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1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彰化 新發意菩薩尋根行譜心曲

新發意菩薩尋根行譜心曲

E-mail 列印
「2014中彰區培訓委員慈誠尋根暨精神研習會」於10月24-26日回到花蓮尋根,24日學員們搭乘火車於中午抵達花蓮。隊伍浩蕩長的學員們腳踩花蓮的地,頭頂著花蓮的 雲,步行回花蓮静思堂。

第一天的課精彩,安排由靜思精舍德慈師父分享「回首當年」走過篳路藍縷艱辛路,德勷師父介紹「法脈宗門」,德寋師父分享「慈濟人後盾、靜思勤行道」。晚上有德浩師父分享 「法音宣流繞全球」介紹證嚴上人利用科技將法音傳遍全球,緊接著「反觀自性」由精舍師父帶領拜懺,沈澱心靈。

第二天天未亮,學員披星戴月,由黑暗走向恬靜光明的心靈故鄉,長住師父帶領精舍尋禮,過午參訪大學和志業博覽會尋禮,再介紹慈濟人內修外行的十戒,晚上飲一杯智慧的法水, 讓學員潤漬智慧法水。

第三天最期待的時刻-皈依,長住師父再次精進儀軌叮嚀,禮拜〈法華經序〉後,恭請上人為學員皈依。「傳承法脈心相繫、宏揚宗門志不移、慈濟因緣會珍惜、静思法髓無量義、吾 等弟子當謹記、敬請上人莫憂慮」學員接受三皈依,唱頌「立願文」,使命、因緣、法髓參著淚水……。

◎有願就有力 回歸心靈故鄉

此次研習會工作人員和學員總計有九百五十四人,學員都帶著尋寶的想法。「我最喜歡飲用四神湯『知足、感恩、善解、包容』它讓我的人生愈來愈順利、愈來愈美好。」吳文平說出 了他的法喜。

吳文平是越南華僑,看到台灣九二一地震時的災區,就對慈濟產生了很好的印象。2007年在越南接觸到慈濟人後,就常參與慈濟的活動,2008年回台灣花蓮尋根見到心靈故鄉 之後,非常的法喜,因此就有了回台灣定居的想法。

2010年回台灣,定居在彰化縣和美鎮,他積極的參與社區的活動。靜思語:「對的事做就對了!」這句話對他的影響很大,讓他更加的勇猛精進。

這幾年災難偏多,災難發生時,藍天白雲的身影,總是在第一時間到達災難現場,膚慰災民。這些畫面令他非常的感動,見苦之福後讓他發心立願參加培訓。這次回到心靈故鄉尋根, 看到師父們的菩薩身體,希望自己可以發揮生命的良能,菩薩道上能利益群生。

◎精進聞法 法入心法入行

「我覺得參加培訓後,我學習到感恩尊重愛,任何事會先關注在自己的身上,不會像以前一樣,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跟人的互動更加的融洽了,我與婆婆的感情也愈好了。」柯文 鶯說出她的感動。

以前的她很執著,常常在人我是非之中糾葛。接觸慈濟後,參與讀書會共修,精進聞法深入經文後,讓她明白了更多的道理。靜思語:「感恩尊重愛」它讓柯文鶯深刻的瞭解到,唯有 「時時感恩、處處感恩」才能化解人與人之間的摩擦。

「內修誠正信實,外行慈悲喜捨」培訓時深入慈濟的活動,讓柯文鶯更加地體會慈濟的人文及菩薩道的心地風光。她期許自己邊做慈濟邊改習氣,培訓後更要勤修「六度波羅蜜」。

◎夫妻同修 菩薩道上攜手向前

潘光照及林秀蓉夫妻同修,今年一起參加培訓。

「我最喜歡在環保場做資源回收,因為清淨在源頭,更是愛護地球的一種方式。」潘光照藉由環保場的工作,讓他改變了人生觀,現在更加的包容。精進他不讓時間空過,更是把握因 緣常常參與醫療志工。

林秀蓉本身是醫院上班,繁忙的工作常讓她很疲累。她覺得做環保專心分類是一種禪定可以靜心。慈濟的人文更是讓她非常的喜歡,因此發願培訓,這次更是抱著取經的心回來取法, 期許自己能充電滿滿,蓄勢待發。

◎時間不等人 亮麗人生不留白

楊國華因為太太及孩子參加慈少班的因緣接觸到慈濟,更因為參加「生命美學」的課程聽到很多感人的故事及生活化的分享,覺得慈濟這個大家庭很美。進而與太太一同培訓「社區志 工」。

因為身體的行動不方便,原本對慈誠隊的培訓充滿掙扎,但是靜思語說:「生命的長度雖然無法改變,但是可以增加生命的寬度」加上資深師兄鼓勵「時間不等人,生命不要留白」, 進而下定決心培訓。

