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0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南 捨身菩薩 恆守初心乘願行

捨身菩薩 恆守初心乘願行

E-mail 列印
為緬懷臺南區慈濟志工劉秋漂生前為人處事的點點滴滴,4月18日下午在臺南靜思堂舉辦一場追思會,來自全省法親家人代表及親友齊聚一堂,沒有太多的悲傷,好友們用心語對 話,由衷祝福她乘願再來,出世在幸福家庭,做個快樂的小菩薩。

◎夫妻同修 積極行善

張文郎與劉秋漂是對令人稱羨的恩愛夫妻,二十多年前就與慈濟結下善緣,護持慈濟志業不遺餘力。張文郎踏遍許多苦難國度,來來回回自費自假參與國際賑災,幕後最大的推手就是 劉秋漂,夫妻倆都是證嚴上人的貼心弟子。

除了國際賑災,擔任合心幹事的張文郎,每逢颱風警報來臨必即刻前往臺南靜思堂成立防災中心,並擔任召集人親自坐鎮指揮。當風雨來襲造成社區有災情時,他馬上參與災區關懷、 訪視及發放。有時夫妻同行,即便在八八風災那一次自己家中泡水,他依然心繫鄉親的安危,全力投入災區。

談起當年擔任組長的劉秋漂,行事作風有她擇善固執的一面。不管是走上街頭募款,或是帶領新進教聯會老師,她從不考慮組員是不是新手,愈是新手,她愈是要提攜他。

「這件事就由你去負責,不用怕,我會當你的靠山。」這是她最常說的一句話。對組內的任何人,她都是信心滿滿,就怕組員對自己沒信心。「上人要我們去挨家挨戶按門鈴做愛灑, 我們馬上就去!」上人輕輕的一句話,她總是重重的聽,由不得你再多猶豫一下,否則肯定你的腳步就跟不上她了。

◎不畏病痛 用心克服

2009年,秋漂在花蓮慈院健檢後發現胃部「疑似」長了腫瘤,一向自認為身體健康的她不以為意,心想,等社區活動忙完再去檢查也不遲。就在進一步做檢查確認病灶之後,她選 擇面對,聽醫師指示做切除手術及化療;並一再叮嚀張師兄不能勞動組員。

張文郎說:「她知道我每次賑災回來都很法喜,不管她身體有多麼不舒服,每次都有法親陪伴,她要我『成就大愛捨小愛』安心做賑災。有一次,她的癌指數未降下來,吃了化療藥一 直拉、一直昏昏欲睡,全身軟趴趴的,那次剛好我從四川回來,馬上帶她回診就醫,她勇敢面對自己的病痛,讓我很感動!」

聽張文郎敘述,這幾年來,她的病沒有好到多少,但「關關難過關關過」。最辛苦的是最近半年來,她不希望法親來看她,寧可叫他們多做些社區的工作,為上人多擔待一些;後來她 的心境有改變了,若有心要來關心她的,她也接受了。

一想到在國外賑災,一次次陪著災民走過苦難,送他們一分愛與溫暖,張文郎的內心有著無比感動與法喜。忙碌加上勞累奔波讓他的體重消瘦了六公斤,他笑稱:「這是免費的減肥, 正好順便把體內不必要的廢物排除掉。上人要我們擴大愛、覺有情,但她放心不下的是兒女未成家,又要我『以大愛包容小愛』專心做慈濟。」

◎捨報吉時 遺愛人間

「我愛慈濟,我更愛上人!我不能被打倒,我要活下去。」這是從她生病以來一直堅持不變的心念。儘管身染重病,她每天掛心慈濟事、念念不忘上人的肩頭負擔。但只要張文郎有任 務要出國賑災,她馬上提起勇氣鼓勵他一定要當上人的腳,連她的一份也要一起做來囤。

有一次上人行腳到臺南,問她生病這麼嚴重,還想讓師兄出國賑災嗎?她回答:「我若怎樣就回大林慈院,那裡的醫生、護士會照顧我,請師兄不用擔心。」

從以往的活動照片看出夫妻倆夫唱婦隨,鶼鰈情深,與病榻前的情景不無二致。望著日漸消瘦的愛妻,張文郎內心萬分不捨卻故作鎮定,不時在愛妻耳畔說話,鼓勵她要提起正信正 念,在她意識還保持清醒的狀態下,不斷地為她加油打氣;而她也會用力睜開眼睛,或以點頭方式來回應他。

