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5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彰化 覺悟苦源 行善造福滅苦

覺悟苦源 行善造福滅苦

E-mail 列印
昨日(9/21)鳳凰颱風輕擺裙尾,在南部灑下豐沛雨量,連帶彰化靜思堂三樓視聽教室的讀書會,不再感覺那麼悶熱,(9/22)花壇、福興、秀水區五十五位志工們,還有一 位貴賓是定居加拿大回來的邱玉婷師姊,也把握機會精進聞法,因為人身難得,佛法難聞。

學佛有循序漸進的法門,佛陀的教法是以「三十七助道品」作為修行的基礎,所以我們必須先認識自己的生理與心理,而『四念處』的內容即在於此。

◎覺悟苦源 解開苦因

由法繹志工何珮栩導讀,進入四念處-觀受是苦:「人生嘆苦苦何在 親身入苦去感受 用心來觀受是苦 才能了解何謂苦 浮生如夢可成真 苦樂憂欣總是幻 情與無情同有受 無 不在於感受中 」

人生在世,處處可以聽到人們喊苦,若世間沒有苦,則永遠不會有佛出現在人間,過去的人雖然知道人生是苦,但是不知苦源何在,也說不出苦的各種名稱,更無法分析苦因,直到釋 迦牟尼佛覺悟苦的源頭,並解開苦因,才以這分超越凡夫的智慧對大眾說法。

◎隨化處緣不染污

「娑婆世界哪裡是清淨的呢?大家常認為觀光區最美、最清淨。其實,愈美的觀光區可能愈骯髒。但是,有些地方在一般人心裡,原本認為是會傳播病菌的環境,偏偏那裡才是真正的 人間淨土喔!」珮栩問師兄師姊後又說道。

我們現在來看短片播放,這是「樂生療養院」,也是一般人士認為不太好的地方那是一所痲瘋病院,從日據時代開始,病人就與外界隔絕,大家不敢靠近那裡,怕被他們傳染。

但證嚴上人說:「那裡是現在社會最清淨、美好的地方,也是菩薩的一方淨土。」

宋金緣老菩薩眼盲心不盲,人老心不老,貌醜心不醜,身病心不病,塵煩心不煩;是位樂天知命,心智圓徹,大慈大悲的長者。

她的眼晴雖然已看不到,五官被痲瘋病菌侵蝕得面目全非,手腳也不靈活,但是她卻有一分澄澈的智慧。我們所看的經典是白紙黒字印在書上,而她的經典則是記在自己的腦海中。

◎朵朵心蓮綻放樂生院

宋老菩薩發心喜捨的故事,早在慈濟世界中廣為傳誦,她「賣心蓮」為慈濟醫院募集建院基金的義舉,不知感動多少鐵石心腸的人。

「宋老菩薩能,我們為什麼不能?」大家都這樣自問。於是朵朵心蓮就在許多人的心中綻放了。

上人說 :「當我們開始籌建慈濟醫院時,他們反而幫忙募款。為了響應蓋醫院,他們每個月拿到錢,第一件事就是將要參加慈濟的會費捐出來,其餘才做生活費用;甚至他們還在院 內呼籲賣『心蓮』,那時一朵心蓮一萬元,有的人以分期付款方式,完成個人一萬元的心蓮,共募集了一、二百朵的心蓮,他們每個人的心就朵朵心蓮一般,出淤泥而不染。」

◎人生若坎坷 就要多行善事

志工李寶珠她也分享自己如何從苦受中解脫出來:「二十多年前有一天帶孩子上幼稚園,順路到附近的媽祖廟,祈求媽祖幫忙先生找個固定的工作,走在路上無意中聽到一句話:『一 個人的人生若坎坷,就要多行善事』,感覺這句話好似說給我聽的一樣,就把它牢牢記在心裡。」

寶珠的先生當時從事建築業,工作正常營運時收入頗豐,每個月也會給不少生活費用,日子算是好過,但因工作關係結交一些好賭朋友,每一出門就好些天才回家,工作也漸漸少了, 甚至沒了工作,還欠人大筆的賭債。

先生很少回家,但意想不到的有一天竟然帶了同居女人回來,心中的怨、恨、苦,真的無法形容,當時孩子還小自己也沒有工作,生活頓時失去依靠,房租費籌不出來,連三餐溫飽也 有問題。

「有幾次先生的債主找上門來,本來一副兇神惡煞的樣子,但每次來看到餐桌上幾乎沒有什麼可吃的,因而心生憐憫,還拿了一些錢給我。」寶珠幽幽說著當時的情形。

後來認識資深委員蕭秀蓉,師姊邀我每月的第二個星期日一起到花壇中正路的環保場做環保,自己也很認真的投入,除了白天到工廠工作,下班之後又到鄰居的四色牌工廠把回收物品 載到環保場。

◎菩薩安排 造福的好因緣

後來因先生外緣不斷,終於2003年離婚搬到現在的租屋處,很巧的是慈濟花壇環保場,同年也從中正路搬至明德街,離租屋處很近,覺得這是菩薩安排給我造福的好因緣,也因為 那一句「人生若坎坷就要多行善事」,一直提醒著我,所以今後更要好好把握因緣認真造福。

從當初所發的好願從未改變,每天雖然在工廠上了一天的班,回到家就隨便吃個晚餐或一些東西,便急著趕到附近環保場「加班」。

二十多年了,寶珠在環保志工的這塊福田勤耕,不論節慶假日、不論刮風下雨、不論寒冬炎夏,更不會因人我是非而阻擋寶珠行善的信念,寶珠也因有了上人的法,有法水滋潤心開運 轉,她說:「既然過去生歡喜做,今生就要甘願受,吃苦了苦,苦盡甘來再造福。」

◎苦樂都是心靈的感受

人若是心不滿足,即使住高樓華廈、開名車、穿金戴銀,天天山珍海味,享盡人間富貴一樣覺得不滿意,不快樂,仍然有心靈空虛之苦。

有的人知足常樂,雖然物質缺乏環境惡劣,但心胸平靜寬廣,即使是一草一木一花也是美景春光。

苦是一種感受,唯有親身處於苦的環境,才能了解何謂苦,好好用心觀察,世間的人我是非苦樂,無不在於個人感受,若能看得開,則不會有太痛苦的感受,因為喜怒哀樂都是心靈的 感受。

佛陀所說的法「四念處」,是讓我們知道苦是由人心見解不同等種種原因聚集而來,若能深入體悟並將佛法運用在日常生活中,滅除「苦」的來源,覺悟「道」理,在人間展開無私大 愛,社會自然祥和平安美好。



圖左 : 法繹志工何珮栩,在講解佛陀為眾生所開示,人生苦源何來,如何滅除苦因。[攝影者:許清山]
圖右 : 知心相契時間,題目是:當利益眾生與叢林規矩衝突,會做何選擇,花壇志工們,大家很踴躍分享自身的想法。[攝影者:許清山]

圖左 : 遠從加拿大回來的邱玉婷師姊(圖右一),也很用心的跟著學手語。[攝影者:許清山]
圖右 : 師兄們正在比妙音的 : 人生歎苦 苦何在,這是苦的手勢。[攝影者:許清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