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5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彰化 戲曲傳妙法 四合院內的歌子戲

戲曲傳妙法 四合院內的歌子戲

E-mail 列印
「我本身演佛陀,我是以上人之心來詮釋佛陀之愛,以一個修行者願意這麼愛眾生愛大地,所謂的大愛種子,上人的無私心希望藉這齣戲,能回到真如之愛。」每天恭敬聆聽上人開 示,法入心,也入戲的許亞芬說出演繹〈遵佛遺教〉的內心感受。

因緣殊勝,大愛臺歌子戲節目「菩提禪心」由許亞芬帶領演繹〈遵佛遺教〉,首場公演來到彰化靜思堂,時值農曆七月吉祥月,也為社會祈福,故名為「遵佛遺教.歡喜吉祥祈福 會」,自8月8日晚上開始至10日一共演繹五場。

◎守住古來的道德文化

傳統戲曲來到彰化,演繹佛典故事,令人聯想到兩個地方,一是屹立在八卦山超過半世紀的大佛,這響亮的地標,佛教的意象深植人心。大佛竣工於民國五十年,佛高七丈二(二十二 公尺),以慈眼視眾生,護佑彰化平原的居民百姓,期盼人人安住願力,彰顯佛法教化眾生,廣淨佛國。

另外聯想到的就是「鹿港小鎮」,早期稱「一府、二鹿、三艋舺」意即鹿港與臺南、萬華為臺灣三大門戶,為臺灣重要的歷史古鎮之一,當地保留古蹟相當完善,先民歷史遺蹟保留豐 富,也是著名的文化發祥地。

來到彰化、鹿港就可感受到,這一帶是臺灣古樸文化的所在,很多古蹟和古文化的合院式建築都非常優美,位於彰化市和鹿港鎮中間的彰化靜思堂即是四合院式的建築,設計之初,證 嚴上人就指示:「中國固有的倫理道德觀念,是維繫社會長治久安必定遵循的自然法則,這分傳統保守的文化絕對不能遺失。」

上人堅持保留臺灣古文化的合院式建築,就是希望藉此守住古來的道德文化。因此在古樸的四合院式的建築內來觀賞傳統戲曲,更是深具意義,也是一大特色。讓首場演出,吸引了將 近一千四百位善心人士,以行動來護持,人潮湧進彰化靜思堂,顯得熱鬧非凡。

◎用心彩排 改變習氣

看戲體人生,此次「遵佛遺教.歡喜吉祥祈福會」,是將傳統的藝術與現代科技相結合,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活動,引領會眾搭著時光隧道親身感受,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將入滅前 與十大弟子對話的現場情境。

許亞芬歌子戲劇坊所有團員,為了讓吉祥月祈福會演出更精彩,在8日下午進行演出前的總彩排,演繹佛陀的許亞芬老師與呂慈悅師姊先討論舞臺上如何走位,再結合燈光、國樂、音 控和導播,帶領著所有演員一次又一次彩排著,一舉手一投足絕不馬虎,一定要確實做到才行。

當在北部集訓時,許亞芬老師要求所有演員把每次練習當成正式演出,除了動作與演唱都得到位,她自己用「心」投入,堅持的「精神」,常常令演員感動落淚!

優質的戲曲,加上團隊使命感,讓飾演優婆離(姊)、阿那律(弟),家住臺南的羅文君與羅育忠兩姊弟,來回臺南、臺北六天的密集彩排,也不覺辛苦,更將佛法入心、入行。

文君表示,以前上臺演忠孝節義,知道是好的,對自己也沒甚麼想法或幫助,自從演佛陀的故事後,她有感而說:「我以往暴燥的個性改變了,也知道我以前都是在過顛倒的人生,希 望能多演這類的故事,讓愛看歌子戲的人,能因感動而改變自己的人生觀,能有正知正念。」

◎法入心 布善種子

「敬戒為師,善為受持,……貪嗔癡慢疑五毒熾盛,五毒去除,煩惱不生,恆持善念,增長慧命,五毒不起,往證道而行,及時行法,莫讓六根逐六塵,心為其主,當好好制心……」 舞臺上佛陀側臥在床,即將入滅之時對眾弟子殷殷叮嚀,戲曲弦律令人聞之悲從心起,多人眼眶泛紅。

「我本身演佛陀,我是以上人之心來詮釋佛陀之愛,以一個修行者願意這麼愛眾生愛大地,所謂的大愛種子,上人的無私心希望藉這齣戲,能回到真如之愛。」每天恭敬聆聽上人開 示,法入心,也入戲,許亞芬說出演繹的內心感受。

