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3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新加坡 樸實藝術 溫馨解讀親子畫

樸實藝術 溫馨解讀親子畫

E-mail 列印
「我不會畫,我不敢畫,我畫得不好是很多人的通病,還有許多人雖不會畫卻有許多的批評,尤其是對自己的子女。孩子需要的是不斷的鼓勵,不然他們會從此不敢畫。」臺灣的慈濟 大學社會推廣中心樸實藝術課程老師張鈞翔在新加坡靜思堂鼓勵社區民眾勇敢拿起畫筆。

樸實藝術與制式美術的不同在於制式美術著重素描,重視畫工,培養的是畫匠;但樸實藝術强調的是內化的精神,畫出心裏所想,心中所願,而不是畫得好不好、像不像。

臺灣慈濟大學新加坡社會教育推廣中心曾開辦樸實藝術課程,曾報名學習的學員對「畫中有話、畫中有情」的這份熱愛不减。2014年底,來自臺灣的張鈞翔老師因長女嫁到新加坡 的因緣,他應邀於12月28日前來慈濟新加坡靜思堂授課。

學員們互相邀約,紛紛前來重溫這份藝術的美。學員當中也不乏第一次接觸樸實藝術的志工、會員和民衆,他們都想藉此多瞭解自己,或希望拉近心與心的距離,而來親身體驗樸實藝 術課程。

◎ 畫是心中鏡 看見內心世界

年屆七十的張鈞翔老師畢業於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加入慈濟已有三十二年。他運用美學與慈濟理念的結合,多年來爲慈濟設計徽章、月刊封面、活動舞臺設計或是各式景觀設計,以 畫作推廣慈濟大小型活動企劃,一步一脚印,畫下慈濟歷史。張老師運用繪畫瞭解人生,融入慈濟理念,讓生命升華,其人生故事曾被製作成大愛劇場《畫人生》。

這次陪同張老師前來新加坡慈濟授課的還有太太林瑞雲、女兒張瓊文。其女婿和岳家也陪伴前來瞭解慈濟和樸實藝術。

「你畫得很棒!」七歲時,母親一句鼓勵的話,讓張老師印象深刻,也爲他奠下美術的基礎,畫出自信,畫出感動。他與學員分享:「在畫中有我、你、他。人與人之間就是世間。畫 畫無非是溝通的符號,心中的鏡子。所謂樸實就是最真切、最誠實的溝通。沒有認真去畫,就像是徘徊在門外的孩子,不能看見屋內的風光。」

張老師表示繪畫還能達到行善與行孝的功能,讓父母從畫畫中得到快樂,讓子女從畫中瞭解慈濟的人文精神,拉近心與心的距離。張老師的已故母親張劉月就是他的學生。「母親從七 十歲開始習畫,還舉辦過畫展,畫畫讓原本有睡眠問題的她得到一夜好眠,快樂自信的走完人生的最後一程。」

◎ 母女更貼心 慈濟世界相伴走

學員王亞歲帶著母親許甫來參與這次的課程,她表示自己出嫁二十多年,都未能好好地陪伴母親,這幾個月因爲母親在等待搬家的緣故,暫住在自己的家,才讓她能與母親好好相處, 只要有機會都會帶母親來慈濟分會幫忙煮食。八十五歲的許甫阿嬤總是面帶微笑,她說:「只要有事做,就開心。」這對母女在短暫的體驗課程中做了心與心的交流,對王亞歲而言是 何其的珍貴。

從沒有上過課的許阿嬤第一次拿起蠟筆,東張西望,不知如何下筆,只好學著隔壁的學員先塗上了青青的草地,然後在草地上「建起」了半面屋頂,卻不知該如何完成,又想畫屋子, 又想畫花。

在旁的王亞歲得知母親要畫屋子時,不禁流下了眼淚。原來許阿嬤之前一直住在兒子家,後來因爲兒子夫妻離異,被迫搬遷,接近半年的時間居無定所,在幾個子女家中輪流居住。長 期照顧孫子的她一時沒事做,閒了下來,心中的苦悶可想而知。所幸的是兒子新申請的屋子翌日就可入住,又靠近女兒的家,讓老人家心中寬慰不少。

