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2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苗栗 為奉獻而努力 伍焜玉的人生目標

為奉獻而努力 伍焜玉的人生目標

E-mail 列印
11月15日初冬的午後,苗栗靜思書軒「心靈講座」,邀請家衛生研究院媒體聯繫負責人賴瑨萱,主講「血小板先生──伍焜玉傳」,共有三十多位會眾參與。

◎伍焜玉兒時際遇

《伍焜玉傳》是賴瑨萱的第一本著作,她說:「很感恩伍焜玉前院長的提拔,完全信賴從未寫過書的我,撰寫他的生命故事,提攜後進的用心,讓我有機會親身追逐夢想的經驗。」伍 焜玉的中心思想和慈濟人雷同,賴瑨萱非常感恩,得到慈濟大學校長王本榮的認同,在他與劉怡君副教授大力幫忙中,促成她與慈濟《經典》雜誌王志宏總編輯見面,而完成出版工 作。

伍焜玉的一生,樂在工作中,他擁有醫師、科學家、教授三種身份,「伍氏方法」在美國引領血小板與阿斯匹靈等研究,第一位以阿斯匹靈,用於治療中風前期病症的醫生,甚至癌症 的醫療先鋒,美國休士頓(第四大都市)甚至將十二月九日定為伍焜玉日,他的傑出成就,對近代人類貢獻至鉅。

從訪談伍焜玉的過程中,賴瑨萱驚訝地領會到他與眾不同的兒時際遇,以及他父親沉默踏實的苦力人生。如何在年輕時,緊緊掌握住生命核心價值的態度,成就他生命攀越極致的最重 要關鍵,卻是他對人生價值透徹的體悟。

◎人格特質 與慈濟理念相同

伍焜玉的人格特質,意志堅定,苦幹實幹,一輩子只為別人,不為自己。七十三歲,還在做研究的工作,他說:「人到老時,還能為自己喜歡的工作忙碌,是一種幸福。」

賴瑨萱說:「他的理念和慈濟人相同,慈濟人無不都是退休後,而投入慈濟志業無所求地付出,相信慈濟人一定非常幸福。」

伍焜玉就讀臺大醫學院時,每天只做三件事,一、「讀書」本分事,充實自己;二、「家教」減輕家裡的經濟負擔;三、「上教會」找到心靈的依靠。他認為,只要努力去做,就可以 走出自己的一條道路。

走過世界四十多個國家,伍焜玉說:「我從來沒有疲倦過!」充沛的體力,來自每天持續不斷的運動,及規律的生活,早睡早起,是其養生之道。求知則孜孜不倦,分秒必爭,有一次 一隻眼睛生病了,單隻眼睛還不忘看書,所以,一條成功之路,絕對不是輕易取得。

伍焜玉認為「人生應為奉獻而努力!」他充滿大愛的精神,也與慈濟不謀而合。

◎人生智慧 值得年輕人學習

學校退休的柯淑靜老師,聽完伍焜玉的故事,感觸良多。她說:「想到現在的年輕人,在富足的生活,找不到生命熱情的動力,有天壤之別。」

正如孟子所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溫室裏的花朵,如何經得起狂風暴雨的摧殘?如何鍛鍊自己的體魄?將來如何奉獻心力於國家社會,造福人群?」

伍焜玉的人格特質是「默默努力,不抱怨,超愛讀書,自發學習。」高中時期,每天早晨五點鐘起床念英文,令人敬佩。時下的年輕人,尤其是大學生,幾個能做到?

伍焜玉有個很重要的精神,就是:「最慢,才是最快!」社會需要新的價值,人心需要新的洗滌,不投機、不取巧,找到自己人生的路,開出人生美麗花朵,這精神是值得年輕人學 習。

柯淑靜老師說:「一場演講聽下來,我更堅定在下半段人生,行在慈濟菩薩道上,努力不懈,為人群付出,更開啟自己的智慧。」

伍焜玉的生命故事,讓劉梅英體認到,成就非凡之人,必經一番淬鍊;具有人格特質,因緣果報終有所成;且感恩回饋國家、社會、人群的精神,令人欽佩,如同慈濟人,付出要無所 求,做就對了。

最後,賴瑨萱說:「書,是人生最好的投資,花少許的錢,可以體會成功傑出的人生智慧,是值得的。希望伍焜玉前院長的生命故事,能成為莘莘學子追尋人生,與辛苦的父母們教育 子女的明燈。」

圖左 : 賴瑨萱(持麥克風者)介紹《伍焜玉傳》,希望伍焜玉前院長的生命故事,能成為莘莘學子追尋人生,與辛苦的父母們教育子女的明燈。[攝影者:顏人鵬]
圖右 : 一場演講聽下來,柯淑靜老師(左)更堅定在下半段人生,行在慈濟菩薩道上,努力不懈,為人群付出,更開啟自己的智慧。」[攝影者:顏人鵬]

圖左 : 伍焜玉的生命故事,讓劉梅英(右)體認到,成就非凡之人,必經一番淬鍊。[攝影者:顏人鵬]
圖右 : 伍焜玉與眾不同的兒時際遇,以及堅毅的精神,深深吸引會眾注意聆聽。[攝影者:顏人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