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23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桃園 原來南非離臺灣並不遠

原來南非離臺灣並不遠

E-mail 列印
非洲與臺灣距離多遠?很遠,橫跨了六個時區呢!但二個國家卻曾經同樣有種被稱為「黑色病」的疾病,更同樣有著滿瀤愛心的付出無所求者。9月20日靜思書軒中壢園區店有場不 一樣的心靈講座,慈濟人文志業中心中文期刊部編撰凃心怡小姐應邀前來,帶領大家跨越時空,作一趟不一樣的南非洲之旅,看看南非與臺灣,有著怎樣相同的際遇。

「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1950年代末期,臺灣嘉南沿海發生的烏腳病?我的家鄉北門也難逃一劫,許多人因染病而截肢、而疼痛難當,所幸數年後得到控制,甚至絕跡。在南非也 有一種黑色病叫愛滋病,這種後天免疾缺乏症候群的疾病,此刻仍在狂熱地蔓延著,許多婦女更因性暴力而染病。」出生於北門的心怡常聽老一輩的人提起烏腳病的可怕,而當她旅行 南非竟遇上這股可怕的黑潮……。

在臺灣,烏腳病被視為是一種陰症;在非洲,愛滋病亦被當地人堅信是被下咒的疾病。由於許多不正確的傳聞、性暴力的氾濫,加上貧窮,致使染病的人數急劇增加。而沒錢買藥治 病,不論在當年的臺灣或現在的南非都有著相同的無奈,尤其南非愛滋病人口比例最高的省分,平均壽命只有50歲。

臺灣當年幸好有回故鄉服務的王金河醫師,與孫理蓮宣教士、謝緯醫師三人組成的烏腳病鐵三角:孫理蓮在北門設立免費診所,由王金河為病人看診,謝緯則為病患開刀截肢。

而在南非則有一群祖魯族婦女,幫助愛滋病患,她們是潘明水的朋友。既是台商也是慈濟志工的潘明水,一開始帶著祖魯族的朋友,到一位愛滋病患者家關懷,當他跨進門檻時,祖魯 族的朋友都停留在外面,不敢進去。而當她們見到潘明水坦然地走到床前並擁抱病患時,內心非常震撼,卻也因此受感動而跨越恐懼,加入關懷愛滋病患的行列,並且成為慈濟志工。

「我在南非採訪一位愛滋患者,當她擁抱我時,我的四肢是僵硬的,因為我內心仍有些恐懼、擔心……」心怡分享她第一次接觸愛滋病患的情況,同樣因對愛滋病的不了解與負面傳 聞,致使與他們產生隔閡,但在了解之後就不覺得可怕了。

心怡的分享,拉近了臺灣與南非的距離,此次心靈講座吸引了三十四位社區民罛參加,在聽完心怡的分享後,大家彷彿身歷其境地有了一趟南非之旅。

聽完涂心怡的分享,會眾鍾悅琳感動地說:「涂小姐好像帶著我們走進非洲的大草原,見識了草原上發生的種種故事,這些故事與四、五十年前的臺灣是多麼接近,我們真的要感恩目 前富足、安定的生活。」鍾悅琳表示女兒目前就讀國小六年級,回去以後想建議女兒的導師在班上辦個讀書會,閱讀心怡所寫的《來自非洲的33封信》,讓他們知道見苦知福,懂得 珍惜眼前的幸福。

第一次參與心靈講座的鄭美惠也分享她的收穫:「涂心怡寫了《來自非洲的33封信》是要送給她的媽媽,很感動她對媽媽的那份孝心,送給母親這麼棒的禮物。」美惠也體會到原來 臺灣與非洲有許多相像之處,尤其經心怡這麼一介紹,不但拉近臺灣和非洲間的距離,而且更能體會人種雖然不同,但內心的慈悲是一樣的;尤其能有一群胸懷大愛的人,去幫助南非 罹病的苦難眾生,令她非常欽佩。

心怡的分享,讓參與此場心靈講座的民眾,體會到要懂得知足,學習看到自己所擁有的,就會發現自己很富足;也讓大家了解到人與人之間只要胸懷大愛、互相幫助,即使遠如跨越六 個時區的南非也是天涯若比鄰。

圖左 : 書軒代表致贈小禮物,感恩涂心怡的精湛分享。[攝影者:吳烈坤]
圖右 : 大家一起祈求天下無災無難。[攝影者:吳烈坤]
圖 : 涂心怡為請購書者簽名留念。[攝影者:吳烈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