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31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聞法覺悟 提升智慧信仰

聞法覺悟 提升智慧信仰

E-mail 列印
《遵佛遺教》歡喜吉祥祈福會,今天(8/22)是北區場次的第二天,下午場和晚場含工作人員在內,總共有4824人齊聚板橋園區,大家以最恭敬的心唱誦《爐香讚》,來恭請 三世十方諸佛菩薩,進入七月吉祥月靈山大法會。參與獻供的是三十六位年齡超過七十五歲的環保志工,最年長者已經八十八歲了。因為每天彎腰親近大地,他們身子硬朗,頭髮卻不 一定斑白。

「我已經八十二歲啦!只是頭髮比較黑而已。」胡許瑞英爽朗地和志工分享,健康的祕訣就是天天做環保。在她身旁的一位八十歲的阿嬤,攏一攏頭髮:「我這都是真的(黑),一根 都沒有染喔!也不知道為什麼,從年輕到現在,頭髮就是又多又黑。」她的髮質,真是羨煞了周圍的一群志工,她靦腆一笑:「來做環保啦!就會跟我一樣沒煩惱。」

◎參與演繹悟佛法

五濁惡世下四大不調,不僅世界各地天災、人禍不斷,光是台灣在短短的時間內,就有颱風、空難、氣爆事件發生,普天下的確需要正向的能量。透過《遵佛遺教》歡喜吉祥祈福會, 不僅觀賞者有所體悟,參與演繹的志工更是從中悟出佛陀的教法。

桃園區的慈濟志工卓卿暉和太太徐瑞卿,兩個人跪在《遵佛遺教》佛典演繹的舞臺上,參與釋迦牟尼佛即將入滅的一段演出。夫妻倆同是桃竹的科技人才, 這次是飾演的是百姓的角 色。

「洗腳盆可以用來裝飯菜嗎?」釋迦牟尼佛對兒子羅睺羅的一段精彩教誨,藉由《遵佛遺教》演繹搬上大舞台。卓卿暉看到這段演繹,內心震撼,想起小時後讓老師、父母頭痛的往 事,不禁眼眶泛紅。每次和同學起爭執,母親都會被學校告知前往處理善後,返家後,免不了一頓毒打。這讓他心生不滿,回到學校又去修理告狀的同學,讓母親十分傷心。

母親希望卿暉念慈濟大學,但他卻考了兩年都沒考上。重考那年,母親還帶著卿暉去面見上人,也要卿暉答應會考上慈大,但是結果卻落空了。

「我做到對上人的承諾了!」他的眼角含著淚水,懺悔當初不用功,沒能考上慈濟大學。現在參與演繹,深切感受上人「來不及」三個字的意涵,從《遵佛遺教》演繹中,明白了佛陀 的諄諄教誨,就如同上人疼愛弟子一樣。

佛陀世尊涅槃前,與眾弟子對話的一幕幕情景,尤其阿難尊者難捨師徒之情的那段,最令卿暉與瑞卿夫婦倆鼻酸。回想四年前,母親無預警地昏倒後,送醫不治而往生,瑞卿試著將不 捨融入這次演繹中。他們本想以工作為重,待事業有成再加入慈濟。參與演繹後,讓他們學會把握當下,並從行孝開始,續展行善之路。

另外一對來自桃園區的謝景志與同修梁秀足在劇中同樣飾演百姓,也已演出十多場。 每次彩排幾乎都是跪著不能動,差點讓謝景志打了退堂鼓。他心想:「這可能是一生中唯一的一 次機會,說也奇怪人一有願力,那個疼痛就減輕了。」

梁秀足腳曾經動過手術,再加上不久前的腰傷,她擔心無法長時間跪著,因此在演繹之前就不斷祈禱。或許是太入戲,讓她幾乎忘了腳的疼痛。她說:「在演繹中,彷彿回到二千五百 年前佛陀要涅槃的時候,自己也是跪在一旁聽聞佛法。已經演繹十幾場了,每一場都會掉眼淚。看到120歲的須跋陀羅長者,千里迢迢來向佛陀求法,那份精進的心,讓我慶幸不必 等到120歲才求法,因為上人每天都有開示。」

◎ 北上觀摩 為高雄的演繹做準備

8月31日許亞芬歌子戲劇坊,將移師高雄靜思堂加演一天。為了這殊勝的因緣,高雄團隊一行九人專程北上板橋觀摩。原本安排了二十幾位志工北上,只是高雄區的志工目前絕大部 分的人力,都投入在氣爆的後續關懷中,因此這九位得一人當成三人用。

