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1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空難事件 處處有溫暖

空難事件 處處有溫暖

E-mail 列印
誠心祈禱的力量不可思議,眾人發揮不同的功能合和互協,一起成就搜救大事更為重要。2月12日的空難搜索重點都集中在南湖橋下。九十二位來自全省各地的潛水英雄,輪班下水 搜尋,大家心念一同,期望陳先生能早日浮現,別讓摯愛他的家屬們等待太久,早日和他們一起回家。

早上八點鐘左右,旭日冬陽讓人感覺滿滿的希望。在前進指揮所旁的河岸上,志工張素禎帶領大眾虔誠祈禱,祈求諸佛菩薩保佑,希望今日能圓滿任務,好讓所有的人員可以回家。

◎巾幗不讓鬚眉 各展長才

河岸邊,見著陳先生的家屬們對著河面,聲聲的呼喚著:「上來吧,回家了。」此景令人難以忘懷。

是啊!大家都想早日找到回家的路。有那麼多善心人士陪伴著,菩薩不會孤單的。河水是這般冷冽,但這些救難英雄們不放棄;堅持到最後,許多人都想,應該就在今天;「就在今 天」是鼓強大的力量,讓大家更用心、更賣力……

全省愛心串連在此地。其中,正為剛上岸的弟兄們披上毛毯,六十三年次的李小姐,巾幗不讓鬚眉,屬於雲林水上救難隊的她,表示幫助人本分事,她熱忱滿滿的表示:「做這事情最 基本的條件是要有熱忱。」這次從臺中一起上來的十多位弟兄,全部都是志工,他們放下自己的工作投入救難行列,從十日下午到達後就堅守自己該做的事。

當她說出自己從事的行業,讓大家著實不敢相信。原來她是從事泥朔工作,那是藝術性的行業;這和她在救難隊當志工,幾乎是兩個極端。隨後她說,爺爺、爸爸、哥哥都是消防隊 員,她在消防家庭長大;耳濡目染的環境中,培養柔軟慈悲的個性。

救人,她認為可以盡自己的力量去做,所以有機會她就會參與。慈濟人所做所為,她說要學習,在身旁也有許多慈濟人,或許將來也有可能加入慈濟美善的環境。河岸的沙洲上看到她 的雄姿英風,展現扶持隊友的態度,極力的付出令人欽佩。

感人的還有回臺灣過年的廈門志工,謝鈺蓉聽到空難事件,馬上投入訪視陪伴的行列。她表示藉由這次的事件,對人生無常有了更深的體悟,以上人的法陪伴、鼓勵家屬。臺灣、廈門 兩地志工以誠以情感動了家屬,建立起對慈濟人的信心。

她表示:「幾天來從做中學、學中覺裡頭,領悟了人生的道理,是最大的收穫。」她把握能付出的時間,希望回廈門之後,早日見到受難的家屬,撫平災難的創傷走出陰霾迎向陽光。

◎不分單位你我 愛心大串聯

軍、警、民間團體間因為無常災難愛心大串聯,國軍六軍團關渡指揮部副司令官劉先生,是此次任務軍方對臺北市政府的窗口。

他是南投人,經歷過九二一以及很多的災難,臺灣人的愛心,讓他感受到社會是很溫暖的。此刻,天空中的直升機來回不斷巡視;弟兄們在河岸兩旁仔細搜尋。他表示,從一開始的五 百多人慢慢遞減,目前國軍弟兄約有六十多人,堅守岡位繼續搜尋任務。在他的叮嚀後,國軍弟兄拿起長條工具,在河岸兩旁來回收搜尋。

劉先生表達對慈濟人的欽佩;熱湯、薑茶、毛毯,想得非常的周到,還有那滿滿的關懷,讓弟兄們都覺得不寂寞。隨之,副指揮官篤定地說:「救援工作是國軍對社會大眾的責 任。」

一旁,警專畢業後,服務於臺北市消防隊,沈先生是雲林人,目前來這裡已經有五次。他說:「抱著趕緊找到的心態,希望幫助罹難者早日可以回家。」他二十歲他就進到消防隊,現 在已經快三十四歲了。在每一次下水的當下,抱著能有收穫的心念,希望能早日圓滿任務。