作爲女兒的王亞歲想起母親受的委屈,和難得能與母親一同上課,心中五味雜陳,在眼眶打轉的淚水緩緩落下。「老師說要從淺色畫起,覺得人生就是這樣,從淺色中慢慢去增添色 彩。」她此刻的心境在畫中一覽無餘,相信母女倆在慈濟世界裏作伴,會讓他們的人生多了一層色彩。

◎ 描繪真善美 和諧人生同成長

上、下午兩堂樸實藝術體驗課程中,不少學員携帶家人報名參與。其中一對母女組就是李淑芳與她八十歲的母親沈錦珠。李淑芳說母親的記憶力大不如前,這次帶她來畫畫,讓她訓練 腦力,防止退化。

沈阿嬤在畫紙上大膽地畫出了彩色的太陽,還有四射的陽光。對自己的畫作,她原本缺乏信心,後來在學員們的掌聲鼓勵下笑顔逐開,慢慢增强了信心。她說這天她很開心,如果有女 兒陪伴,她願意再提起畫筆。

李淑芳同樣畫了太陽和彩色的天空。「我很喜歡早上的陽光,陽光很漂亮,有時天空、草地還有很多的顔色。」畫中的花花草草描繪的是大自然的法則,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畫 中蘊藏的無非是「敬天愛地聚福緣」的道理,唯有在用心細細咀嚼後才能體悟畫中的人文與法。李淑芳很感恩在此和母親一同作畫的經驗,讓她們看見彼此「心中的太陽」。

張老師爲了增進和學員的互動,還特地安排了任職兒童美術老師的女兒張瓊文來爲孩子們上課。

逗趣的雙胞胎姊弟陳俐穎及陳俊熹在母親李怡明的陪同下一起學習。參加慈濟瑜伽班已有四年的李怡明表示五歲的姊弟倆很喜歡畫畫,但相處時常常起爭執,她希望透過慈濟的人文來 栽培孩子。

姊弟倆不約而同地畫上了自己喜愛的水果,更仔細地上色,期間並沒有打鬧。李怡明對孩子們的畫還算滿意,雖然把顔色上完,但還可以更用心,因爲他們應該還可以畫上很多不同的 東西,尚需要栽培。原來李怡明小時候曾受過繪畫的訓練,機械式的畫法反而讓她表達不出自己的心情,對自己和孩子們無形中都提高了要求與期待。張老師輕輕地提醒她要多給孩子 們鼓勵,因爲孩子們都是最棒的,凡事要往內求,自我修行,而不是往外求,人要常常反觀自省。

這次的樸實藝術體驗課程共吸引了五十二人參與。張老師的示範和講解,讓學員們瞭解到看似簡單的畫蘊藏的卻是生活的喜怒哀樂,看到了自己的習氣和欲求,也看到家庭溫情和清淨 本性。每一位學員都是彼此的老師,透過畫描繪,深入內心真善美的世界。

圖左 : 臺灣慈濟樸實藝術課程創辦人張鈞翔老師說樸實藝術能畫出心裏的話,即是最有創意的作品,傳授藝術最寶貴的價值即是「往上行孝、往下行善」。[攝影者:蔡卷華]
圖右 : 樸實藝術課讓不會畫畫的許甫阿嫲樂在其中,雖然只畫半邊屋子,却讓陪伴在身旁的女兒王亞歲(右一)感觸良多,更進一步瞭解媽媽的心靈深處。[攝影者:蔡卷華]

圖左 : 透過張鈞翔老師的示範和講解,讓學員們瞭解到看似簡單的畫蘊藏的却是生活的喜怒哀樂,看到了自己的習氣和欲求,也看到家庭溫情和清淨本性。每一位學員都是彼此的老師,透過畫描繪,深入內心真善美的世界。[攝影者:程麗霞]
圖右 : 張鈞翔老師爲了與學員有更多互動,特地安排任職兒童美術老師的女兒張瓊文(後排左三)來爲孩子們上課。[攝影者:尤婉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