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0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美洲 美國 紐約分會 「紐約竹筒站」上街 鬧中靜寂傳法香

「紐約竹筒站」上街 鬧中靜寂傳法香

E-mail 列印
「薰法香之後,知道佛法這麼好,一定要用出來,還要傳給更多人。」慈濟志工一個簡單念頭,促成慈濟美國紐約分會志工9月即上街頭擺攤、推廣竹筒歲月精神。半個月過去,小小 竹筒攤在熙來攘往的法拉盛街頭,散發無聲說法的力量。

◎ 竹筒歲月 廣結善緣

慈濟竹筒攤設在華人密集的紐約法拉盛緬街鬧區,距離圖書館約一百公尺,此區綜攬商業、宗教、政治、保險等等各類團體,都搶在這精華地段、使出渾身解數散發傳單。紐約分會也 從眾隨緣、走入人群;為了人間菩薩招生、貼近每一位路人,志工想方設法提早佔個好位置,但是,慈濟設攤不大聲嚷嚷,而是安靜呈現人文,給人安定的感覺。

慈濟竹筒攤布置極為簡單,僅有一張三呎長、二呎寬的折疊桌,以及二張小折疊椅。桌上除了有幾個竹筒和寫有「菩薩招生、竹筒認養」的招牌,還有裝靜思語的玻璃器皿、一小盆 花、文宣品和靜思書籤等精緻結緣品。

桌子鋪藍色桌巾、兩位主要負責的志工身穿八正道委員服並頭戴藍色遮陽帽,遠遠看去一片藍,在五花十色的街景裡顯得特別素淨,路人經過,十之八九會瞄上一眼。

竹筒攤計畫才剛起步、還在測試階段,每週五、六、日早上九點三十分到中午十二點三十分,每天三小時定點結緣;志工王錦霞與周素滿是執行部隊的基本成員,「通常我們站在桌 旁,看路人往我們這裡看,如果不只看一眼、甚至還扭過頭來看,我們就開口問好。」問候過後,志工開始介紹竹筒歲月,並鼓勵認養竹筒天天發善念做好事。

「這竹筒賣嗎?」汲汲營營的路過民眾總以買賣看待人生,很多人見到精緻竹筒不免問上這麼一句。連日來的設攤經驗,志工有感而發,緣具者看到志工笑容和「菩薩招生」就心喜駐 足了解、有些半推半就;緣缺者聽了一臉木然轉身而去,即便如此,終究在心中種下善種,只待他日因緣來成就。

一位移民自中國遼寧的大漢朱先生說:「哦,這麼簡單就能做好事,我想要。」他歡喜認養竹筒。另有一位女士與志工談著談著便說:「我每天心有煩惱,心情不好,看到妳們卻好像 見到老朋友。」最後抽靜思籤,抽到「屋寬不如心寬」就像心中找到了解答。

來自馬來西亞的Karen請了竹筒,並隨即向來自中國的佛教徒趙女士說「竹筒歲月」的故事,趙女士聽了感動到肅然起敬,也認養竹筒。

◎ 點燃心燈 人間菩薩招生

有些人見到招牌,詢問「甚麼是菩薩?」原來做好事助人就能當菩薩!這樣的答案讓人充滿希望。攤位正好擺在一家商店前,店裡一位女店員觀察許久後跑出來,問:「我也能認養 嗎?」有位黑人在攤位開張第一天路過只望一眼,隔天便停下來聽志工介紹慈濟,態度轉變了,到了第三天,甚至投錢到竹筒裡。

有一次,一位小兒麻痺症拄拐杖的先生在竹筒攤前來回走好幾次,雖然神情有些緊繃,志工周素滿仍帶著滿懷善意招呼他說:「您好,我看您走三趟了,該是時候過來看看吧!」這位 先生果真停下腳步,周素滿接著介紹竹筒,沒多久,對方便要求請領一個回家,正當志工要奉上時,他又改口說:「算了算了,沒袋子,沒辦法拿。」打算動身離去,志工們趕緊動員 找袋子,幫忙把竹筒裝好,這位先生也就歡歡喜喜提著袋子離去。

擺攤六天,最多曾有過一天被認養四十支竹筒的紀錄。一位路人第一周認養,隔周再經過時歡喜地說,「明天要將已滿的竹筒帶來,希望成為第一個把竹筒帶回家的菩薩。」不久又介 紹朋友來認養竹筒。

一位波多黎各年輕人説他喜歡助人,聽竹筒故事後除了認養竹筒也直接捐款;另一位本想捐款後就離開,聽志工説:「天天有善念更有福。」就領了竹筒回家。

「我們會固定在這裡。」慈濟志工總這樣告訴佇足談話的民眾。幾次下來,大家漸漸知道有慈濟人來了;有人來問事,也有人來聊聊,聽一句靜思語往往就像點燃心靈的明燈、得到安 慰。

志工期盼透過竹筒行善理念,在人群中遍灑善種子,一株株竹筒幼苗將來能夠菩提成林。

圖左 : 親切誠懇的問候溫暖人心。[攝影者:周芳苑]
圖右 : 有些路人將零錢投入竹筒內。[攝影者:周芳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