「來不及了,我無法再回頭看你們喔!」上人對弟子緩緩說出這一句話,雖是輕輕的一句話,聽在上人親點演出〈遵佛遺教〉的許亞芬耳裏,隨即深深的烙印在心田裡。

每次看到上人的開示,看到這麼多的災難,看到上人為眾生隱憂及心痛,感到上人對時間的不夠用。許亞芬期盼,每一個人如果能體諒體恤上人的每一分每一秒心境,相信世界也好, 宇宙也好,整個大環境都會變好。

觀看首場演出後,謝玲蘭表示,雖然知道經文意義,但靜心看歌子戲,仍感動到不停拭淚,她說:「這一直讓我想到上人在咳嗽聲中,仍每日清晨為我們靜思弟子說法華經,我心不 忍,心疼啊!」

會眾周佩萱感動的分享:「我最佩服的是看到一百二十歲的須跋陀羅堅持請法,雖然很多弟子阻擾他,但是他還是努力不懈,終於感動佛陀接見他。」

因為長者的求法心切,佛陀為他開示八正道、三無漏學,並讓眾弟子可以ㄧ起聞法,也圓滿了自己修行的路。

「他的精神真的很值得我學習,就像靜思語說的:『對的事做就對了!』我回家後會好好運用在功課上及打工的公司,讓自己能夠更加順利。」佩萱說出自己的心得。

透過演繹,〈遵佛遺教〉故事深入淺出,將佛法普及化,現代化,讓正知正見與善念灑向每個人,使現場會眾人人都能成為善的種子,社會祥和人人平安。

◎會眾雲集 竹筒回娘家

傍晚時分,來自彰化各社區的會眾,為響應環保,各區共乘遊覽車,有秩序的進到靜思堂,在志工引導下有秩序的來入座。

也有很多會眾都帶著愛心竹筒回到彰化的家,涓滴匯入功德海,傾倒竹筒時,叮噹響的錢幣聲,不時響起,也將擺設在門口的福慧甕裝得滿滿的。

來自鹿港的鄭家芸從家裏拿一個裝滿銅錢的竹筒回娘家,又跟志工拿兩三個竹筒回家,再每日十塊、十塊存,她說:「因為先生2010年在花蓮醫院捐贈大體遺愛人間,也很喜歡慈 濟的大愛精神,今天能看歌子戲,又捐竹筒,能助人是很欣慰的事。」

愛心菩薩雲集在彰化靜思堂,在這富含古樸文化的地方,觀賞歌子戲演繹〈遵佛遺教〉,讓正法入心,也及時來行法;如此藉由戲曲傳妙法,不僅是守住古來的道德文化,更是在弘揚 傳統戲曲文化,也在興顯佛法,讓正法來淨化人心,以祥和社會,讓天下無災無難。

【註-維基百科】 歌子戲是20世紀初葉發源於宜蘭,目前臺灣民間最興盛的傳統戲曲之一,也是具代表性的傳統表演藝術。歌子戲是以摻雜查古典漢詩、漢文的文言文及閩南語(臺灣腔、漳州腔)為 主的戲曲。

早期演出內容多半為讓大眾也能接觸文雅辭彙或忠孝節義故事,是早期農業社會重要娛樂活動之一,也是臺灣常民文化的代表。歷經時代多元更迭曾經幾度抄到打壓、排擠。步入當代 的歌子戲演出型式內容日漸豐富、多元、精緻,當代更出現許多享譽國內外的知名戲團與重要文藝傳承人。2009年獲頒訂為臺灣文化資產之重要傳統藝術類。

圖左 : 「靜思 淨斯」演繹彩排,人人用心,在舞臺灯光的投射下,讓這群菩薩的演繹更為攝受人心。[攝影者:黃宗保]
圖右 : 演繹彩排佛陀入滅前,眾弟子長跪膝前聆聽叮嚀,戲曲弦律令人聞之悲從心起,多人眼眶泛紅。[攝影者:黃宗保]

圖左 : 愛心菩薩雲集在彰化靜思堂,在這富含古樸文化的地方,觀賞歌子戲演繹〈遵佛遺教〉,讓正法入心,也及時來行法。[攝影者:黃宗保]
圖右 : 會眾響應上人的法歡喜帶著竹筒回彰化的家,涓滴匯入功德海,傾倒竹筒時,叮噹響的錢幣聲不時響起。[攝影者:黃智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