世上再沒有比這執子之手的親情更可貴。在得知愛妻的病情後,張文郎透過種種管道積極尋找醫師,一心想要對症下藥來改善她的病情,但時好時壞。當愛妻接受治療後,由於胃口不 好、腸子吸收能力變差,導致她的體重逐漸下降。但這幾年來,她的心願始終不變。每當上人行腳臺南,或是歲末祝福的活動,她一定要穿戴整齊走到上人面前、出現在人群中,讓上 人看到她的堅強,請上人安心。

令張文郎最不捨的是,有次在他準備前往北朝鮮賑災的前一天晚上,她突然病情復發,疑似腹膜炎的疼痛,痛到她全身癱軟幾乎要昏過去了,仍用有氣無力的聲音鼓勵著他:「你一定 要去!有師姊會來照顧我,你就安心的去吧!」當晚,在大舅子及法親的協助下幫忙送她到醫院,隔天,張文郎依約到桃園集合準備前往北朝鮮。

在夫妻的調教下,一對兒女的孝心令人感動。4月6日中午,秋漂從市立醫院被送回家中安頓之後,兒子立刻為她按摩腳部,女兒幫她餵食,張文郎則在她的耳邊細細叮嚀,伴著佛號 聲與法親的祝福聲不絶於耳。隔日凌晨三時許,她因多重器官衰竭而往生,家人依她生前遺願,將她送回花蓮慈濟醫院做大體老師,完成她遺愛人間的心願。

◎法親不捨 回眸往事

看到今天追思會這麼莊嚴的場面,鄭清發非常感動又激動地說:「從上人開啟他們的悲心那一刻開始,儘管當時的經濟不是很富裕,夫妻倆卻能體會上人創辦慈濟功德會的艱辛而立願 跟隨、全心護持。」原來鄭清發就是接引張文郎與劉秋漂進入慈濟的人,他說:「秋漂個性擇善固執,很會招募會員及榮董,1991年張師兄要去參加國際賑災,她就很大方的說: 『我把師兄捐出去了。』可見她懂得布施和付出,能陪伴她走最後一程回去花蓮,感覺非常榮幸!」

由張文郎夫妻所帶出來的幕後委員、慈誠,今天出席的就有十八位,黃阿金以萬分不捨與感恩的心情哽咽地說:「陪伴秋漂這段時間,更能體會她愛上人、愛慈濟的心。過去她用心帶 領我們,從不說大道理,也不講負面的話,『多做、多看、少說話』是她對組員的叮嚀。只要她說得出口,很自然的你就會全力以赴,這也是她的特質。」

鍾能進與王淑縫夫妻,透過牽引回歸社區,才有機會在張文郎夫妻的帶領下受證慈誠、委員。鍾能進含著淚水道不盡的感恩與懷念,每當參與營隊生活組任務圓滿,他都不忘將功德回 向給生病中的秋漂。從秋漂身上讓他學到很多,「她常叮嚀我要做個掘井的人,提醒我行善、行孝不能等。」

在秋漂病入膏肓之際仍不忘交待淑縫說:「我的身體不能做主、好不起來了,妳行善要及時呀。」於是淑縫毅然決定在2015年圓滿榮董,在病房內,由張文郎牽著秋漂的手簽名認 可,宛如在她生命即將步入終點的時刻,送給她一份最大的禮物和安慰。

◎教聯推手 成立慈少

教聯會團隊以詩詞朗讀來歌誦這位臺南區教聯會的推手劉秋漂。林金拔說出內心對她的感恩,「想當年教聯會的老師很少,由於秋漂的熱心陪伴,見一個就拉一個;後來又被她硬推著 去參加培訓、受證委員。」

金拔語帶哽咽地說:「我真的好感恩她當時沒有放棄我,一路引領陪伴開闊了我人生的視野。受證後我才真正了解什麼叫做『承擔』和『使命』。相信她是有福報的人,慈濟一路走來 受到上人的肯定、先生的疼愛、子女的尊敬,更體會她帶人的用心。『當事情來時,就要勇於承擔和配合。』這是她教會我的人生事。」

