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10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嘉義 熱血青年齊挽袖 有愛相「髓」結好緣

熱血青年齊挽袖 有愛相「髓」結好緣

E-mail 列印
「救人一命 無損己身」斗大的標語下寫著「隨緣布施,也許你就是全世界唯一可以救他的人」,照片中的孩子,手摀著鼻子,企盼的眼神有幾分落寞,這是2014年10月30 日,慈濟基金會在嘉義大學蘭潭校區學生活動中心的造血幹細胞捐贈宣導活動海報。

多名慈濟志工手持海報,不斷的來回穿梭宣導,希望學生們能夠來共襄盛舉。骨捐關懷小組和氣幹事程信雄叮嚀大家:「宣導比驗血重要,重質不重量,不要勉強,隨緣就好。」

◎想到救人 破涕為笑不怕痛

第一位抽血者是王心君,因為愛,讓她克服了怕打針的恐懼:「爸爸告訴我這個消息後,就馬上決定要來參加,剛才聽完師兄師姊幫我介紹完後,就決定抽血了。」當護士在幫她抽血 時,心君竟然哭得淚涔涔,一旁的志工趕緊趨前擁抱,緩和她的情緒。

「是怕嗎?還是怎麼了?」有志工溫柔相伴,破涕為笑的心君很不好意思:「在抽的時候是不會害怕,但是有一種不安全感,卻又很開心能參加這個活動,如果有一天被通知配對成 功,我一定會很開心,然後趕快去做健康檢查,捐髓救他。」

一旁的王媽媽知道女兒一向怕痛,要她想清楚再做決定:「當她(心君)跟我說要捐骨髓救人,一開始我是擔憂的,後來聽先生說那個骨髓就像新陳代謝一樣,代謝出去還會再製造回 來,不影響我們骨質疏鬆方面的問題,我還是會掙扎。」善良的心君則告訴媽媽:「只要想到是要救人,就會勇敢一點,不怕痛了。」就是這句話讓媽媽放下心中的憂慮:「只要她心 理建設好,我就ok,一個人在一生當中難得能救到一條生命,就是跟這個人有緣,很值得的事情。」

「聽同學說有驗血活動,我就過來參加了。」景觀系的蔡宇珊同學,堅定的語氣讓志工們豎起大姆指。抽血時握著拳頭,眉頭都沒皺一下的宇珊接著說:「之前就想捐血,只是不知何 時會有活動,抽10cc影響不大,這是很奇妙的緣份,會把經過說給家人聽,相信家人會同意。」

◎了解骨捐真實義

鍾沛儒同學想先了解一下骨髓捐贈的意義,解說志工陳貞夙詳細的說明:「這和捐血不一樣,血癌患者光捐血救活不了他,只有捐周邊血幹細胞才能救活他。」穿著捐髓者背心(已經 捐髓十多年)的江嘉泰,也在一旁現身說法:「你先回去跟父母談後再來決定,這種機緣有時候來得很快,自己的心態要先建立起來。」解說志工郭認則懇切傳達證嚴上人的慈示: 「我們不會為了一個生病的人,而來影響一個健康的人。」讓沛儒適時解開疑惑。

有備而來的動物科學系的張紫萱同學,聽志工解說時,就邊聽邊寫資料,當護士抽血時,發現她的血紅得非常漂亮,頻頻讚歎她是一位健康且富有愛心的人,讓她有點不好意思:「覺 得這對自己沒太大的影響,而且爸爸媽媽都知道,也同意。」解說志工蔡惠媺也鼓勵她:「捐髓者受髓者都在找因緣,要先結好緣,才有好因緣。」

◎把握因緣 心靈有存款

礙於沒有填兩個人的連絡地址,趕緊打電話求救的王建中同學,終於找到妹妹和阿姨的地址,待完成抽血程序,拿著捐髓卡,慎重的他告訴志工:「上個星期跌倒,牙齒斷了,有看醫 生治療,會不會影響抽血檢驗正確性?」志工吳仁燦親切的解釋:「無妨,目前先建檔,到時候會再作檢查。」當建中知道慈濟建立骨髓資料庫在1993年,笑著說:「跟我的年紀 差不多。」

趕著上課的蔡秉蓁同學,是前兩天慈濟志工先到校進行宣導時,就決定要來捐血,隨身攜帶的證件都一應俱全,熱心的她猶不忘等到下課時,又邀約同學王怡文來把握因緣,當解說志 工告訴她們:「妳救了他,妳就是他的再生父母,妳的血型會變成他的血型。」讓兩人聽了非常的開心。

前兩天就先到學校進行宣導的慈濟志工許馨方和林緯杰,則不時帶回所謂的「熱血青年」,看到學生們陸續的來挽袖抽血,兩人心中無比的感恩。去年參加抽血的許馨方分享她的心 情:「我還一直祈禱趕快配對成功,這有可能是妳的家人或親朋好友……我們要拋出善意的球,取之社會,用之社會,也是心靈的存款。」

午後的風徐徐吹拂,連漫灑的斜陽都帶著暖暖的秋意,因為有愛,讓等待骨髓移植的人,可以藉由10 cc的血液延續生命希望,讓五十一位慈濟志工們,覺得此行任重而道遠,誠 如佛陀捨身命為眾生的身教:「頭目髓腦悉施人」這是一樁人間至善至美的事記。

圖左 : 張紫萱同學熟知捐贈助人的意義與手續,自動備齊所需資料[攝影者:黃稜淵]
圖右 : 王心君(左)專程由媽媽陪同(紅衣者)前來建檔[攝影者:黃稜淵]

圖左 : 前兩天就先到學校進行宣導的慈濟志工,則不時帶回所謂的「熱血青年」,看到學生們陸續的來挽袖抽血,兩人心中無比的感恩。[攝影者:黃稜淵]
圖右 : 礙於沒有填兩個人的連絡地址,趕緊打電話求救的王建中同學(左一),終於找到妹妹和阿姨的地址,等待完成抽血程序[攝影者:黃稜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