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善解心 讓人看見不同的美

善解心 讓人看見不同的美

E-mail 列印
初春的早晨,陽光溫煦,讓人不禁有個微笑的心情。般若隊許洛菲由媽媽陪伴來到慈濟三重志業園區上課,停車時被引導至較遠處,媽媽當下有些急躁,臉色露出微慍神情,洛菲對媽 媽說:「妳不乖。」媽媽發現孩子比自己更明理,頓時以會心微笑化解心中的小情緒。

每天,每個人,都會有很多的心情在轉換。如何換一個角度想事情?如何以同理心面對他人的行為? 3月15日三重五股區親子成長班課程主題「善解」,參與的親子學員及工作人 員合計一百五十人,即是透過遊戲、影片、情境劇及分站活動,學習用不同的觀點,用好的方向,看待身邊周遭的人、事、物。心,會變美;世界,也會變好。

◎轉換心情 是善解的開始

「能為對方想的時候,心情自然變得開朗,人際關係也會變得比較和諧。」學員長透過大愛電視的「唐朝小栗子」動畫,將「善解」的主題引入課程。並帶動「念純心寬」歌曲手語, 讓學員在和緩的手語動作中,慢慢地感受「簡單心是禪,寬容心最美……念純心寬,無刺的玫瑰,乘著清風,遠遠播送香味……」,寬容的心,善解的意,人與人之間如和風溫煦,清 朗自在。

凡事將心比心,從最好的角度去看去想,就是善解。「尋找快樂大富翁」分站遊戲,讓學員們體會心靈上的富足快樂,可以從轉一個念開始。例如:同學不接受邀請玩遊戲,你會怎麼 辦?知足隊洪紫涵分享:「換ㄧ個角度想,可以找別人一起玩。」媽媽李沁惠給孩子一個鼓勵的微笑,知道孩子的想法可以變通不執著,這是善解,也是包容。

「善解別人,也要善解自己的孩子。」李沁惠媽媽認為父母是孩子的模,父母的言行舉止是孩子學習的對象。「有時候對孩子比較嚴厲,口氣會變得較粗魯,這樣教導小孩真的不該。 以後要時時提醒自己和先生,可以學學紫涵隨時轉換心情和念頭,一切順其自然,讓孩子在學校快樂的學習。」

一旁的紫涵說:「當然喜歡媽媽說話溫柔的樣子。」孩子的應對進退如同鏡子一樣,真實反映父母親的行為。今天又再一次藉著上課設計的遊戲中,讓親子的關係真實呈現,重新思考 哪些行為與想法必須馬上「變變變」,換個方式從孩子的角度設身處地想想,要做其實不難。

◎打開心眼 看見不同的美

知足隊蔡勻緹和洪紫涵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兩人總是喜歡打來打去,「有時打到最後兩個人都已經生氣了,就不理對方。事後我們會傳紙條,或當面向對方說對不起。有時會覺得不甘 願,故意拖長說對不起,可是紫涵不會接受,我要好好跟她說對不起,她才會接受我的道歉。下次可以跟她說,不要那麼用力打我,好痛。」勻緹分享好朋友之間如何化解彼此的負面 情緒。

在「心靈心世界」分站活動中,藉由圖像的觀察,讓學員們體驗每件事都有一體兩面。勻緹印象很深刻:「本來是一隻鴨子,換一個角度看,就變成了一隻兔子。每件事可以換個角度 想,就可以把事情解決了。」

轉一個彎,換一個角度看待事相,親子關係也能獲得改善。勻緹的媽媽陳敏珠,為了減少與孩子之間的摩擦,從自己教導換成到安親班;為了瞭解現代孩子的想法,她到學校擔任晨光 媽媽,「自己個性比較急,要求孩子做的事,孩子沒有馬上做或拖拖拉拉的,心理難免會很生氣,有時候我會走到一旁,深呼吸,想想孩子的好,氣就會慢慢消了,心情也得到平 復。」

尤其孩子漸長,愈會有自己的想法,需要多傾聽,陳敏珠媽媽分享多年來擔任學校志工的經驗:「或許孩子會不服氣地說:反正你們說的都是對的。這時我會聽聽看孩子的意見,如果 還是無法說服她,就會退一步說:沒關係,可能媽媽說的不正確,這樣好了,我們可以問問爸爸,或者問老師,緩和她的情緒,事後聽聽別人的意見,她就比較能接受。」不直接拒絕 孩子的想法,讓他們有機會說出來,學習獨立思考與判斷的能力。

◎用心陪伴 親子共同成長

課程中最令人感動的是家長們的成長與樂於分享,事後都能引起許多人的共鳴。精進隊王晏亭媽媽,上課總是非常專注且收穫滿滿,「學到最多的是自己。以前自己都是推著孩子向 外,我躲在後面,上了這幾堂課,體會到做對的事,父母要站在孩子的前面,給孩子好的榜樣。」

持戒隊呂佳純媽媽由於工作很忙,沒有太多時間陪伴孩子,正好利用假日陪同孩子參加親子成長班,對她而言,「上課就像再複習一次。」因為道理都明白,透過課程的提點及許多人 的分享,讓自己更能入心。

在「心寬念純」分站中,將學校常會碰到在情緒或行為上較為特殊孩子的狀況,以情境劇呈現出來,獲得家長的迴響。知足隊的謝麗燕媽媽真情分享自己孩子即如劇中所述,「感謝孩 子,讓我有機緣到這裡上課。善解,對他們就是一種幫助。」站主鼓勵學員,將自己的心,放進很多紅色善良的小圈圈,心就會愈來愈漂亮。

以同理心對待身邊的人,用好的方向換一個角度看待周遭事物,心量放寬,眼界闊遠,生活中無不是美與善。

圖左 : 「能為對方著想,心情自然變得開朗,人際關係也會比較和諧。」學員長透過孩子最喜歡的動畫,將「善解」主題引入課程。[攝影者:林柏翰]
圖右 : 呂佳純媽媽(左一)用心陪伴孩子,對她而言,「上課就像再複習一次。」透過課程的提點及許多人的分享,自己更能入心。[攝影者:林柏翰]

圖左 : 「善解別人,也要善解自己的孩子。」李沁惠(中)媽媽提醒自己隨時轉換心情和念頭,讓孩子快樂的學習。[攝影者:姜又壬]
圖右 : 透過情境劇(中間表演者),孩子學習到同理心及善解,獲得許多迴響。[攝影者:林柏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