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白袍愛 新年添溫情

白袍愛 新年添溫情

E-mail 列印
教養院院生大多屬於重度障礙者,口腔衛生保健對他們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帶他們就醫更是件大工程。臺南區慈濟人醫會,每一年固定一至二次往診施恩教養院,幫院生牙科義診, 最近一次(2/15)義診,適逢農曆年前,院生在慈濟志工陪伴下安心看診,為農曆新年添上濃濃的溫情。

◎看見苦難 心更寬

「來,張開嘴巴,啊……」醫護人員耐心引導院生,拿起器具細心地幫他們做潔牙工作,每個動作,看在負責醫療器械補充的楊帆屏的眼裡,感動在心裡。

義診團剛要成立之初,帆屏因任職於販售相關醫療器械之工作業務,而與人醫會的醫師們有了接觸,在醫師的誠摯邀約下,加入了義診行列。

剛開始帆屏抱持著做「義工」的心態,覺得只是盡一己之力做好事,每每義診活動結束,便急忙趕著回家,沒有和團員們有太多的互動。慢慢地,有了幾次相處,她看到志工們無私付 出、以愛相待的真誠,感動與佩服在心,也帶著讀幼兒園的孩子一起加入這個大家庭。

義診團成立至今已十一年,讓帆屏見許多黑暗角落的苦難人生,因此,只要有付出的機會,她總是把握與珍惜。如今孩子都已長大自立,她更是深入參與慈濟,參加委員的培訓,並在 2014年受證,成為證嚴上人的弟子,她說:「唯有親眼看到苦難人,才能真正深刻的感受到自己多麼有福。」

◎做中學 啟悲心

另一成員薛琍玲,雖然加入人醫會已有五、六年了,但因緣總是不具足,這次義診是她的初體驗,在醫院擔任麻醉師的她坦言:「因為工作上並不是從事相關的科別,因此,一開始並 不知道該如何協助醫師,畢竟,這裡的病患與醫院的病患還是有所差別。」

今(2015)年參加歲末祝福時,剛好遇到人醫會的醫師,在醫師的邀約下終於成行,「做中學」是她的感想。

接觸弱勢團體參與協助義診活動,讓她重新思考醫、護與患者的三角關係;以前,若是遇到比較不明理的患者,她總是會覺得自己已盡心服務了,為何還會遭受不好的對待而心情不 好。現在,她多了分愛心與耐心,能以同理心體會病患的痛楚,「心」更柔軟了。

◎團康帶動 院生同歡

每次義診,志工都會隨行,除了安撫院生看牙時的緊張情緒,也透過團康分享快樂。

節奏輕快的歌曲一首接一首,有志工在臺上載歌載舞地賣力演出,也有志工在臺下陪伴院生,牽著手或搭著肩或全程陪伴不耐久坐的院童跑透透,大夥無不沉浸在歡樂氛圍裡。

活潑外向的阿德(化名)也跟著志工上臺同歡。三十幾歲的他,是一位唐氏症患者,一出生即遭受家人遺棄,一臉稚氣未脫,始終笑嘻嘻的,絲毫看不出真實的年齡。在臺上,他熱情 地揮舞雙手、扭腰擺臀,逗趣的模樣,惹得大家笑聲連連。

在教養院服務三年的黃玉萍護理師表示,看到這一幕溫馨畫面,感恩之情油然而生,醫療團隊無私的付出,讓院生免去看診的舟車勞頓之苦。

「回想當年,都是安排到外面看診,要面臨醫護院所的配合意願及照護人力調度、經濟負荷等壓力。」黃玉萍感恩道謝:「慈濟人醫團隊的造訪,著實減輕我們很多的負擔,有你們真 好!」

曼陀鈴樂器演奏著幾首耳熟能詳的老歌〈望春風〉、〈雨夜花〉,樂音悠揚讓志工們也隨著哼唱起來,彷彿喚醒久遠年代大家共同的回憶,幾位院生也嗯嗯啊啊地跟著一起唱和。

吳慶壽教授,從大學教職退休後,已經連續四年接受慈濟志工的邀約,前往義診活動參與關懷,現場演奏動人的曲目,眾人皆陶醉在音樂饗宴中。

吳教授說,最初學習的動機,只是要到安養院演奏給自己的父親欣賞,當每次演奏時,其他的長輩也會一起圍靠過來聆聽,聽著聽著有人甚至還會忍不住掉下淚來,看到如此情境,更 加深他學習的動力。「如今雖然父親已不在,但我願意把這份愛繼續傳揚下去。」吳教授並期許自己能一直做一個「以音樂撫慰人心」的人。

那天,雖是冷冷的寒冬,但志工和院生開開心心地唱歌互動,這份真誠的愛,拉近彼此之間陌生的距離,也讓施恩教養院洋溢著春天的溫暖。

志工們的一個微笑、一個擁抱,如煦煦陽光更溫暖了每一個人的心田。

圖左 : 負責醫療器械補充的楊帆屏(左一),在義診活動前,仔細檢查每一項的醫療用品。[攝影者:許祥祜]
圖右 : 志工們在臺上載歌載舞地賣力演出,熱鬧氣氛安撫院生看診的不安情緒。[攝影者:許祥祜]

圖左 : 志工和院生開開心心地唱歌互動,這份真誠的愛,拉近彼此之間陌生的距離,大夥無不沉浸在歡樂氛圍裡。[攝影者:許祥祜]
圖右 : 志工們的一個微笑、一個擁抱,如煦煦陽光,溫暖了每一個人的心田。[攝影者:許祥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