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1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花蓮 大馬菩提種子 一心為教育

大馬菩提種子 一心為教育

E-mail 列印
馬來西亞人文教育種子教師,今年有五十三位攜手回臺參加研習,種子遍及北中南。為了校園清流,將善的種子植入校園,團隊將慈濟四大志業、八大法印,融入靜思語教案。

為了傳播愛,大家齊聚教育團隊;愛,讓彼此間破除隔閡;大愛,讓初發心更加穩固,讓教育團隊更具凝聚力。

◎靜思語影響 無法衡量

靜思語影響的力量是無法衡量,來自馬來西亞的胡鏸尹,有最深的體悟。她擔任幼兒園老師,育有三個孩子,不知不覺中,把學校的教育方式用在自己孩子身上,「老大及老二都默默 的接受,但到了我第三個孩子,可就完全倒反。」讓二十年資深教師的她,受到滿滿的挫折。

姊姊跟她提到靜思語教學,請鏸尹到慈濟親子班了解。親子班,孩子與家長都要一起上課。於是,她邀約女兒,得到的答案是:「關我什麼事,妳要上課又不是我。」最後女兒心不甘 情的去了。

她回想第一次去上課,慈濟志工要她寫小孩子的缺點,她把一張紙寫得滿滿的,諸如不聽話、頂嘴、不用功等,滿腦子都是孩子的缺點。當志工要她寫孩子的優點時,她突然不知如何 下筆:「我一時想不起她的任何優點。」

「一個缺口的杯子,如果換一個角度看它,它仍然是圓的。」課堂上的靜思語,讓胡鏸尹驚訝自己,怎麼只會看到孩子的缺點,沒去留意她的優點?當天就寢前,孩子乖巧的向她道晚 安,「會向父母道晚安,算是一個優點嗎! 我以前怎麼都沒注意過?」之後,她開始去發覺孩子的優點。

因為親子班,母女的關係漸漸改善,甚至在主題為孝道的課堂上,女兒向她道歉,母女抱在一起哭。胡鏸尹也發現這一切,最大的問題是自己。她開始變得柔軟,也不再要求孩子要立 刻依她的意思去做事。

靜思語中有一句,「要比誰更愛誰,不要比誰更怕誰。」也改善了鏸尹夫妻、婆媳間的關係。胡鏸尹夫妻倆,常因為金錢使用觀念不同有了口角,也間接引響婆媳問題。直到進入親子 班,受到靜思語的薰陶,以同理心站在對方的立場設想,所有家中紛擾的問題全解開。

「以前,我只會看孩子的亮點,對於跟不上學習的孩子,只會要求家長多注意。」因為靜思語,她開始懂得建議家長要多發覺孩子的優點,讓家長與學生的親子關係漸漸改變。

◎提起信心 成就愛的教育

胡鏸尹在研習課程中,分享幼兒靜思語教學經驗,從體驗、故事講述、省思、靜思,及生活實踐等五段教學。胡鏸尹邀請學員上臺踩高蹺,踩著椰子殼走路,學員們有點心驚、有點害 怕,深怕把椰子殼踩破,臺下學員的心也跟著七上八下的。讓大家體驗,當問題來臨時,即使害怕也要堅持,提起信心勇敢去面對。

鏸尹指出,配合學校選擇適合靜思語,注意學生成長背景,教學設備與環境,學生的程度和需要來靈活運用。讓孩子把靜思語帶回家與家人分享,讓學校和家庭教育結合起來,成就愛 的教育。

她再次邀請兩位學員上臺踩高蹺,這次必須把身高降低到五歲孩童的身高踩高蹺,這更不容易了,需有人在旁邊預防跌倒。踩高蹺的學員說:「很好玩,但不容易,可是一定要完 成。」另一個學員則說:「非常困難,看別人做很簡單,自己做不容易。」胡鏸尹則說:「別猶豫,對的事做就對了,與大家一起努力。」

莊玉心與學員分享,馬來西亞靜思語編輯教案,圍繞著慈濟的四大志業、八大法印 。2013年更以法譬如水演繹,從慎初始、修謙卑、去貪念……大懺悔等,融入菩提種子的課程 教案裡。雖然在討論中有不同的聲音,最後還是達成共識。

在馬來西亞的挑戰是缺乏適合本土的資料,人力承擔不足及重疊。所以邀請人文真善美協助,將影片製成短片做教學資料,建立資料庫讓大愛媽媽們有更多的教學資源。

2013年回台參加人文教育種子教師研習,把在回到臺灣所學的寶,帶回僑居地,並融合當地教材。同年十一月,開辦菩提種子編輯委員會工作坊,大家集思廣益腦力激盪,整合資 源調整方向,讓靜思語更切合當地需求。

