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1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慈悲道場 結合創意與科技

慈悲道場 結合創意與科技

E-mail 列印
證嚴上人於今年七月間全臺行腳時,在高雄靜思堂參訪慈濟四十八周年慶布展,看到志工們運用巧思將科技與慈濟人文結合,利用三D立體呈現與實際體驗溫室效應,並以觸控虛擬實 境互動方式,引領觀眾進入慈濟的歷史足跡,認識四大志業與八大法印。

除讚歎高雄菩薩廣邀科技與設計人才,進行人間菩薩招生,更透過科技弘揚佛法與慈濟人文精神;上人期許大家都能以高雄靜思堂為典範,推舉社區展場科技與設計人才,讓人間美善 從構想、設計,透過科技與情境式、互動式創意呈現,建構慈濟的慈悲道場。

◎目標五十周年

當慈濟即將邁入五十周年之際,志工思索著如何透過社區布展方式,接引更多人間菩薩,北區人文真善美團隊駱純美老師,即邀約教育訓練團隊,籌畫「2014年慈濟北區展場創意 與科技研習」課程。

8月31日,在新北市慈濟蘆洲聯絡處,共有一百九十位具有展場規劃、傳播、行銷企劃、多媒體、影音創作、程式設計、土木水電工程與文字、圖像等專業技能的學員參與,除繼續 在九月份仍有一天的課程,十月份也將安排兩天的實作,讓學員從團隊實際創作,體驗展場規劃。

第一天課程由設計黃怡儒總監講述「敘述空間」,藉由作品說明導入創意概念;慈濟志工講師陳勝隆分享「綠色創意與拼湊藝術」;最後「四大不調」、「水資源利用」、「與地球共 生息」、「環境之美化與綠化」分組討論。今天的兩堂課再透過團隊發想激盪,學員從主題呈現-苦、會眾感受-集、改變與行動-滅、法的見證-道,逐步完成展場企劃,以有價的 科技為輔,發揮無價物命、提升無量慧命。

◎敘述空間 以人為思考主軸

來自各社區的資深志工,與慈濟人援會志工今天也親臨參與研習,顯示大家非常期待能夠學習到如何透過展場布置,以深入淺出方式,引領會眾來發現慈濟,進而走入慈濟菩薩道。

任教於交通大學環工所與工研院的慈濟志工周珊珊,因參與臺北花博展與工研院「科技與創新展」等因緣,而與設計總監黃怡儒先生結緣。農經系畢業的黃怡儒,從小即對藝術喜好與 高敏感度,海外深造回國後,就在2004年創業設立專業工作室,開始承接國內外各項展場設計,作品也屢獲國際間的肯定。

如何讓空間說故事,黃怡儒藉由創作分享「敘述空間」。例如2013年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乾隆文物展「乾隆潮」,運用聲光影音三D立體,生動活潑有趣互動方式呈現,讓人感受 文物不再是生硬冷酷的靜態,而能吸引不同年齡階層的觀眾。

而在工研院的「科技與創新」展覽中,述說自從1974年開始,臺灣科技產業的發展歷史軌跡,讓科技也能貼近參訪民眾的生活。至於2010年臺北國際花博展十三個展場中,唯 一沒有真花卻能造成轟動的「夢想館」,也是黃怡儒及團隊的傑作,運用多元材料,結合燈光影音虛擬實境,吸引著數百萬位參觀民眾的目光。

「展場可以充分運用最新高科技設計,與結合各種不同媒材,但是展覽所要對外傳達的意念,最後仍然要回歸到對人關懷的本質。」黃怡儒特別提醒,雖然科技不斷創新,可以利用各 種不同創作材料,概念也可以不斷啟發,但是一切仍然要以人為思考的主軸。

◎「塑」「雕」加減法

有別於黃怡儒總監的創新與科技概念,志工陳勝隆分享的「綠色創意與拼湊藝術」,充分使用資源回收的棧板、木材、陶瓷與玻璃;甚至是家裡遺棄的鍋碗瓢盆等器皿,拼湊出深具佛 法意象的裝飾。透過作品分享,讓學員了解他的創作理念。

一個「慈濟五十周年」作品,以菩提葉為底座,底座的六個支柱代表菩薩要經歷六度萬行;以救生圈作為時鐘的外環,呈現慈濟人救拔眾生、脫離苦海的使命,而鐘面上慈悲喜捨與八 個腳印,述說慈濟精神與四大志業八大法印。

環保創意也隨順因緣,讓陳順隆有時先有概念,再尋找適合的材料進行創作;有時則是先發現可用的材料,再來思考如何呈現。至於每件創作時間不一,不預設結果,材料的裁切過程 也偶有意外驚喜發現。

「因為雕是減法,而塑是以加法堆疊。」陳順隆說明自己的作品是木塑,而不是木雕。「雕」的過程出錯,則整個作品必須一切從頭開始;而利用堆疊方式,則可以在錯誤部分重新再 來一次,充分展現慈濟人惜福愛物的善念。

專案分享外,學員分組討論時間,針對「氣候變遷、水資源利用、與地球共生息以及環境之美化與綠化」等議題,進行腦力激盪,期待以集思廣益方式,將來落實在社區的展覽中。

◎人文關懷 核心價值

總結成員的意見,部分小組已經凝聚出部分雛形,而部分小組則有不同的見解。「布展的重點,首先要了解參訪者希望能夠看到什麼。所以要自我先行放空,無需強調要如何去呈現, 而是以觀眾的立場去構思展場,貼近對方的需求,讓人受到感動,才能進一步激勵他們繼續行動。」代表第二組的學員王怡文分享小組的共識。

科技日新月異,藉由創新概念的導入,開啟學員的視野,但誠如黃怡儒先生所強調,無論科技如何創新,人文關懷才是展場設計的核心價值,也為今日的課程做了最佳的詮釋。

圖左 : 慈濟志工講師陳勝隆分享「綠色創意與拼湊藝術」。[攝影者:陳忠華]
圖右 : 學員在身心寬暢時間,細細欣賞慈濟志工陳勝隆的作品。[攝影者:王有祿]

圖左 : 慈濟即將邁入五十周年之際,北區人文真善美團隊籌畫「2014年慈濟北區展場創意與科技研習」課程,透過社區布展接引更多人間菩薩。[攝影者:陳明清]
圖右 : 「2014年慈濟北區展場創意與科技研習」共有一百九十位具有展場規劃、傳播、行銷企劃、多媒體、影音創作、程式設計、土木水電工程與文字、圖像等一百九十位專業技能的學員參與。[攝影者:白崑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