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4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新加坡 扶持逾十年 攀出低谷見希望

扶持逾十年 攀出低谷見希望

E-mail 列印
新加坡慈濟訪視志工如常相約在宏茂橋(Angmokio)的一處政府組屋,手提著兩大包白米,踏上三年來熟悉的五樓走廊,朝著角落一間已開著門的組屋單位走去。

「黃先生,我們來囉!」聽見慈濟志工的到來,黃先生馬上展露笑容,到門前去迎接。

◎ 屋漏偏逢連夜雨

十多年前經營空調安裝生意的黃先生,原本風光的生活卻遭遇了挫敗。生意失敗後,他為了生計,轉而在一家空調公司任職空調安裝技工。

1999年,黃先生在一次工作中發生觸電意外,緊急入院就醫。本來生命跡象微弱的他,昏迷了一段時間後甦醒,從此被神經損傷的後遺症纏身,常會在不知覺中昏倒,甚至摔傷食 道及聲帶。

「有時候獨自出門,隔天就發現自己躺在醫院裡,自己怎麽進來也不曉得。進出醫院可說是家常便飯。」黃先生無奈地說道。

正常人的食道功能會在舌頭往上抬的同時,食物便會被舌頭推送進咽喉,此時咽喉軟顎便會往上提,鼻子入口便會被封閉,以防止食物往鼻子逆流。然而對黃先生而言,這一連串看似 自然的反射動作,卻在屢次跌倒中完全喪失。任何食物及飲料都會直接流入氣管中往肺部輸送,引發氣管發炎。黃先生維持生命唯一的途徑就是動手術,在自己的胃部安裝胃導管。

「我都會把藥物磨碎,混雜著飲水灌入胃導管,營養奶也是這樣。」早已忘記食物的味道和觸感的黃先生,設法適應不方便的生活。儘管喉嚨乾澀難耐,卻再也不能吞咽一滴水,只能 用棉花沾水,潤濕嘴唇。

失去謀生能力又飽受病痛的折騰,讓黃先生曾兩度萌起輕生的念頭。

◎ 寒門子弟早當家

當黃先生生意挫敗時,家庭重擔就落在當時任職市議會領袖秘書的黃太太身上。一邊拉拔著兩個年幼孩子長大,一邊為了先生的醫藥費和生活開支而奔波,黃太太蠟燭兩頭燒,也耗盡 畢生的積蓄。

爲了宣洩生活和情緒壓力,黃太太沉迷於打坐,而後被醫生診斷為嚴重精神分裂症,需長期服用藥物來穩定病情。政府的生活補助金也曾被迷信的她用來購買不計其數的佛像,讓家裡 的生活雪上加霜。藥物的副作用使得黃太太大多數時候都在昏睡,生活起居的照料就落在黃先生的身上。

黃先生的一兒一女都已經順利升上學院,品學兼優的兒女都獲得獎學金。兒子體恤父母的辛勞,曾有幾次萌起輟學的念頭,想找份工作為父親分擔家計。然而黃先生堅持教育很重要, 再窮再苦都一定要兒女完成學業,因爲文憑可是工作門檻的通行證,沒了它可是難求一職。

寒門子弟早當家,黃先生的女兒在高中後也開始接手管理家庭收支,料理一家人的日常所需。疼愛孩子的黃先生都會親力親為地為孩子烹飪煮食,打掃居家和承擔其他家務事。

◎ 多年相伴如親人

慈濟自2002年開始補助黃先生營養奶和生活費,訪視志工每月家訪關懷,不斷瞭解黃家的需求。「我很感恩慈濟志工這麽多年來的幫忙,不然我不知該怎麽辦!」黃先生眼眶泛淚 說道。

平常慈濟志工洪德謙都秉持一分誠懇與大愛長情,與黃家互動。每當黃先生緊急求救時,他都會如親人般及時關懷,也曾有幾次接獲黃先生入院的電話通知,他都堅持到醫院探視,送 上心靈的撫慰。累積近三年「愛的存款」,讓彼此建立起堅固的信任和友情。

「曾有幾次他要求慈濟援助白米或營養奶,慈濟都一一答應,建立起他的信任。剛開始時,他還是可以少許吞食,但後來他再也不能進食後,就要求慈濟補助營養奶,而且我每次都會 告訴他,有什麽事就致電給我。」洪德謙娓娓說道。

滿懷感恩的黃先生,在志工的鼓勵下克服身體的障礙,比如頸部的刺痛煎熬,及隨時暈倒的狀况,積極參與慈濟社區環保活動,也從中找到了心靈的寄託,專注在做環保中讓他忘記身 上的疼痛,也不會像在家裡那樣的胡思亂想。

在黃先生心裡,總覺得虧欠慈濟一分情,很珍惜能夠為慈濟付出的每個機會。曾有一次在動手術前幾個小時的空檔,他都把握機會參與社區的環保活動。

黃先生曾在做環保時暈倒了幾次,慈濟志工緊急呼叫救護車,把他送入院就醫。未免家人擔憂,黃先生暫時在家休養,期待還有機會可以回去社區環保點付出。

圖左 : 動完手術後的黃先生(左),繼續把握因緣到社區環保點付出,難行能行地獻身說法。[攝影者:王俊璇]
圖右 : 在志工的陪伴及鼓勵下,黃先生克服身體障礙,積極參與慈濟社區環保活動,也從中找到了心靈的寄託。[攝影者:王俊璇]
圖 : 「黃先生,我們來囉!」聽見慈濟志工的到來,黃先生馬上展露笑容,到門前去迎接。[攝影者:伍振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