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2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南投 靜思茶道 以茶心會佛心

靜思茶道 以茶心會佛心

E-mail 列印
「靜思茶道」以茶香散播靜思人文,以社區為教育道場,藉以接引人人「靜心思考人生的方向」。8月2日來自彰化與南投五位茶道講師(張鳳嬌、賴育秀、黃素香、盧俐澐、洪 雀),在埔里聯絡處開辦了一堂「茶道人文」講座。

◎茶會禮法,說法無量

來自彰化靜思堂「靜思茶道」的資深教師張鳳嬌說:靜思茶道自1989年上人成立了第一所學校慈濟護專,上人希望把靜思茶道列為孩子生活禮儀課,遂由當時慈濟護專張芙美校長 與李六秀師姊造訪日本茶道精神,再融入中華文化禮儀以及慈濟的人文精神。起源至今,已有二十五年歷史。2006年再由花蓮靜思精舍德凡(人+凡)師父設立「靜思茶道八禮 法」,教習學員皆須「以茶入道,以道入茶,茶道合一」,落實於生活中行、住、坐、臥的禮儀規範與美感,進而推廣成為自覺覺他的學佛之道。

「茶水入心,法水入心」,靜思茶道的中心思想,以慈濟宗門法脈《無量義經》為指導原則。一生無量,無量從一生,說明人心的善惡起於一念心。「慈、悲、喜、捨」是善;「貪、 瞋、癡」三毒屬惡;如何藉由「修十善、斷十惡」,開啟人生的正確方向,正是目前混亂社會,人人應該學習,適當調整心態的最佳時機。

靜思茶道「八禮法」,學者除了須先淨化己心,禮儀天下,更須明白學習靜思茶道是為汲取佛法而來,任重道遠,要以菩薩招生為本份。其中「行茶禮法」施「六度」,即整個泡茶動 作的步驟須觀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奉茶禮法」用「感恩、尊重、愛」三種心;「飲茶禮法」要行三好,亦即一杯茶分三口喝,口口發好願,祈求「人心淨 化,社會祥和,天下無災難」。茶會八禮法旨在涵養冷靜心、專注力、平等慧、分別智……以茶交心,隨緣說法度眾生。

◎以茶潤心 以道明性

講師介紹茶道與生活的關聯,學習靜思茶道可以改善人際關係,如果能經過三年薰習,對於心境的沉澱必有很大的助益。

研習會上,小圓桌鋪上灰色桌巾,一杯紅茶,一盤椰奶雪花糕加三片薄荷點綴其中,灰、紅、白、綠組合搭配,有視覺與味覺的可口與清新。

與會的李正誠先生說:第一年學家庭茶,第二年學茶禮茶,第三年學靜思茶。聽起來真能修心養性,但是要去到彰化學,太遠了,如果埔里有開課,他肯定願意多學學。他的太太半開 玩笑地說:像他那麼急性子,早知道就讓他去學了。

另一位葉特豪先生,今天帶著太太劉盈吟和小孩一起來體驗,看到雅致的擺設,溫馨的分享講座,他說:八萬四千法門,佛佛道同,不同的呈現方式,一樣都是勸人為善。自己因為職 業遠在南部,雖然平時太太沒有喝茶,只要太太想去學,他會贊成。

還有一位聽眾沈意女士說:平時都是喝咖啡比較多,聽了課程才知道,喝茶不能隨便泡一泡咕魯喝下去就好。原來,靜下心,用心泡就能喝到茶的好滋味。

茶會禮法,說法無量,希望藉由習茶涵養冷靜思考的心,呈現靜定柔美的外在氣質。並經由習茶而能守規戒,進而打開心門,關懷別人。這一堂以茶心會佛心的課程,讓埔里區的六 十多位會眾體驗「靜思茶道」,了解生活中處處存在著法味與道味,進而在日常生活中,力求「人圓、事圓、理圓」的真實人間味。

圖左 : 來自彰化和南投的張鳳嬌、賴育秀、黃素香、盧俐澐、洪雀(由左至右)五位靜思茶道老師,在埔里聯絡處為六十五位學員分享靜思茶道的人文之美。[攝影者:潘常光]
圖右 : 靜思茶道講師張鳳嬌師姊教導學員要「以茶入道,以道入茶,茶道合一」,將佛法生活化,做一個文質彬彬的儒雅君子。[攝影者:潘常光]

圖左 : 茶道老師貼心地為學員準備精緻茶食,一盤椰奶雪花糕點綴幾片薄荷,既可口又富有人文。[攝影者:潘常光]
圖右 : 聽聞講師分享三年的靜思茶道課程內容,第一年學家庭茶,第二年學茶禮茶,第三年學靜思茶,學員李正誠(左一)感覺到學茶道能夠修心養性。[攝影者:潘常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