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30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人文有愛 音樂有情

人文有愛 音樂有情

E-mail 列印
「我是天主教,我知道人間有很多很多的天使,但是今天我也感受到佛教說的淨土,這裡就是淨土。」Bernadette修女看二百多位志工,歡喜無求地付出時間與勞力,不禁 由衷地讚嘆證嚴上人的睿智。

位於新北市三峽幽靜的小路旁,花草樹木在艷陽照射下顯得特別有精神,一路來到山腳下園區內。7月14日上午八點多,來了難得的訪客,她是來自菲律賓Sister Bernadette Racadio , SPC 修女,在靜思精舍德慇師父陪同下,參觀大愛屋組裝情形。

◎用心設計 不求回報

來自大台北、桃園等地區二百多位志工,投入大愛組合屋的製作工程。

Bernadette修女一進入室內,看見由鋼鐵搭建的大愛屋的模型,慈誠大隊長黎逢時透過翻譯,向修女介紹大愛屋設計理念,Bernadette修女仔細的拉拉門、推推 窗,小心地搖一搖鐵架;志工請她放心大力的搖,才發現看是簡單的組裝,卻是如此牢固。Bernadette修女非常感動地說:「只有慈濟才會這麼用心設計,用好的材料和無 私的心,不求回報幫助苦難的人。」

德慇師父在一旁也向她說明,自從2013年11月海燕颱風重創菲律賓後,上人希望早日讓災民有一個安身立命的家,所以要為他們蓋大愛屋;志工追隨上人,做就對了,所以每天 都有許多的志工參與大愛屋組裝工程。

鐵皮屋內,大型風扇轟轟直吹,仍難抵七月燠熱的暑氣。志工堅守職責,雖然汗流浹背,仍是井然有序,分工合作,把每一件工作都做到最完美。

Bernadette修女也好奇地戴上粗麻手套,透過志工引導小心翼翼地踩著電動閥,慢慢的拉動鐵片,臉上豆大的汗珠不聽使喚的直往下流,終於完成一組鐵片與鐵柱的焊接, 她說:「真的不容易。」 在吵雜炎熱的環境裡,每位志工都做得很歡喜。德慇師父勉勵:「志工來這裡做事,把辛苦當作修行,修菩薩道,他們都是人間的菩薩。」

◎大愛無國界 菩薩人間行

甫自澳洲墨爾本參加國際學術研討會,德慇師父特地邀請Bernadette修女除了參加為菲律賓援建大愛屋的慈善音樂會外,今日來此參訪透過親眼見證慈濟大愛。

德慇師父與Bernadette修女結識於2012年在高雄的一場學術研討會。那一次德慇師父在大會中提出「以美育涵養德育」論文的報告;慈濟技術學院的學生也受邀演繹 「水懺」手語曲目,在臺上,學生們的舉手投足間莊重有禮,充滿著慈濟人文氣息,深深吸引了Bernadette修女。

反觀現今社會,受到大環境的影響,許多年輕人對生命的價值觀有了偏頗的想法,難以言語說教導正。看到慈濟技術學院的學生,讓Bernadette修女相信德慇師父所提出的 論點,尤其是將正確道理透過音樂,把美善觀念內化到孩子心中。認同之餘,她希望彼此有合作的機會,藉此也能認識慈濟的人文教育。

2013年Bernadette修女二度邀請德慇師父遠赴菲律賓聖保祿修女會博可中學分享,雙方透過討論後共同完成一篇學術論文;一篇跨越宗教背景學校,以音樂為媒介,共 同推動品德教育的研究報告。就這樣,天主教的修女與佛教的法師有了共同的理念,回到各自的學校,以音樂方式來推動引導學生看見世界,從見苦知福,啟發學生的善念。

兩人再度合作於2014年7月,在澳洲墨爾本的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發表的研究報告。題目為「讓我為你祝福-跨宗教背景學校,如何推動學生品德教育。」引起許多與會者的興趣, 甚至令人感到特別的,兩個不同信仰的人一起手牽手出席,向大家證明「愛」不分宗教、國界,也是世界唯一的共同語言。

結束了澳洲的會議後,Bernadette修女特地來臺停留四天,想要進一步了解慈濟人文,回國後,能繼續跟德慇師父合作推動品德教育,她還要把在臺灣的所見所聞分享出 去,讓更多人也來學習以身體力行去關懷世界。

圖左 : 德慇師父(左二)陪同菲律賓聖保祿學院校長Bernadette修女(右二)參訪三峽大愛屋工程現場,修女一直感謝志工為海燕風災的災民,無所求的付出。黎逢時師兄(左一)。[攝影者:黃曾幼馨]
圖右 : 德慇師父與來自菲律賓Bernadette修女的到訪,受到現場二百多名志工的熱烈歡迎。[攝影者:曹健輝]

圖左 : Bernadette修女在志工的引導下,小心翼翼地踩著電動閥,慢慢拉動鐵片,把鐵片和鐵柱點焊在一起,嘗試志工工作的辛勞。[攝影者:吳萬智]
圖右 : 德慇師父帶著Bernadette修女巡視廠房,看到志工細心組裝鋼鐵骨架,嚴格要求的品質保證,修女對慈濟志工無私無求的付出感恩不已。[攝影者:吳萬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