「請問隊輔如何產生?」呂慈讓以紙上作業的方式逐項說明,高雄團隊也隨時提出問題,包括佈置、動線、內場接待等都一一問個清楚。之後團隊再到現場實際觀摩,以加深印象。

「這麼大型的祈福會,又有這麼多新的設計,一定要好好學習;特別是在高雄氣爆事件後,居民驚恐依舊,甚至有人會不自覺地哀嚎。透過這樣的演繹,不僅能安定人心,更能夠人間 菩薩大招生。」帶隊的江淑清信心十足地表示,這幾位都是有經驗的幹部,人少只能多擔當。

「團隊來之前,已經有一些構思了,這次來觀摩是為了補不足或不確定的部分。雖只停留幾個鐘頭,但回到高雄後,便可將所見所聞逐項提出來和大家分享、討論。」江淑清續言,小 場的祈福會在災區已經辦好幾場了,這是一種可以讓人想哭就哭,想傾吐就傾吐的活動。這次擴大在靜思堂透過歌子戲來詮釋,除了淺顯易懂外,也為中元普渡做了最好的示範。

「南北一家親,這種相互交流學習的方式非常棒!」江淑清強調,這場法會就高雄而言,意義特別不同,用戲劇來展現,對鄉親特別親切,也是一種親近佛法的方便法門。

◎六度萬行修福慧

「遵佛遺教歡喜吉祥祈福會」除了許亞芬歌子戲演繹外,還有「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個站的「六度萬行」,讓大家利用觀看演繹前的時間,對佛法有深一層的了 解。

「遵佛遺教演繹的過程是傳法,外場的六度萬行就是要與之相互呼應。」翁雪慧規劃「精進」,之初,顧及場地有限,導覽時,又得在兩分鐘內讓會眾明瞭「精進」的真諦,於是團隊 便從上人的說法中,把有關「精進」的文字整理出來。

翁雪慧想到與精進最有關的是「時間」,因此要有「過秒關」的觀念。她們依據上人針對「精進」開示的文字,以節拍器來闡述過秒關,以腳印來代表四大八法印的菩薩道。雪慧說: 「上人告訴我們『千里之路始於初步』所以每一步都是很重要。」而藍色底、白色邊的腳印,恰如慈濟人的「藍天白雲」,設計十分特別。

「佈施不僅金錢佈施,有法佈施,也有無畏佈施。」負責執行製作的江旻真表示,「布施站」不只是把竹筒的錢倒到大水缸裡,而是要讓會眾瞭解上人所說的「佈施即是福」。首先, 團隊規劃出七大主題的「靜思語」籤詩,從「抽出好命種子」到「三無漏學」體驗用有洞的勺子舀水遊戲。這有如聽上人說法時,也許能記得七句,但東漏一句、西漏一句,回家可能 剩下三句,又過了幾天可能剩一句,利用這個觀念,引領大家勤耕福田,勤布施。

很多會眾是距離開場前一小時就到了現場,年長者可能就地就座,更多的人是在「六度萬行」區仔細聽志工解說,接著再拍照留念。有些人則是在好奇心的驅使下,體驗有洞的勺子舀 水。

進場的會眾贊歎場景莊嚴有道氣,光是入口處的大白牛,就緊緊地揪住大家的目光。出場的會眾最多的對話總離不開:「真的好感動,我都哭了。」、「佛陀涅槃前的那段真的好感 人、好不捨。」更令大家不捨的是飾演佛陀的許亞芬老師,上場前還在醫院吊點滴。連續幾場的演繹,讓她幾乎發不出聲音,但她仍抱病上場;觀眾除了看到她精湛的演繹外,更見證 了她敬業的精神。

圖左 : 很多會眾是距離開場前一小時就到了現場,她們先在「六度萬行」區仔細聽志工解說,接著再拍照留下足跡。[攝影者:王有祿]
圖右 : 來自桃園區的謝景志與同修梁秀足在劇中飾演百姓,她們慶幸不必等到120歲才求法,因為上人每天都有開示。[攝影者:陳春惠]

圖左 : 慈濟桃園志工卓卿暉(右一)與徐瑞卿(左一)夫妻倆,從《遵佛遺教》演繹中,明白了佛陀的諄諄教誨,就如同證嚴上人疼愛弟子一樣。[攝影者:胡輝庭]
圖右 : 8月31日許亞芬歌子戲劇坊,將移師高雄靜思堂加演一天。為了這殊勝的因緣,高雄團隊一行九人專程北上板橋觀摩。[攝影者:涂鳳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