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1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彰化 綉巧性節儉 不捨飯菜變廚餘

綉巧性節儉 不捨飯菜變廚餘

E-mail 列印
「看到工廠的外籍同事把大部分吃不完的飯菜丟進廚餘桶,我就會很捨不得。」生性節儉的環保志工柯蘇綉巧,話語中充滿惜福與不捨。

◎單純心 走慈濟路

環保志工柯蘇綉巧,家住彰化縣福興鄉番婆村。在2011年間,工廠同事邀約,假日到慈濟福興環保站做資源回收,自此,「善」門開,開啟了她的慈濟路。

原先一起做環保的幾位同事,覺得環保站悶、濕、有氣味,而生退轉之心,漸漸的就不來了,只有綉巧不覺得氣味不好,而留了下來,也不覺得太熱而退卻,恆持的心,一轉眼,五年 過去了。

環保站裡一群志同道合的志工朋友,如同家人般,互相關懷、幫忙。在這個慈濟大家庭的成員都很隨和,彼此話家常,吐露心事,互相加油打氣,在溫馨的氛圍中,越做越高興。日常 生活中,除了工作和家務外,綉巧又多一個生活重心,那就是做環保。

◎憶當年 備嘗艱辛

年過半百的綉巧,自認從出生,環境就不是很好。母親四十四歲才生了她(第十二胎),困苦的生活,兄弟姊妹也只存活一半。

早年,環境不好,剛出生的綉巧健康狀況不好,本來父母親想放棄,讓她自生自滅,可是親情難斷,聽聞有一帖可續命的秘方,就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試了,沒想到漸漸有了生機,因 此,家人給她起一個偏名叫「阿圜」(臺語),比喻從死神手裡救回來,反轉陽間,有重生的意義。

綉巧小學畢業就外出工作,賺錢貼補家用,常說自己不識字。十八歲那一年,經朋友介紹,認識了大她一歲的先生,交往一段日子後,十九歲,就步入禮堂嫁為人妻。

年紀輕輕加上先生婚後去當兵;此時公婆又作主讓兄弟各自分家,在無經濟來源的狀況下,還要照顧陸陸續續出生的孩子,綉巧只有幫公婆準備三餐,整理家務,幫忙農事,換得三餐 溫飽,只期待先生退役後,能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作為經濟來源。

原本先生的「刻花」(木藝雕刻)工作,主要外銷日本,薪資優渥,讓綉巧得以喘口氣,但是,好景不常,碰上日本不再進口,一時之間,先生沒了工作。

由儉入奢易,由奢返儉難,先生放不下身段,不願做低薪工作,此後,先生就一蹶不振,整日無所事事。

無奈的綉巧,為了小孩和三餐,只好自己去工廠上班,來維持全家的生活支出。一直到三個小孩漸漸長大,肩上的擔子也輕鬆了,才有辦法應同事的邀約,一起來做資源回收。

◎付出無所求 自有福報

在艱困的環境中成長,造就綉巧勤勞節儉的美德,看到工廠的外籍同事把大部分吃不完的飯菜丟進廚餘桶,綉巧總是很捨不得,常會在他們食用之前探詢,不想吃的先打包,帶回分送 鄰居,這樣做,綉巧才能稍感安心。

每個禮拜天,福興環保教育站裡,總會看到綉巧的身影,有一次,做環保的前一晚,綉巧身體不舒服(腸胃發炎) ,掛急診、吊點滴,隔天,還是來到環保場,她說:「沒來感覺有 很多事沒完成,休息一下又趕快來做回收。」志工們笑稱她這是責任制。綉巧也只是點點頭。

純樸的綉巧,擔心身體不適,會無法做分類,一早到環保站,第一件事就是站在證嚴上人法相前,誠心祈禱,請上人給她力量,今日,同樣能做得歡喜、圓滿。

進了慈濟的環保道場,綉巧,除了做得很歡喜,也參加社區志工課程,聽得證嚴上人的開示:人要知足,見苦知福。境界來時,要轉念,心念轉,得善解,善解自在,得平安。

原本只是一念單純心,為淨化大地盡棉薄之力,付出後卻感受到,冥冥中有股力量,生活中的危難似乎都巧妙地被化解掉。

生活只要平安順事,不要有太多的慾望,一樣可以過得去。歡喜做、甘願做,做一個手心向下的人。

「感念臺灣,因為集了很多善念,所以很多次颱風都已到了臺灣海域又轉向了,減少了很多的災難。」綉巧體悟到,只願去救人,也不要被別人救,才是大幸福。簡樸的話語,道出了 環保志工的直心。



圖左 : 每個禮拜天,福興環保教育站裡一群志同道合的志工朋友,如同家人般,互相關懷、幫忙。[攝影者:陳文明]
圖右 : 粘錫欽(圖左)莊茗豪(圖右)到各個環保點載回資源,讓環保站裡的志工分類回收。[攝影者:陳文明]

圖左 : 環保教育站裡,分工合作,電器拆解的活兒大部分由師兄包辦。[攝影者:陳文明]
圖右 : 老菩薩是環保站裡的寶,將報紙摺疊得服服貼貼。[攝影者:陳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