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1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深植布施 善念時時生福慧日日增

深植布施 善念時時生福慧日日增

E-mail 列印
慈濟基金會嘉義聯絡處每年歲末祝福會場佈置,總讓人期待,志工又有什麼樣的創意?每年也都不負眾望,令人驚豔。

志工大都有各自的家業及事業,但為大眾的事,總願意花心思去構思,給參與會眾,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上人期許弟子「為佛教 為眾生」去付出,過去四十多年來,國內、外那裡有苦難、有需要,立即能看到慈濟人的身影,無所求的為眾生的付出。但最近這幾年上人希望能為佛教的傳 承更盡心,身處五濁惡世,也唯有佛法可洗滌自心。為弟子講述大乘經典《法華經》,佛陀慈悲以大白牛車運載群生度彼岸,而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及智慧」,更 是學佛的基礎。

志工將佛法融入於每一站的設計,志工劉清標及汪秋戀承擔「布施」站,經過一次次的構思及討論,希望能有一連貫的串聯及圖像的概念來增強印象。以「布施,付出是一種福份」緬 甸米鋪滿的概念海報,海報上婦女在每次煮飯前先抓一把存起來,日食八分飽兩分來助人,每次存下來的米份量很微小,但是「粒米可成籮」,於是在海報的下方放了一個大米缸,米 缸裝著一包包的「香積米」,香積米常用於災難發生時幫助人。在香積米的袋子上有貼上福,意涵著付出的人最有福。

布施有財施、法施及無畏施,在歲末祝福時也是竹筒回娘家的日子,過去只有一臺大法船來接受會員的竹筒回娘家,今年清標希望只要能走路的小孩不管身高高矮,都能親手將竹筒投 入大甕內,於是設計了一個高度約六十公分,將竹子剖開有一凹槽,中空也意味著虛懷若谷,能納百川的意涵。

在大竹筒的部份在匯流處,過去兩、三年是以法船設計,法船運載群生的觀念,劉清標為要給會眾耳目一新的想法,改用大陶缸,並用一塊藍布墊著,增加一些視覺及取用的便利。

會眾請竹筒回家,提醒每日行善,將錢投入竹筒時發一個善念,累積一年的愛心,利用參與歲末祝福的活動,讓竹筒回娘家,將愛心匯集發揮助人的大功德。

汪秋戀則在軟體方面給與清標一些協助,兩位同修同心協力去完成。

設計不僅如此,在入口的外側放了兩個茶壺用大紅紙寫著奉茶,讓與會年長的會眾有一種回到過去,回想起物資饋乏但人情味濃郁的時代,人們提供給行人一杯水,與人結一份好緣。 在梅花樹下,盛開的梅花飄來淡淡的花香,梅花在寒天中開花,也意涵著堅忍不拔及寒中送暖。

今年的會場佈置,不僅是靜態的擺設在定位,也設計了闖關卡,與會眾互動,清標承擔了設計也承擔了導覽,讓每位到站參訪的會眾,第一個問題就「你知道什麼是布施?」會眾回 「幫助別人」、「捐錢」。清標微笑點點頭,說著「手心向下就是布施」,跟會眾說給我兩分鐘,細細說著,緬甸米鋪滿的故事也訴說著粒米成籮,更提醒每位闖關者,不要忽略每一 個善念、每一個善行。

汪秋戀忙著打開會員帶回來的竹筒,請會眾親手將竹筒倒入竹筒回娘家的大轉輪,當硬幣碰到大轉輪,傳出「大愛讓世界亮起來……」的樂音。聚小愛成大善,匯入大功德海,秋戀敏 捷的遞上新竹筒,致上平安吊飾,期許繼續行善布施。

劉清標平日公務繁忙,只能利用假日的時間來製作,從構思(想)到成品的完成,時常忙到半夜三更,不知經過多少的日夜,只為了讓會眾能經由圖像的記憶,內心深植布施的觀念, 善念時時生、福慧日日增。問他累嗎?他笑笑說,只是盡志工的本份事。他與秋戀不求名、不求利的為眾生付出精神,令人欽佩足為典範。

圖左 : 在大竹筒的匯流處,過去兩、三年志工劉清標都是以法船設計,法船運載群生的觀念,而今年為了要給會眾耳目一新的想法,他和汪秋戀夫妻兩人同心協力改用大陶缸製作今年的竹筒回娘家。[攝影者:鄭舜銘]
圖右 : 利用參與歲末祝福的活動,讓竹筒回娘家,志工劉清標將愛心匯集發揮助人的大功德。[攝影者:鄭舜銘]

圖左 : 在入口的外側放了兩個茶壺用大紅紙寫著奉茶,讓與會年長的會眾有一種回到過去,回想起物資饋乏但人情味濃郁的時代。[攝影者:李俊賢]
圖右 : 劉清標承擔設計布施區,也承擔了導覽,讓每位到站參訪的會眾,千萬不要忽略每一個善念、每一個善行。[攝影者:黃稜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