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1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新加坡 腦力激盪 挑戰不可能的任務

腦力激盪 挑戰不可能的任務

E-mail 列印
「今天是什麼日子,觀音聖誕嗎?怎麽多了這麽多拿相機的志工?」前來新加坡慈濟義診中心複診的患者許潲端,好奇地問道。許女士說,她每月需請慈濟志工安排返往交通到義診中 心看診,見到今天(10/12)人特別多,心想或許是因為上個週末是穆斯林慶祝哈芝節,義診中心歇業,所以病患比往常多。

候診廳門庭若市,非常熱鬧。除了正在等候看診的病患、醫護人員和關懷組志工,最令引人矚目的是一群手執筆或相機,進行人文真善美實作的學員。負責攝影的學員,一會兒從高處 取景,一會兒蹲下,或是九十度彎腰,穿梭在人群中,拍下一個個感人的畫面。

◎ 蒐集資料 事前準備

2014年新加坡人文真善美實務進階課程在10月1進入第三天。爲了讓學員結合靜態課程所學2日已的理論和實務,一百多名學員分爲二十一組,到各個定點進行採訪實作,包括 了社區環保點、義診中心服務、慈善個案等等記錄。

出勤前一晚,學員們在靜思堂的多功能教室進行編採討論,從文稿到畫面,一一作出規劃和分工。來自臺灣的六位講師,也分組陪伴學員們,不時提供建議和指點,並叮嚀出勤的人文 禮儀。

第十三組領隊符采君與第十七組領隊戴佳璧,分別帶領四名學員,被分配出班到慈濟義診中心,負責記錄週末上午的義診活動,以及人醫會值勤付出的點點滴滴,而另一組學員則側記 他們的出勤過程。

「這次採訪的對象不同,以往採訪的是我比較熟悉的慈青,我沒有採訪人醫會(TIMA)的經驗。」第十七組領隊戴佳璧,也是慈青人文真善美組長。他在2009年開始承筆耕志 工,參與過訪視、環保、義賣會等活動記錄,所報導的大藏經超過二十篇。儘管如此,首次採訪人醫會對他來說是新的挑戰。於是他請組員——中醫師周蕙芳和牙醫師鄧國榮,向義診 中心團隊接洽,索取人醫會值班名單,然後上網搜尋資料,瞭解醫護成員的背景資料。透過編採討論,他們鎖定了三名採訪目標——黃美雲醫師、王慧雲中醫師和余紹香牙科護士長。

雖然一天內完成採訪和撰寫大藏經的挑戰不小,但兩組學員做足準備功夫,務必要達成任務。

◎ 採訪故事 溫馨體驗

「這個人物有拍到照片嗎?」兩組共四名攝影學員,不時被筆耕學員緊張地詢問,擔心圖文不能合一。

寫到,就要拍到,其中仰賴的不僅是「眼到、耳到、心到」,還有團隊默契。在實作採訪過程中,學員們經常聚在一角,低聲討論,踫到「寫不出、拍不到」的困難,馬上求助於全程 陪伴的講師曾美姬和詹進德。

「之前出勤都是到了活動現場就記錄。」曾記錄過慈善發放日和社區環保活動的學員王爗鸞,在參加了人文真善美實務進階課程後,才瞭解到事先搜集資料的重要性。

「這次實作,我以平常心來應對,以聊天的方式,活用兩天課程所學的訪問技巧,採訪病患,也期許自己吸收了臺灣講師團隊所教,並以所學的作爲寫文稿的指引方向。」王爗鸞説 道。

曾參與斯里蘭卡義診的學員李春美,深感承擔人文真善美功能團隊,可以走入別人的人生故事裏。儘管十三歲的女兒不巧生病,她還是堅持參與四天的課程,前兩天上課後,晚間十點 才回到家,無法陪伴正在生病的孩子,深感愧疚。

