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2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南 走入《經典》 看見未來

走入《經典》 看見未來

E-mail 列印
本著紀錄的使命,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經典雜誌》,以臺灣的角度深入各地,探討不同文化以及自然生態,並透過攝影編輯成「紀錄‧世界的經典-深耕在地關照全球」影像展 覽;這項展覽於2015年3月13日下午兩點起,在臺南市文化中心的星光廣場展開。

《經典雜誌》長久以來,扮演著慈濟人文志業中心和社會大眾接軌的使命,就雜誌編輯而言,除了為時代做見證,也承擔起為人類寫歷史的責任。

◎媒體清流 堅持報導

《經典雜誌》總編輯王志宏說:「以臺灣本島而言,《經典雜誌》編輯始終堅持『唯有認識臺灣土地,才能看見臺灣未來』態度。」因此,「紀錄‧世界的經典」影像展出過程,依其 不同主題分為「臺灣綠食堂」、「我們姓臺灣」、「咱ㄟ社區」和「紛分和合」多項報導。

「優良的攝影作品,不能只看它的表相,透過畫面提醒我們日常生活中,有著習習相關的訊息。」臺南市文化中心科長王宏文,告訴大家每一幅作品影像背後,有著其所要詮釋的真正 意涵。

過去,《經典雜誌》也曾經在校園作展出,由於參觀對象只能侷限在學生,因此,希望透過文化中心首次的戶外展覽方式,能與觀眾做近距離的接觸;王宏文科長提醒大家,好的作品 以不同方式,讓大家在生活中也能看到,其實是提醒大家「看世界也可以用不同的角度」。他表示,所有藝術的表徵不能只集中在殿堂,生活的週遭也有很多藝術作品值得大家學習。

◎影像紀錄 融入社會

四大主題中「臺灣綠食堂」編輯,由於食安問題的日趨嚴重,《經典雜誌》紀錄在地農耕、加工經銷和消費等三個面向,探討食品添加和基因改造對人類潛藏的危害。

任教成功大學環境醫學的王應然教授說:「『毒物醫學』研究,著重在飲食材料來源的探討,而《經典雜誌》的展出,透過專業的攝影融入社會觀念,藉此喚醒大眾關心食品安全問 題,兩者可謂相輔相成。」對於經典團隊的用心,王應然教授表達個人想法。

王應然教授專責環境醫學的「毒物醫學」研究,得知展覽訊息後特地前來,對於長久以來的研究,他提到除了涵蓋食品對象外,從醫學角度探討食物來源,及可能含有的不好添加物, 提供科學做根據;當他看過展覽內容後,對於畫面可以帶給社會大眾建立正確觀念,他表示,不僅引導大家重視食品安全,也可以建立飲食安全觀念。

◎良善互動 探討食安危機

「這是啥米(臺語)?」、「這是在做醬油,一甕一甕,你看旁邊這是黑豆…」慈濟志工王元興導覽時用臺語回答會眾的疑惑,並指著一張「正港臺灣醬油味」影像畫面,與會眾產生 互動。

由於傳統產業不斷的創新,如何在規模化中量產維持品質,王元興指著畫面說明其中意涵:「製造醬油過程,容器使用以塑膠製品取代過去的陶瓷材質,往往讓食安問題不知不覺產 生。」接著,他指著另一張照片說著,過去「梅乾菜製造」是將「芥菜」洗淨後,再一層一層灑上鹽,雖然出自保存過剩食物的動機,但是一念惜福而產生的保存方法,無形之中卻也 為農村社會,製造出另類的食物保存法。

王元興透過照片引導會眾反思,現代社會很多醃製食材,以速成添加方式取代人力時間的耗費,無形之中也為身體埋下健康隱憂。陪伴會眾參訪過程,只有圖片文字的說明實在難以表 達作品原創之意涵,因此他將導覽課程的所學認知,透過生活化口述和現場觀眾互動。

「『我們姓臺灣』這本書,介紹臺灣食材和國外食材的不同,其中談到什麼是對人體有益的,什麼是對人體有危害的……」慈濟志工黃月足為了承擔導覽,不但報名上課也請購書籍詳 細閱讀研究。

環境演化激盪出生態的改變,並由食物推及土地,追尋人親土親的過程,從「咱ㄟ社區」主題擴散到在地生存、演化。隨著國際運輸潛入,商人引進外來種侵略在地本土種,黃月足說 明,在地食材和進口食材兩者其實是有差別,其中黃豆進口後,往往經過基因改造後再流入市場,消費者不知道的情況下,買進來食用即會造成傷害。因此,藉由導覽,她告訴會眾應 避免購買基因改造食品,並鼓勵大家選擇臺灣本地出產的物種。

◎從分與合 啟發社會關懷

「中歐中亞國家都是分裂國家,像前蘇聯、捷克斯洛伐克、前南斯拉夫,他們為了爭取獨立陷入無數的你爭我奪,最後引爆戰爭,這樣的國家人民就會有災難,為了逃難即會貧病交 加……」慈濟志工莊雪指著圖片解析其他國家歷史,引導會眾思考「分」與「合」的關係。

過去臺灣都很平靜,因為人民心地清淨所以大地平安,然而隨著社會是非愈漸紛亂。莊雪滿懷著憂心,她告訴前來參觀的民眾說:「臺灣就像一條船,是非如果多,船就會搖晃,這樣 船上的人就不能平安。所以我們千萬不要被是非矇蔽,要做好人幫助苦難的人,這樣社會才能平安。」

中肯的譬喻換來陳雅慧阿嬤內心的感受,她說:「我只有小學畢業,而且已經67歲了,什麼都不會。」,「妳有沒有做會員?要不要做一個幫助人的好人?」莊雪誠摯的邀約贏得阿 嬤信任,當下繳了一百元,允諾做慈濟會員。

走入慈濟數十年來,莊雪表示:「人家說我們不對,也要說我會改進,不要和人爭,還要感恩。」雖然社會隨著媒體聳動對慈濟存著諸多誤解,但是守好自己的身行乃是當務之急。承 擔導覽過程,雖然場地開放,但是莊雪不畏懼的採取主動,藉由導覽鼓勵大家培植善念。

《經典雜誌》從過去到現在,18年來致力成為媒體典範,從鏡頭捕捉紀錄人文、關懷大地,「紀錄‧世界的經典」展覽,透過志工導覽說明後,希望能夠引導大家關心社會,並重視 飲食的安全。

圖左 : 《經典雜誌》長久以來,扮演著慈濟人文志業中心和社會大眾接軌的使命,為時代做見證、為人類寫歷史。[攝影者:黃裕銘]
圖右 : 臺南市文化中心王宏文科長說,所有藝術的表徵不能只集中在殿堂,戶外展呈現生活的週遭也有很多藝術作品值得大家學習。[攝影者:黃裕銘]

圖左 : 總編王志宏強調,以台灣本島而言,《經典雜誌》始終堅持「唯有認識台灣土地,才能看見台灣未來」。[攝影者:黃裕銘]
圖右 : 慈濟志工莊雪導覽過程,從「紛分和合」解析其他國家歷史,引導會眾思考「分」與「合」的關係。[攝影者:楊琇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