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1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增長智慧 心心不打結

增長智慧 心心不打結

E-mail 列印
「我們來自不同的地方,擁有彼此未知的過往……」高雄靜思堂國議廳的舞臺上,學員開心又活潑的帶動,配上輕快的音樂〈認識你真好〉,開啟本學期第二次上課,慈少班課程的序 幕,學員精彩的表演,博得臺下的呼應,許多人也隨著音樂的節拍,扭腰擺臀揮動著雙手。

2014年高雄靜思堂慈少成長班,10月26日是本學期第二次上課,主題是「智慧」希望幫助成長中的孩子,透過學習能抓住要領,並且融會貫通用在生活上,減少成長的煩惱與 苦澀,參加有學員一百九十一人,工作人員約八十人,共計約二百七十一人。

◎團隊用心勤灌溉 心靈資糧生無量

坐在第一排的慈少班主任陳稘澐表示,這次的課程主題是「智慧」;課程中有安排「認識你真好」、「解方程式」等分站活動,尤其是「數字急轉彎」將十六支竹籤排成數字「三加四 等於九」請學員移動一支竹籤,找出正確答案,過程趣味十足,藉由活動凝聚團隊共識,在學習中增長智慧。

另有靜態的部分,教導學員行、住、坐、臥四威儀,從生活儀態中展現人文之美,還有每月固定的《法譬如水》經文闡釋,陳班主任說:「這是慈濟的根,希望這些菩提種子,能夠為 人演說無量義經一次,或者演說一偈(四句為一偈),甚至只演說一句,即能逐漸通達百千萬億的義理。」

此經的奧妙猶如種子輾轉相生,由一顆種子生百千萬顆;百千萬中,一一再生百千萬顆,生生不息,所以輾轉至無量無邊,一生無量;期許每個孩子就是那個一,只要肯用心,未來希 望就在他們的身上。

陳班主任表示,由於家長來自不同的階層,對慈濟的認識因人而異,所以對經文課程的安排反應不一,因此於每次課程期盼透過十分鐘的時間,用淺顯易懂的經文義涵讓學員吸收心靈 資糧以滋長慧命。

曾有剛接觸的家長,覺得對學員太多約束,還有家長建議不要有佛法的課程。陳班主任說:「孩子改變關鍵最主要是家長。」因此開放免費由家長陪同學員,但在經費上有一定的困 難,不過團隊認為家長和孩子同步成長,是社會安定的源頭,大家願意克服困難,成就一切。

◎感恩回饋親投入 智慧增長收穫滿

帶動唱音樂結束後,接著由課務團隊示範四威儀,在臺上示範的灰衣工作人員是家長郭志明,他大清早就來到會場前置作業,不斷和其他人員討論課程的重點內容;郭志明參加慈少班 已經第四年,感恩工作人員的付出,今年也跨出一步加入工作團隊。

「我沒渴望孩子的功課要前幾名,只希望他的品德教育是良好的。」郭志明很欣慰孩子參加慈少後,很樂意跟人分享,孩子最大的改變,是每天下課後會將當天所發生,不論是同儕的 互動,或是對老師處理事情的看法,都會和家長做溝通和討論,看見他們對事情的是非有正確判斷感到欣慰。

對於上課的主題「智慧」,郭志明覺得,透過這樣的互動將學員的想法講出來,未來在人生的道路上,總會遇到許多打不開的結或不如意的人、事、物,不用執意去鑽牛角尖,讓他們 懂得慢慢去解開問題的結;郭志明感嘆,社會上出現許多青少年事件,因為遇到挫折走不過去,造成錯誤的行為,不但傷害自己也傷害到家人。

活動當中看到學員說:「放下身段成就別人,別人不轉我自己轉,這個結就解開了。」他覺得在學校學的是知識,社會上很多功課好的優質生,面對問題卻處理不好,如果除了知識還 能夠讓他們增長智慧,未來在人生的道路上,也可以更順遂。他期許自己做好自己,成就整個團體的美。

◎同樣高度沒煩惱 父女變成好朋友

臺上學員玩著「急中生智」活動時,副隊輔長張晃峰坐在後面高處觀看,他開心地笑著露出潔白牙齒;張晃峰2003年加入慈誠隊,有一對兒女在慈少,為了陪伴兒女成長,他長期 在慈少擔任隊輔,談到女兒在慈少的成長,他淡淡地說:「想到孩子小六和國中這段叛逆期,很令人擔心。」

