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20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馬來西亞 馬六甲分會 獎助學金推動小組 愛與關懷不打烊

獎助學金推動小組 愛與關懷不打烊

E-mail 列印
「感恩證嚴上人的智慧,我看到社區化的力量展現。」志工們高效率地完成「慈濟獎助學金」初訪作業,讓志工石汶樺相當開心。開心地說。烈陽下,揮灑著汗水,志工逐家逐戶走訪 慈濟獎助學金申請者的家,對於學生和家人的關懷不曾間斷。學生獲獎的肯定,對於社區志工無疑是最大的鼓舞。

「慈濟獎助學金」與一般的獎學金有別,它並非單純地著重於課業上的成績,而是以培養孩子們良好的品性為基礎;也不是提出申請後,漠不關心地任憑孩子發展,而是能掌握他們的 狀況。此這也意謂著涵其背後需要擁有強而有力的資源,而一群辛勤付出,努力不懈的慈濟志工正是大家堅強的後盾。為此堅強的後盾。

慈濟馬六甲分會推行慈濟獎助學金,由2012年至今已邁入第三個年頭,面對社區內申請者如慈濟的照顧戶、貧困家庭或是學校內的弱勢族群等,該如何去評估、家訪、篩選、陪 伴、輔導等,一再考驗志工們的智慧。

◎ 貼心規劃 展現團隊力量

隨著經驗的累積與檢討,今年晉巷社區有了不一樣的運作方式。該地區因為幅員廣大,慈濟照顧戶、前照顧戶,以及透過學校發現其他的家庭成員也需要幫助者,總共有六十七位學 生,再加上當地學校的推薦人數,約有二百位學生提出申請。為了能有效地執行獎助學金計劃,特地於今年4月成立「獎助學金推動小組」,由志工張木水和石汶樺兩人負責,再由訪 視經驗豐富的志工李秋憶陪伴和關心。

有鑑於往年耗費許多的時間和人力,於申請者的家訪評估作業上,不僅志工身心俱疲,社區也無法正確地掌握每個申請個案的狀況。針對以上的缺點,志工張木水和石汶樺特別用心規 劃,縮小每組所負責的家訪區域範圍,朝向更精簡的社區化,由鄰近的志工負責家訪附近的申請者,節省交通往返時間並提升效率。志工張木水心得分享說:「今年推動小組是大家統 一的窗口,因此團隊能清楚地掌握個案的動向,志工也更具有責任感。」

才搬至晉巷社區就自願承擔的志工石汶樺,讓志工張木水對其用心和負責的態度稱讚有加。兩人針對透過學校申請獎助學生的孩子,一份一份檢閱資料,如有資料不齊全的個案,例如 沒有填寫電話、住址等,志工石汶樺會透過學校管道或同班申請者去詢問電話,務必在交給各小組前,確認每份資料完整無誤,減少志工的困擾與不便,讓家訪過程能更順利。

一心想以簡單的方法,來節省大家時間的志工石汶樺說:「只是舉手之勞,木水也很有經驗的帶領,我的時間比較彈性,所以我能做就盡量做。」雖然申請者眾多,但今年社區卻高效 率地完成初訪作業,以及獎助學金個案整年的關懷所需的人力和時間的調配,不再是最大的挑戰,在在顯示團隊的力量。志工石汶樺開心地說:「感恩證嚴上人的智慧,我看到社區化 的力量展現。」

◎ 關懷不間斷 孩子的教育不能等

任訪視志工多年的李秋憶,對於晉巷社區內的慈濟照顧戶了若指掌外,對於已經結案的前照顧戶更是關懷不曾間斷,主動安排獎助學金的申請。她說:「我們一路陪伴他們成長,雖然 現在生活不需要慈濟的協助,但屬於弱勢族群的他們,開學對於家庭仍是一筆很大的費用。不是結案就『拜拜』,盡量去幫助他們,也讓父母親知道慈濟還是一直在關心他們。」李秋 憶強調至少要有中學五年級以上的文憑,才能在社會上立足,因此對於孩子的教育,她盡力而為去幫助。開學前她也會特別去關懷這些前照顧戶,了解他們是否有需要其他的協助。

對於推行三年的獎助學金計劃,志工李秋憶心裡始終有一個目標:「我要看到大家都達到一個標準以上,不管是學業、品德、家庭方面等。」為了鼓勵孩子能向上,她用心地安排獎 項,請學業成績不太理想的孩子,申請「學業進步獎」;對於親子關係疏遠的孩子,請他們申請「孝悌獎」。每個月關心孩子們的近況,鼓勵他們往目標前進。