李春美喜歡與老人家互動,一個上午已採訪了幾位看診的阿公和阿嬤,嚴群阿嬤就是其中一人。「從訪談中,瞭解阿嬤是第一次來到義診中心看診,阿嬤雖然有點害羞,但是仍然樂意 接受採訪,並不急不緩一一回答。」最後李春美還陪伴著阿嬤,乘坐志工的車回家,採訪的同時給予撫慰關懷。

◎ 多重角色 樂在學習

在空間有限的義診中心裏,既不能干擾義診動線,也要顧及病患的心情。第一次出勤的中醫師周蕙芳直呼:「感覺壓力很大,因為我報名參加這次課程之前,以為只是來觀察其他學員 如何出勤與採訪,原來要自己進行採訪和寫大藏經!」

周蕙芳分享首次採訪的初體驗:「採訪分分秒秒都忙碌看診的黃美雲醫師,讓我學習到要耐心等待機會,抓緊時間問重點,還要時時提醒自己要善解與感恩。加入人文真善美不但能够 鍛煉文筆,過程中也對上人的法有更深一層的瞭解,可以與病人多分享。」

牙醫師鄧國榮對文史工作感興趣,報名參加了課程,但同時這天輪到他在義診中心值班。看診後,他放下牙科器材,拿起相機,為醫護團隊留下付出的身影。由於人多地方小,鄧國榮 或貼緊牆壁,或扭腰擡手,設法克服種種挑戰。講師曾美姬和詹進德也不時察看他的作品,無私地分享構圖美學、光圈快門的運用。

◎ 腦力激盪 挑戰實作

大約中午十二點,採訪勤務結束,六組學員也陸續從其它定點回到義診中心集合。

中心室內空間需作醫療志工的用餐場地,因此學員將八張小圓桌搬到中醫部旁邊的組屋底層,一字排開,準備進行後置作業了。大家既緊張又忐忑,全神貫注地盯著筆電,把握分秒埋 頭作業,希望能在晚間八點前呈交作業。

「你們寫到哪裏了,照片選好了嗎?」學員不時相互瞭解作業進度。領隊符采君說:「我們都是分工合作,三名筆耕專心負責大藏經,以人物故事的方式來報導,另外兩位攝影學員就 負責日誌簡報,也會相互幫忙。」

首次使用PPT製作日誌簡報的學員吳明君,認爲這是很好的學習經驗。她與程麗霞一起完成挑圖、圖説撰寫和簡報製作。篩選照片後,經講師曾美姬從旁指導,他們發現所挑選的活 動照片缺乏連貫性,因此一而再,再而三地更換了好幾次照片。

平日活動的交稿期限為三天,這天實作只有一天,對於學員來說並不簡單,所幸最後提交作業的時間延後到淩晨十二點,大家稍微鬆了一口氣,但仍用心地埋頭苦幹。經過一番腦力激 盪,結合了團隊的力量,九組學員都在有限時間內,完成各組一篇大藏經和一個日誌簡報的實作挑戰!

走在最前,做到最後,學員們都從這次實作中感受到,團隊合作,就能將感動人心的故事,以文字和照片留下來,有心就不難!

圖左 : 10月12日,新加坡人文真善美實務進階課程進入第三天,學員分組實作。從出勤前的編採會議,鎖定採訪目標、拍攝構圖、擬定訪綱,到後製的整理文稿、照片篩選、活動簡報製作等在一天内完成任務。[攝影者:楊淑元]
圖右 : 義診中心運作時間,室內空間顯得非常有限,學員們自行搬動桌椅到義診中心旁的組屋樓下,進入後製的緊張階段。[攝影者:張謀勝]

圖左 : 學員王燁鸞(左)把課堂上所學習到採訪技巧應用在實作當天,同時抱著平常心應對,以聊天的方式進行訪問。[攝影者:鄭伍雁]
圖右 : 實作出班的前一晚,二十一組學員分別在靜思堂的文化廳和多功能教室進行編採討論。[攝影者:鄭伍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