,他們邊「叫買」,邊來到附近工廠。「老闆你好,有可以回收的嗎?」

「有一些,你自己去後面看看。」工廠老闆指著堆滿回收物的角落,阿木開心地和蘇美走向吵雜的廠區,彎下腰雙手不停地拆解紙箱,再捆綁整齊堆疊上車。

滿載紙板的三輪車在馬路上緩緩前進,坐在阿木身旁的蘇美因為剛才的「豐收」,唇角才正往上微揚地看著專心開車的阿木。突然「砰!」一聲,一輛轎車從後面追撞過來,一個重心 不穩,三輪車翻覆稻田裡。

「阿木!阿木!」被彈到內車道上的蘇美,躺在路上動彈不得,只能急切地呼喚先生。 經過的路人,認出是阿木的三輪車,趕緊通知林家的人。

匆匆忙忙趕到車禍現場的阿木弟弟與鄰居們,在稻田、溝渠邊遍尋不著阿木的蹤影。情急的親友,翻開重重疊疊的紙板,終於在最底層找到阿木,但是此時的他,已經臉色發黑、七孔 流血,毫無生命跡象了。

顧不得右小腿被削去大塊肌肉的蘇美,氣息虛弱地哭喊著:「阿木!阿木……」這場突來的意外,讓原本幸福的家庭頓時愁雲滿佈。

五年後,后厝社區的慈濟志工,正在廣邀鄰居加入社區的環保志工,陳清水夫婦知道蘇美有多年的回收商經驗,特地去家裡拜訪,希望她可以來環保點分享。

因為這次的分享,蘇美開始加入慈濟環保志工的行列。她經常利用早上時間,騎腳踏車在村子裡蒐撿回收物,也會到平安環保站做分類;雖然車禍後留下腰痠腳疼、多年挑重擔造成肩 頸創傷等後遺症,但是在環保歲月裡,她忘卻了煩惱,漸漸走出陰霾。

早晨的陽光柔柔地映照在蘇美堅毅的臉上,她牽著腳踏車走到門口,左手輕輕將瘦小無力的右手提起,放到車子把手上,再用左手的力量撐起身體,騎車到環保站,開始一天的回收分 類。

蘇美一邊分類,一邊關懷最近才加入的志工陳黃却:「妳一直彎著腰摺紙箱,累不累?」

「不會啦!做環保感覺心情很清爽,現在我知道地方了,以後會常常來。」有著一頭亮麗銀白髮絲的黃却開心地回答。

她聽了高興地說:「有伴真好!以後我們可以一起來做環保。」

黃却轉過身,看著滿地的回收物,感到困惑地問:「這麼多塑膠物品,要怎麼分類呢?」

「沒關係,我教你。」蘇美停下手邊工作,走到黃却身邊。

「叩!叩!」蘇美拿起身旁的罐子在地板上敲擊,你看「塑膠也有軟、硬的分別,瓶瓶罐罐比較好分,看外觀就知道;而塑膠類要敲敲看,每一種聲音都不一樣,材質也不同。」一旁 做分類的志工們,好奇地圍過來聽一聽不同塑膠的聲音。

聽完解說後,黃却開心地握住蘇美的手:「感恩喔!謝謝您跟我解釋得這麼詳細,我趕緊把這些塑膠製品分一分。」

黃却的話,觸動蘇美的心:「原來以前跟著先生一起做回收的經驗,竟然也能幫助別人。」她黝黑的臉上,泛起一絲靦腆的笑容。蘇美回想自己的一生,雖然辛苦但是很充實,尤其在 環保站裡心無雜念地認真分類,讓她的心靈得到無比的歡喜。

這天蘇美到環保站的途中,佇立在大埔橋邊,遠望依然堅守崗位的警衛亭,看著高高築起的圍牆,回憶起滴落無數汗水、忙碌奔波在施工航道上的日子……

現在一樣的路過,卻有不一樣的心情,塵土飛揚的工地,如今已成綠草如茵的飛機航道。物換星移的歲月,正如春雨過後,院子裡那棵清翠的莿桐樹,令人想多看一眼;蘇美撫摸著阿 木親手栽種的莿桐樹,低聲說:「我的後半生也要像樹上美麗的鳥仔花,努力綻放生命花朵,在世間留下美麗的足跡。」

圖左 : 志工林蘇美騎著電動腳踏車到環保站做志工。[攝影者:莊敏芳]
圖右 : 志工林蘇美小心翼翼將磁杯排列整齊。[攝影者:謝武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