他表示,結婚不久,做這危險性頗高的工作,難免讓新婚的太太擔心;但隨即聽他爽朗地說:「做善事呀!結婚之前我早已講清楚,說明白了啊!」

聽到他說水、火都要救,志工翁千惠說:「哎呀!你不是人耶!」身旁張素禎師姊馬上接口說:「當然是菩薩囉!」短短的對話,讓這地方有了笑容,緩和了緊繃的情緒。

經常面對災難,四十二歲的沈先生隸屬臺中救難隊,他是臺中大甲人,和其他夥伴坐在沙洲上待命。粗獷的臉頰泛起一絲笑意地說:「若是有緣他就會跟我上來。」隨後表示,一群陸 軍海龍隊(蛙人)的軍中袍友,退伍後透過資訊,聚在一起組織民間救難團體,發揮功能將軍中所學發揮量能利益眾生。

問他,救難工作水裡來火裡去,家人是否會擔心?一句:「還好啦!」輕描淡寫的帶過去,邊說:「只要多注意就好,做善事家人都會護持的。」他謙虛的表示,大家都在救人,感受 的都一樣,對慈濟志工不求回報的付出,他看在眼裡,放在心裡。

◎專業需要體力 領悟大愛

桃園市吉普車救援協會理事長,朱先生感慨的表示,來自軍方、民方的救難人員全力搜尋,希望罹難者趕快上來,好讓家屬安心,此次的空難事件讓他領悟到「人間有愛,處處有溫 暖」。

他表示,這些人員很多都來自志工團體,在遇到重大災難發生時,都放下工作自發性的相約過來幫忙;只要有需要,自動支援消防單位。他從第一天就來了,中間兩天有事回桃園處 理,在這七天的當中,看到每個體團結合作發揮良能,有所感動;尤其是慈濟志工的精神。

朱先生軍職退役後,從事民間救難人員訓練工作。他認為能夠多教會一個人,就可減少許多人的危險,人生無常什麼時候會到,難以預料。投入救援行列他欣慰的表示:「很值得!」 現場也有多位他所訓練出來的學生,他表示,訓練救難人員就像在播種,種子散播出去,成長茁壯之後就可以保護更多人的安全。

看著救難人員的潛水裝備,慈濟志工詹龍禎好奇的問:「有多重?」有人回說:「三十幾公斤。」,他躍躍欲試,結果兩位人員幫忙,背好裝備微顫顫的站起來後,他說:「沒有人扶 可能會往後傾倒。」

親身體悟之後詹龍禎表示:「救難兄弟除了需要專業,也要有體力夠才能背得動這些裝備。」消防人員勇敢付出,人溺己溺、人苦我悲的精神是當今社會上所需要的。

面對災難的發生,瞬間無常奪走多人寶貴的生命,詹龍禎體悟,平安時要以無常觀來因應,人人都要敬天愛地,珍惜擁有,更要把握當下付出,。

「師兄,我們要值勤務了,裝備要使用囉!」猛一回神,他對著現場的消防人員說:「弟兄們,你們太偉大了,加油!」各地救難人員再度準備下水。其實,大家都有預感菩薩會在今 日浮現,現場每個人都以同樣的心、一樣的情,默禱著。

圖左 : 隸屬臺北市消防局的沈先生,每每抱著能有收穫的心念下水,希望能早點找到罹難者大體。[攝影者:吳麗花]
圖右 : 朱先生(左二)軍職退役後,從事民間救難人員訓練工作。他認為能夠多教會一個人就可減少許多人遭遇危險。[攝影者:吳麗花]

圖左 : 正為剛上岸的弟兄們裹上毛毯,李小姐巾幗不讓鬚眉地表示:「幫助人,是本分事。」[攝影者:吳麗花]
圖右 : 謝鈺蓉希望回廈門之後,陪伴受難者的家屬,撫平災難的創傷,走出陰霾迎向陽光。[攝影者:王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