由於他自己過去脾氣不好,自己對孩子又有一套標準,當孩子無法達成標準時,他就會大發脾氣,因此和孩子之間產生代溝,無法和孩子溝通非常困擾;和孩子在慈少共同學習,他才 發現自己「總是以大人的高度要求孩子,但孩子沒有辦法達到要求。」現在懂得欣賞孩子的優點,懂得站在孩子的角度著想。

對於今天的主題他感觸頗深,以前總是擔心孩子做不好,都會主動幫孩子做,現在想法改觀,不要任何事情都替孩子想辦法、替他解決,讓孩子產生依賴。「唯有讓孩子自己親身去 做,把問題拋給他,讓他從挫敗中吸取經驗,孩子自己才有處理事情的能力。」

曾經讓張晃峰擔心的女兒張芫瑄,今年是育英護校高一生,參加慈少已經第四年,在「數字急轉彎」活動中,她望著地上的牙籤,表情像小大人般思考著,在慈少她獲得很大的成就 感,她心得滿滿開心地說:「加入慈少改善最佳的是和家人的關係。」

張芫瑄覺得自己以前脾氣衝,還有一些壞習慣,父母的話如果不和己意就頂嘴,行為總是背道而行,國中時期還亂交朋友,讓父母很擔心。「過去很討厭父母,尤其是爸爸還沒來慈少 時,他的標準很高,用他自己得想法,不會站在我的角度著想。」張芫瑄用俏皮地口吻說著。

在慈少她感覺不但沒有功課的壓力,同學之間不會互相排擠耍心機,日子很快樂很放鬆,尤其父女在慈少同步學習,張爸爸懂得用她的立場看事情,標準也變的比較低,父女的感情像 朋友;她對今天的課程非常滿意,尤其上「智慧」這堂課,上臺玩竹籤腦筋急轉彎,玩得很開心。

針對活動她有深刻體悟,她說:「體會到有困難先冷靜下來思考,想出方法解決。」她比喻, 處理事情時想出A方法先做,如果A方法失敗就換B,就一直做下去,如果得不到答 案,可以請別人幫助,她覺得團隊互助是一件很棒的事,現在張芫瑄不但學會自我思考,還經常參加學校舉辦,到偏遠地區幫助小朋友的活動,她已經懂得做一個手心向下的人。

◎四年薰陶改習氣 用心可智慧花開

另外一位坐在左邊的包容隊余品陞,也是經過慈少班四年薰陶,現在不但人際關係變好,媽媽也不再嫌他心直口快,目前就讀中山附中的余品陞,帶著四方形眼鏡,有著憨直的外表, 但是對事情的態度像大人一樣,不急躁懂得冷靜分析。

在玩腦筋急轉彎時,他是第一個完成的,他說:「三加四等於九要變成等式,我看四和九不能變,等式也不能變,就看把三移一根竹籤變成五,很快答案就出來了,他靦腆地表示,智 慧用在生活上,思考速度會變快,他更體會:「面對問題不能急躁,不能緊張,要照著一條線去思考,不行再換一條就好。」

以前余品陞的媽媽,總是說他講話不經思考,容易得罪別人,和同儕也不好相處,在慈少認識很多同年好友,互動中也訓練自己的口說能力,與人相處更融洽。

日常生活中,面對許多人事物,遇到意見分岐或各種艱難考驗時,都應該心無雜念,凡事樂觀,踏實做事,解開生活中的方程式,不要煩惱做不到的事,多思考該做的事,想法不要太 複雜,簡單就是智慧。

上人曾開示:一法指的是正法,正法能生無量義,心能定把心夠定下來,不管在那裡把心安住,就能有智慧,智慧就能夠幫助你解決問題,消除煩惱。每個人就是那個一,希望孩子也 都是那個一,只要肯用心,未來希望就在自己身上。

圖左 : 學員到各組隊輔集合,學員張芫瑄的父親張晃峰承擔布施隊隊輔,和學員互動。[攝影者:黃玉霞]
圖右 : 講師林靜宜以竹筷遊戲,讓學員腦筋急轉彎,帶入今天的主題﹝抓住要領,融會貫通﹞。前中:余品陞。[攝影者:黃玉霞]

圖左 : 分站活動,藉解方程式遊戲,讓學員了解團隊合作的重要。[攝影者:黃玉霞]
圖右 : -班主任陳稘雲老師介紹《無量義經》,並期許學員都是一生無量的那個一。[攝影者:黃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