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2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南 培訓修心 先學四威儀

培訓修心 先學四威儀

E-mail 列印
「小細節動作一次到位,若已養成習慣要再調整,就很難了。」志工團隊細心的對每一個人文儀軌做分解動作說明。

3月1日臺南區慈誠委員培訓志工於靜思堂練習學佛行儀──四威儀,並認識台南靜思堂。170位學員將自己歸零,放下自我習性,從最基本的行住坐臥重新學習,期盼透過課程, 讓人人融入團體時,能以自己的身形與人合和,心神合一自然呈現整體美感,舉手投足攝受人心。

◎用心打造 「自己的家」

因著證嚴法師的一句話:「要將靜思堂當作是自己的家。」志工許明賢因此成為臺南靜思堂的最佳守護者。

目前的臺南靜思堂,原址是慈幼幼稚園,由莊慎私先生捐出。考量完整規劃再陸續增購周圍其他土地,經重劃後約2,500多坪,於1998年11月動土興建,直到2001年 12月23日正式啟用。十幾年前從設計規劃到動工完成,許明賢全程參與其中,至今仍每天清早5點一定來報到。

對於許明賢來說,因為全程參與臺南靜思堂的設計建造,即使閉起眼睛都能詳述所有的空間、轉角及功能等細節,「為何大廣場不開放汽車進入?因為下方就是地下二樓的大講堂,有 荷重安全考量;一樓的十方佛是1.9公分厚的藝術玻璃,以噴砂雕刻方式將上人及慈濟人、十方大眾同行菩薩道的圖像呈現得栩栩如生……」。

歷經緊抓預算建造的過程,許明賢特別注重靜思堂的節能減碳:「靜思堂是一棟綠建築,十多年前設計就考慮到回收雨水,通風及採光,期間上人都有親自參與,就為了要提供一個淨 化人心、成長慧命的場所。」他不厭其煩地向培訓志工們詳細說明,包括電燈開關位置及如何使用自動搖窗機,期待所有人能將靜思堂當作是自己的家。

◎用心學習 動作精準

行、住的威儀,每一個小動作都仔細做了說明,教大家如何在寮房中鋪棉被與摺棉被,也請大家一起實作。學員林姵君上臺練習,講師即時給予指導,下臺後她準備歸隊,佇立在圃團 間思索了一下,找了一個位罝,又隨即換了一個位置,第三次在鄰座的學員揮手叫她,她才終於坐回原來的位置。

這些在別人眼中視為「迷糊」的事,隨著她一路長大,變成是她終身必需努力克服的問題。

她剛出生時,因護理人員照料不當而造成腦水腫,從此腦部必須植入導管,而若發生導管阻塞,則必須開刀治療。第五次開刀是在高中時,同一處開三次刀,就要選擇換部位;一連串 的治療後,後遺症就是記憶力會受損。

姵君已經二十五歲了,是個盡職的幼稚園教師。她要記住一件事情,必需在心中不斷的默念,直到把事情完成,才會放下。就如同走入慈濟,她仍心心念念著有朝一日能告訴上人: 「您的孩子,回來了!」

去年因工作忙碌無法順利完成培訓,今年在志工們的鼓勵下再接再厲。四威儀的課程對她並不陌生,從慈青到社區志工已經多次學習。原本以為自己都會的儀軌,經再次的練習,將自 己取碗用餐的手指頭動作再做微調,她說:「只要多給自己一次機會,又學到更多,動作也更精準。」

◎放下事業 依教奉行

張京財是佳里區生技公司的負責人,幾年前因志工的推動下,在公司推廣素食。由原本一週三次到現在每天連加班也落實素食。他說:「願以自己微薄的力量為環保盡心力。連續兩年 在公司辦愛灑晚會,人數不斷增加。更期許明年能將公司庭院坐滿滿,讓更多人都可以感受到更多的愛。」

投入社區志工,及連續幾年報名參加榮董精進研習營,每次的參與都不斷鞏固了行善的信念,終於在今年將事業完全交棒給兒子,自己和太太一起參加培訓。

上了一天的課後,他說:「起初當然有點不習慣,但為了學習佛的莊嚴像,生活禮儀是必備的基礎,自然生起學習的動力。自我要求,每件事情都必需要從自己的心念開始,既然決定 要改變自己的習氣,就讓自己從現在做起。」

「累了嗎?從清晨六點多到現在(下午四點),大家一定累了。」培訓幹事蕭淑英親切的向大家說。期許所有參與培訓的志工,要將課程所教的行住坐臥儀節運用在日常生活中,內化 成自己行止的氣質。

圖左 : 學員林姵君上臺練習,講師即時給予指導。她說:「只要多給自己一次機會,又學到更多,動作也更精準。」[攝影者:林鈺英]
圖右 : 許明賢特別注重靜思堂的節能減碳:「靜思堂是一棟綠建築,十多年前設計就考慮到回收雨水,通風及採光,期間上人都有親自參與,就為了要提供一個淨化人心、成長慧命的場所。」[攝影者:林鈺英]

圖左 : 學員張京財分享:「每件事情都必需要從自己的心念開始,既然決定要改變自己的習氣,就讓自己從現在做起。」[攝影者:林鈺英]
圖右 : 培訓幹事蕭淑英親切的向大家說:「期許所有參與培訓的志工將課程所教的行住坐臥儀節,運用在日常生活中,內化成自己行止的氣質。」[攝影者:林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