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品格教育成就美好

品格教育成就美好

E-mail 列印
「每個人都有影響力,影響力有多大,就看對孩子了解有多少而定。」2015慈濟基金會品格教育研習營,於1月31日及2月1日在慈濟三重園區展開。第一天邀請說故事高手, 慈濟志工林敏俐分享「陪伴與成長」這堂課,句句充滿活力與能量,讓四百多位來自北區、宜蘭、花蓮、澎湖的學員,全神貫注地聆聽著。

◎接受關愛和教育

「孩子怎麼教?」是大家最關心的事。孩子小時候很可愛,長大變頑皮,青少年時期變得很酷、有個性;其實孩子的改變隨時隨地發生。

「哇!」現場一片譁然,林敏俐秀出一張她在美國拍攝的相片,一位青少年剪了一頭特異髮型,還染了五顏六色,讓全場學員驚訝聲連連!「你們能接受自己的孩子這麼酷嗎?」舉手 同意的學員寥寥無幾,畢竟臺灣的父母比較保守,很難接受孩子作怪耍帥。林敏俐提醒父母師長們必須先「接受」孩子的樣子,才能有進一步親子互動的機會。

人生故事怎麼進展,「想法」會決定命運,必須教導孩子遇到事情「先想一想」,很多悲劇就不會發生,所以教育孩子建立健康思惟的模式很重要。林敏俐分享教育孩子的良方:一、 要讓孩子有自信心,最重要的是肯定眼睛看不見之處,例如﹕雖然孩子功課不好,但是很會做家事;雖然孩子長不高,但是很健康……父母師長要具有穿透力,例如一個不起眼的蚌 殼,裡面卻隱藏著閃亮的珍珠。

二、教孩子同理心,從不同角度看事情,發現眾生皆平等。學習讀懂你的心、我的心、別人的心,就能安慰別人,同時也學會安慰自己,心就會更開闊、快樂。三、給孩子機會,圓滿 一件事情需要很多人投入,給孩子足夠的空間去嘗試,發現世界就不一樣。四、挫折是一位好老師,讓孩子學習轉念,「一切都是為那美好的做準備」。

◎誓作園丁育幼苗

年輕的學員陳盈如,從事教職三年多,新學期擔任特教組長,對她是一項考驗,因陳盈如資歷淺、經驗不足,時常忙到晚上七、八點,才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家。她的心不像以前教書時 那樣快樂……陳盈如回想在啟智班擔任導師,陪伴十五位學生學習,實施靜思語教學或帶領學生去做環保,看著孩子們快樂學習,陳盈如也很開心。

繁瑣的行政業務常讓陳盈如內心吶喊著:「為什麼全部的工作都落在我身上?這是我的職掌範圍嗎?」心中不斷生起比較心,讓她變得很不開朗。如何找回快樂的心呢?參加慈濟活動 是陳盈如最好的充電方法。聆聽講師林敏俐一席話,「學習轉念,一切都是為那美好的做準備。」這句話點醒她,一切都是好因緣,何必計較呢?

陳盈如從國中時期參加慈濟少年班,從此與慈濟結緣,大學時代加入慈濟青年聯誼社,也承擔社長,當時父母很擔心會不會耽誤課業?而認真勤奮的她,用行動證明,畢業後考取僧多 粥少的教職,成為一位特教老師,陳盈如用無比愛心陪伴弱勢孩子們成長。

研習中陳盈如與林志榮不期而遇,兩人以前都是慈青社幹部,現在都成為教育工作者。林志榮並投入志工行列,已於2012年受證慈誠。他們不約而同地參加「品格教育研習」,希 望將教學方法運用在教學上,教育出品德兼備的好學生。

◎培育仁醫注清流

溫文儒雅、沉著穩健的學員林宜信,是慈濟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教授兼系主任,具有中西醫雙執照,在臺北行醫近三十年,教書二十幾年,無論臨床、教學經驗都很豐富。2012年 慈濟大學成立學士後中醫學系,林宜信接受王校長的邀請,轉任教於慈大。

「上人期許慈大醫學系學生必須先成為有品格的人,再成為醫療專業的人;透過慈濟人文、生命教育及醫學教育,培育出個個仁心仁術的良醫,進而在醫界注入一股清流。」林宜信誠 摯地表達上人的期望,身為中醫學系主任的他,更覺得要從自己做起,儘管忙碌的校務,林宜信仍排除萬難北上參加研習。

他謙虛地表示雖然教學多年,還是要不斷學習,參加此次研習可以學習更好的教學理念及正確方法。林宜信讚歎講師上課的簡報很有創意,及分享豐富的實務經驗,讓大家獲益良多。 他要將所學帶回中醫學系與老師們分享,再教育學生成為仁醫仁術的醫師,以嘉惠更多的地方鄉親。

圖左 : 慈濟志工林敏俐分享「陪伴與成長」這堂課,句句充滿活力與能量,學員們都全神貫注地聆聽著。[攝影者:李宜靜]
圖右 : 慈濟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教授兼系主任林宜信,希望將所學到的品格教育理念與老師們分享,再教育學生成為仁醫仁術的醫師,並為中醫界注入清流。[攝影者:李宜靜]

圖左 : 2015慈濟基金會品格教育研習營,於1月31日及2月1日在慈濟三重園區展開,這是首次在北區舉行。[攝影者:陳榮坤]
圖右 : 四百多位學員是來自北區、宜蘭、花蓮、澎湖的功能團體志工,利用周休二日齊聚慈濟三重園區參加2015慈濟基金會品格教育研習營。[攝影者:陳榮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