曾裕真老師表示,不同的地區、生態,取材就就不一樣,大家可以透過視訊等互相交流、課程分享,在進行修改成為適合當的並靈活運用。期許大家用簡單、好記、適合學生的靜思 語,用故事啟發,導引孩子體會,教導孩子懂事也懂理,教他們理事圓融,而且能將所學落實在生活中。

◎認同理念 讓愛傳出去

來自馬來西亞的謝志勇,三年前朋友邀約他參加慈濟,但他一直抗拒,「因為不了解慈濟到底有什麼不同,朋友只直說慈濟很好。」朋友再度邀約,他隨慈濟人參與聯合國舉辦的慈善 活動,當他看到慈濟人在幫助緬甸時,他被感動了。

「沒想到,慈濟人會幫助不同國家的人民。」謝志勇在他十八歲時,曾參加過一個生活營隊,看到一部片名「讓愛傳出去」,片中的小女孩,向老師說明她作業的計劃是將善的種子傳 出去。小女孩果真做到了,把手中的種子傳給許多人。然而,謝志勇對這部片所要傳達,一點也不相信。「那是作戲吧,怎麼可能!」他當時這麼認為。不過,十年後,他在慈濟看到 了。

他的悲心被啟發,開始關懷身邊的左隣右舍,更積極地參與會所活動。當時,因為工作的關係,心裡有些許煩悶,但一聽到上人的開示,許多心中問題得到解答,「上人講的話,真得 都是我心裡所需要的。」

認同慈濟理念後,開始為志工生涯做規劃。現在擔任慈少班的隊輔爸爸,面對有自己想法的青少年,他滿腦子都在想,用什麼方法跟他們互動。這次的營隊,當他聽到曾裕真老師,用 聯絡簿與家長做溝通時,他想:「也許可以用這方式在與慈少班孩子們溝通。」

第一次來到臺灣,也是第一次參加大型營隊,前兩天一直無法進入狀況。他無法理解為什麼要整隊,唸佛走入齋堂,直到他被莊嚴隊伍得道氣感動後,他才了解課務團隊的用心。

漸漸愛上營隊生活的謝志勇,從開始的不習慣到完全融入,隨著「幸福美滿呼拉拉」的歌曲,開心的跳著,唯有放下一切煩惱,快樂的種子才有地方可以發芽成長。

◎收穫最多是自己

來自麻六甲從事幼教的林美琳,不只是大愛媽媽也是種子老師。2103年也參加人文教育種子教師研習營,在營隊期間不慎在廁所滑倒背部受傷,而提早回馬來西亞,覺得很遺憾。

美琳表示,今年課程與去年有些相似,但是方法不同在靜思語教學更深入,也更能夠理解,知道目標在哪裡。才知道原來我們可以這樣做,不要侷限在框框裡。馬來西亞靜思語教學有 別於臺灣,因語言關係,程度及理解力有些差異。

曾裕真ㄧ句話「不要做一些你後悔的事。 」讓林美琳很感動也更有衝力。做了就不要覺得有遺憾,該做的做就對了,有沒有效果是另外一回事。

美琳表示,會進大愛媽媽是因為孩子,也是因為老師,是想要接引更多的老師,將善種子散播出去。現階段的孩子,比較聽老師的話,所以她覺得讓老師來推動靜思語教學,成效會更 加的顯著。

在靜思語教學中,看到孩子改變,也發現媽媽的成長。有個媽媽過年時初一到十五,都會買一件新衣服;但加入了大愛媽媽後,在淺移默化中,學習到懂得要惜福,所以跟先生說: 「衣服不用買了,我的衣服太多了。」

教學中互相感恩,當看到別人的優點向她學習;缺點,我們就會看看自己有沒有,相互映照。

人手不足是推動靜思語最大的問題,所以邀約學校的老師培訓種子,一起推動健康正向的靜思語教育孩子。有健康的老師就會有健康的孩子。有健康的孩子,父母親也會健康,社會才 會健康。雖然教育這條路不好走,但是難行能行,還是要走下去。

美琳很感恩慈濟教她如何生活,如何當一個人。以前她並不注重外表,吃飯是用手吃,因為習俗關係。在慈濟學會了用公筷,也學會了喝湯。「在加入慈濟前就已茹素,但一根菜都不 吃的,現在什麼都吃。」以前的脾氣很硬,傷到人都不自知,「脾氣嘴巴不好,心地再好,也不算是好人」現在,改變最大的是自己的脾氣,收穫最多的是自己。

圖左 : 胡鏸尹邀請學員上臺踩高蹺,體驗即使害怕也要堅持,提起信心勇敢去面對。[攝影者:蕭嘉明]
圖右 : 莊玉心與學員分享,馬來西亞靜思語編輯教案的概念。[攝影者:蕭嘉明]

圖左 : 謝志勇從開始不習慣營隊作息,到完全融入愛上營隊生活。[攝影者:白崑廷]
圖右 : 林美琳很感恩慈濟教她如何生活,如何當一個人。[攝影者:白崑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