他期盼能夠發揮自己「電腦編排的專長」多多的為團體付出,也希望能夠在電子書的教學方面,能夠發揮所長。

◎愛與關懷啟動善能量

「我是因為爸爸往生時,看到很多慈濟人前來助念,讓我很感動……」┘柯文揚說出了他的感動。 因為自己很喜歡佛法,因此接觸到慈濟的法以後就非常的法喜。透過參與慈濟的活動,信解行證佛法經典,更因為深入佛法後,法入心法入行,與今年一同培訓的姊姊柯文鶯觀念更加 契合更有共識,家人們的相處更加融洽了。

最喜歡上人的「普天三無」,也希望自己能夠有正知正見,早日做到。

這次走路回精舍巡禮,從黑暗走到黎明,就像自己以前無明到現在,回首來時路,也體會到上人及師父們篳路藍縷艱辛的時光,感覺到自己做慈濟真的很幸福。

「生命是一生一世的,慧命是生生世世的」精舍巡禮時,德安師父的法語鼓勵大家:「齋戒、晨起薰法香、常發好願……」這讓他更加的發心立願,菩薩道上精進往前。

◎智慧畫筆 勾勒心靈

「我的心引導我一個正確的方向,心定了能感恩所有因緣顯現;心靜了能知足減少貪瞋癡;心軟了能善解所有意見的不合;心寬能包容所有的人我是非。期待師傅的智慧畫筆,能勾勒 我的心靈。」學員張馨月微微地笑著分享。

上過德慈師父─「回首當年」的課程後,才完全了解為什麼慈濟人這麼敬愛上人。師徒七人寄居人下的貧困生活,上人不改其志自力更生之餘,還要救助貧苦的人,並且鼓勵弟子們要 有所犧牲,吃得苦,日後才能有自己安住的地方。

「透過德慈師父分享,我才明白建築精舍主堂的費用,都是向銀行貸款、分期償還。上人不受供養,但是『咱的厝咱自己起』(意為自己的房子自己蓋),所以才有眾多師兄姊絡繹不 絕回花蓮『起厝』(意為參與主堂的建築)。」

皈依後,張馨月發下好願:「期許自己修得更好,持心寬念純的心,努力做慈濟。」

◎慧從善解得自在

職志合一的施傑欣於2000年受證慈誠,滑動他的眼珠說:「我會參與委員培訓是因為響應提倡電子書。」

上人期待電子功能能取代傳統紙本功德簿,提倡環保已二十幾年,每年紙本功德簿需消耗許多紙漿,紙本功德簿需保存十年,耗費許多人力,為的是方便國稅局備查,加上個資法上 路,紙本功德簿容易外洩,電子書比較不會有這方面的問題,最主要上人全面提倡電子書,身為靜思第一代弟子,上人要做的事弟子做。

「常聽上人開示要弟子們以和供養,我深深體會我們應該多用淨思的產品,因為精舍是慈濟人的家,是慈濟人的後盾。每次回精舍就像充電,今後會繼續努力做一個職志合一的志工, 用心當下。」施傑欣期許自己未來更加精進。

◎把握當下 恆持剎那

「我每天勳法香 ,除非我到國外去找女兒;這一年參加慈濟培訓課程,終也找到歸依處,雖然身體硬朗還可工作,但年紀大了,沒人要;但至少慈濟有許多平台讓我走,這一年我做 過環保、香積、福田、醫院志工、后里簡易屋。」找到心靈歸依處,臉上泛發慈祥,六十八歲的潘珠吟,簡單敘述她的一年培訓歷程。

「年紀大了,既然慈濟收留我,又有許多路給我走,更有許多法親的陪伴,未來我會更努力去做。」潘珠吟期許她的未來。

◎踏出一步 開始進步

今年七十一歲的洪素哖,小時候被領養,養父家家境困頓,無法供她念書。十一年前她很想參與慈濟的環保,不識字不知所從,後來兒子寫了她家的地址和電話,素哖把電話交給環保 負責人可以聯繫她,環保志工開始帶她作。

今年兒子鼓勵她培訓,兒子告訴她:妳不踏出一步,就不會進步。銀白髮的素哖說:「我的作業心得是兒子幫我寫的,兒子會告訴我書的內容。」

有感自己年紀大了,素哖說:「我已做了十一年了,未來不知道還有十一年嗎?要把握當下真的要趕快做啊!」

時光飛逝,三天的尋根活動圓滿結束,每個人都有滿滿的收穫,揮別心靈故鄉,帶著滿滿的法喜和堅定的道心,期許回到社區發揮更大的功能。

圖左 : 學佛行儀落實於生活中,學員念佛進齋堂。[攝影者:黃宗保]
圖右 : 職志合一的施傑欣,參與委員培訓是因為響應提倡電子書,他說:身為靜思第一代弟子,上人要做的事弟子做,我們要以和供養。[攝影者:黃宗保]

圖左 : 柯文洋在台上演繹手語,看到上人坐在台下,內心激動不已,覺得這是百千萬劫難遭遇的機會。[攝影者:黃宗保]
圖右 : 和美區林張鳳珠分享培訓的心路歷程,以及上人法語讓她轉念,度過生命低潮。[攝影者:黃宗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