就讀僑民華小的姊弟葉麗婷和葉進賢,對於志工李秋憶無微不至的關懷,讓他們倆有無限的感恩。姊姊葉麗婷說:「她外表很嚴肅,但其實心地很好,很會幫人。不只是生活上的關 心,連婆婆(指兩姊弟的阿嬤)跌倒需要醫藥費,她也會幫忙,那段時間她還送食物給我們。」她滿懷欣喜地表示能獲得學業進步獎,一切都要感激志工李秋憶主動協助她申請獎助學 金,以及一直陪伴與鼓勵。

葉麗婷也表達內心的願望,希望於明天的大馬教育文憑考試(SPM)拿下漂亮的成績來感謝志工李秋憶。弟弟葉進賢害羞地說:「我獲得三年的孝悌獎,現在比較孝順了。」對於志 工李秋憶總是提醒她要多照顧婆婆和分擔媽媽的家務,他也謹記在心。

◎ 用愛用心來灌溉 點滴入心迎蛻變

在慈濟志工成立的獎助學金推動小組中,有成加入團為來自慈濟大專青年聯誼會的成員(簡稱:慈青)也為照顧戶孩子們付出許多。就如每個星期一至二次,慈青們為照顧戶鄒沐蓉與 鄒松廷姊弟,進行課業輔導近一年。由於家庭因素,導致姊弟倆個性內向,每當慈青詢問是否有家庭作業時,答案總是千篇一律——姊姊永遠只有數學作業、弟弟永遠只有華語功課。 這也讓課輔的慈青們很納悶,看著沉甸甸的書包,慈青們而靈機一動,藉由協助整理書包為由,檢閱他們的書本才發現,原來他們只要不喜歡的科目就不做功課,導致老師常會在簿子 上畫個大圈以示提醒。慈青對他們說:「改天你不會的功課就拿出來,我們一起想辦法做。」

剛升中學的姊姊鄒沐蓉,校內的全部科目從華文轉為以馬來文教導,導致她學習上遇到障礙,慈青學長陳加萍了解後,主動幫忙逐字翻譯課本的內容,並解釋重點。為了不讓她養成依 賴心,逐漸由慈青口述引導她自己動手撰寫,以加深記憶。姊姊鄒沐蓉以前個性懶散,總是抱持著逃避和被動式的學習態度,經過慈青用心的輔導,至今培養出自動自發的學習精神, 遇到不會的馬來文詞彙,她會查字典或是詢問。慈青也舉例說:「課輔日的前一天,她會提前溫習功課找出不懂的部分,隔日再詢問我們。」今年獲得品德獎的她,由於個性上的轉 變,不僅是提升她的學習能力,也讓她於學校結交到多位朋友。

就讀六年級的弟弟鄒松廷,今年獲得學業進步獎,由於他有學習遲緩的困擾,學習上會比一般人吃力許多。往往五個單字,慈青需要花上一個小時的時間,一直重複教導,直至第二個 小時持續練習,才會看到成效。雖然進步緩慢,但慈青看到弟弟鄒松廷打破零分的成績,慈青們感到則欣喜不已。

另外,原本個性內向不喜愛打招呼的他,經過一個月的互動,終於主動跟慈青對話。至後期更為熟悉後,他會跟慈青分享於學校面對的狀況,例如同學的排斥,老師的忽略等個人內心 話。現在每當結束課輔,姊弟倆會一直於陽台臺上揮手道再見,直至慈青的身影逐漸遠去,消失於眼前為止。

「教育不能等,再苦再窮也不能荒廢孩子的教育。」志工們秉持著此信念,不斷地去實踐。即使獎助學金申請者眾多,志工人力、經驗、時間等因素考驗不斷,但大家憑藉一顆炙熱的 心,用心檢討、改進,使點滴力量源遠流長,讓愛與關懷不打烊。

圖左 : 對於推行三年的獎助學金計劃,志工李秋憶(右一)心裡始終有一個目標:「我要看到大家都達到一個標準以上,不管是學業、品德、家庭方面等。」[攝影者:黃文福]
圖右 : 為了能有效地執行獎助學金計劃,晉巷社區特地於今年4月成立「獎助學金推動小組」,由志工張木水(右二)和石汶樺(右一)兩人負責。[攝影者:黃文福]

圖左 : 在經過家訪、篩選、輔導等作業後,今年10月初,慈濟志工齊聚進行獎助學金申請的總審。[攝影者:黃淑華]
圖右 : 慈青為鄒沐蓉與鄒松廷姊弟進行課輔近一年。兩姊弟有進步,慈青們也與有榮焉。圖為慈青學長陳加萍及陳珈惠與兩姐弟互動,恭喜他們獲獎。[攝影者:李經志]
圖 : 志工李秋憶(左)對葉麗婷和葉進賢兩姊弟照顧有加,姊姊麗婷更期待能在大馬教育文憑考試拿下漂亮的成績來感謝她。[攝影者:郭巧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