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22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彰化 法脈相傳顯人文

法脈相傳顯人文

E-mail 列印
「文字的養成不是一時一刻,但過程是一種甜蜜的負擔。而文字的魅力,就在於挪個位子;換個開頭,它就能呈現出另一種風格和樣貌。」廖右先師兄的註解,讓文字注入活潑、生動 的生命元素。

夏陽酷暑高溫炎熱,6/29日文發處文史組的廖右先師兄,為提升文字志工的品質和涵養,不畏烈日舟車勞頓,遠從臺北而來與彰化志工們分享「撰稿與編輯概念」。

◎ 「四要素」與「四諦法」

「大藏經為佛教經典的總集,簡稱為「藏經」,又稱為「一切經」,有多個版本,比如乾隆藏、嘉興藏等。現存的大藏經,按文字的不同可分為漢文、藏文、巴利語三大體系。」右先 師兄勉勵現場三十三位志工,身為文字工作者,對文史知識應多方面的涉獵,也應該有最基本的了解與認知。

上人慈示:慈濟大藏經顯現人生的苦、集、滅、道是所有慈濟人合心掘鑿的一口湧泉,要把清流灌注在每個人的心裏,使人心不再有汙染,如此就能安定社會。

「看得出來,上人在這段開示中教導我們甚麼嗎?」右先試著問志工們。

有豐富寫作經驗的詹大為師兄率先回答:「撰寫文章時所該掌握的重點起、承、轉、合,與上人開示的苦、集、滅、道相互呼應。」

是的,右先補充的說:「苦相」可以透過寫作的詳加描述而有了的影像與概念,這如同撰寫文稿時的「起」,所代表的都是一個開始。而「集諦」就如同文字志工專訪個案時,就會提 出很多不同類型的問題,如同「承」。志工詳細記錄陪伴個案時的心路歷程,讓個案人生由苦轉樂這不就是「滅諦」亦同於「轉」。仔細的紀載著從苦→集→滅→道的過程而相對呈現 就是「合」。

◎社區大藏經應用

「沒有看過大愛臺的舉手?」右先為了讓志工們課程上能提起精神幽默一問。

「那大愛新聞與大愛節目有何不同呢?」他繼續詢問志工們。

詹志坤師兄說:「大愛新聞著重於生活面,例如救災實況;而大愛節目以教化人心為主,並適時切入生活主題。」

「新聞是以當天事實播報;而節目是以編排撰寫。」教室內的另一隅有著不同的聲音。 志工們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相互交流。

「一則新聞大約2分鐘、人間菩提約12分鐘、靜思晨語約24分鐘……。」右先適時的補充提醒。

「我知道,新聞播報的是事件的摘要,大愛節目是詳細報導事件內容。」王進明師兄舉手回答著。

右先繼續說著:落實佛陀教法,點滴所為詳加記錄,即是慈濟大藏經。而記錄感人事蹟,正是一部活生生的現代大藏經。

相同一則故事,海報運用只需200字,慈濟網站需要上千字……。所以「文字」的多或少,在各個不同的媒材與用途,都有都能多樣貌的呈現方式,但這都是屬於慈濟大藏經。

◎如何撰寫一篇好文章

2002年廖右先師兄進入佛教慈濟基金會工作,當時參與賑災工作,承擔起文化交流的工作日誌報告。

本身是理工科畢業的他帶著滿滿的疑問,工作日誌要怎麼寫啊?

「看到甚麼就寫甚麼。」有師姊們一派輕鬆的回答。

他也努力的遵守著師姊的教導,當晚11點時開始認真的著筆寫著,早上3:40分臺北分會外萬籟俱寂,慈濟師兄師姊們,整齊有序地排好隊伍,現場呈現出莊嚴道氣……。寫著寫 著過了許久,他擡頭一看,半夜一點了。「啊!還沒寫到飛機耶,還沒讓飛機起飛呢。」頓時,教室內笑聲四起。

「文章撰寫時,要讓人願意看、看的懂。」廖右先師兄一語道出重點。

他說:一篇好的文章,時空、場景、組織、流程、設備環環相扣、缺一不可,準確掌握文章架構、邏輯,清晰明瞭敘訴事件過程這就是一篇好文章。

「而編輯者的原則是要報真導正,除了讓事件呈現真實事相,理解寫作的環境,增潤但不奪彩,協助帶動寫作者的能力。」」右先師兄堅定的說。

他笑了笑,不好意思的說著:2014年6月中旬,臺中分會先舉辦四合一研習營,緊接著是全球人文營。當日帶隊入齋堂用餐,看見四合一營隊餐桌上只有二道菜,而人文營隊卻有 四菜一湯,心裏想「大、小心」(偏心)。

此時強烈的正義感出現,理直氣壯的詢問香積組人員。香積菩薩滿臉笑容的解釋著:「那是為四合一營隊特別準備的健檢餐啦!」右先師兄藉此分享給在場人文志工,看到的往往不見 得是事情真相,有疑問一定要了解真相。

又先師兄提醒大家,雖然近年來大藏經數量提升很多,但希望能呈現出優質的素養,讓文字的品質與涵養都能做最大的提升,讓法的傳遞延綿不斷。

圖左 : 詹志坤師兄分享大愛新聞與大愛節目製作上不同的意見。[攝影者:梁祐榕]
圖右 : 課程藉由學員與講師的活潑互動,增添了文字課的趣味。[攝影者:梁祐榕]

圖左 : 詹大為師兄分享彰化區大藏經的統計與成長,鼓勵大家繼續努力。[攝影者:梁祐榕]
圖右 : 為提升文字的品質和涵養,人文真善美志工齊聚一堂共修「撰稿與編輯概念」。[攝影者:梁祐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