今天,教聯會第一期受證的老師,以及慈少班的歷屆班主任都來到現場,緬懷心目中的典範劉秋漂。大夥兒通稱她是「催生婆」,樂天知命、有果斷的見解是她的特性,「當初募心募 款有妳走在前頭,我們才有勇氣踏出第一步;有妳善巧方便法門,順利成立慈少班,又用心、用愛熱忱的接引,讓我們看到理事圓融,我們才沒有退轉……如今,我們願將太多的不捨 化為祝福,但願妳乘願再來,共行菩薩道!」

「不要浪費時間,要把探病的時間拿來做慈濟。」秋漂的叮嚀,教聯會王月治記得最清楚,從中讓她學到輕安自在的處事態度:「生命無垠,來來去去已不知幾回合,秋漂此生以慈悲 度眾,如明燈照路,現已功德圓滿。她那份熱愛慈濟的心,讓我既感動又敬佩!更是我們要學習的典範。」

◎人已遠離 精神永在

「痛快、痛快,不痛、不痛。」在秋漂生病時,陪在她身邊的女兒張倍瑄感觸最深,她含著淚水不捨地說:「媽媽總是這樣自我勉勵,即使身體在怎樣不舒服,她每天清晨還是堅持要 起來聞法、聽上人開示。媽媽用她的生命在告訴我們『行善、行孝不能等』。」倍瑄期許自己將來有機會圓滿榮董,回志業體教書,以傳承媽媽的慈濟精神。

兒子張哲豪代表家屬致詞,說出想念媽媽的心情,也不忘讚歎媽媽是慈母,更是一位可愛的媽媽,「讀國小的時候,她總是怕我們餓肚子,交待我們下課要到福利社買東西吃,並分享 給同學吃。長大後,她經常提醒我們要利用寒暑假去做志工。得知媽媽生病了,她叫我不用急著回國,她會勇敢接受治療。媽媽常說:『懂得付出的人最有福!』媽媽,您放心,我會 記下來並照顧好自己和家人,也感謝大家,有您們的關心和陪伴,讓我們的心更溫暖而不孤單。」

張文郎深表安慰與感恩地說:「直到現在,都不覺得秋漂已離我而去,她那麼愛慈濟、愛上人,當初看到上人一元當多元用,啟發她的悲心,從花蓮回來就開始募款,她說:『有心的 人就要給他機會,帶他出來見習培訓。』而今,她用她的生命來教育我,『對的事,做就對了!』她都做到了,即便內心對她萬分不捨,也將一併放下。而她的精神常伴在我身邊,我 以秋漂為榮!」

來自臺北、雲林、北港、嘉義的法親家人二十多位,內心無比難過地紛紛表示,他們要用心語與她交流和對話,不願上臺分享將自己激動的情緒影響給大家。曾經在慈濟大學懿德會相 處過八年的時光,秋漂帶給大家歡樂的身影猶在,她的笑容永遠都是那麼的亮麗和燦爛,而此時此刻怎叫家人不思念……。

上人說,人生無常,生命只在呼吸間,今日不知明日事。「無常」不是用說的,要能看見無常,對的事,及時去做就對了。人世間有悲、有喜,每一天都要活在感恩中,感恩所有的一 切!人生自然法則既不能免,所以更要把握時間做利益人群的事,為慈濟立典範。

張文郎深表安慰與感恩地說:「直到現在,都不覺得秋漂已離我而去,她那麼愛慈濟、愛上人,當初看到上人一元當多元用,啟發她的悲心,從花蓮回來就開始募款,她說:『有心的 人就要給他機會,帶他出來見習培訓。』而今她用她的生命來教育我,『對的事,做就對了!』她都做到了,即便內心對她萬分不捨,也將一併放下。而她的精神常伴在我身邊,我以 秋漂為榮!」

來自臺北、雲林、北港、嘉義的法親家人二十多位,內心無比難過地紛紛表示,他們要用心語與她交流和對話,不願上臺分享將自己激動的情緒影響給大家。曾經在慈濟大學懿德會相 處過八年的時光,秋漂帶給大家歡樂的身影猶在,她的笑容永遠都是那麼的亮麗和燦爛,而此時此刻怎叫家人不思念……。

上人說,人生無常,生命只在呼吸間,今日不知明日事。「無常」不是用說的,要能看見無常,對的事,及時去做就對了。人世間有悲、有喜,每一天都要活在感恩中,感恩所有的一 切!人生自然法則既不能免,所以更要把握時間做利益人群的事,為慈濟立典範。

圖左 : 張文郎夫妻所帶出來的幕後委員、慈誠,今天出席的就有十八位,由黃阿金代表致詞。[攝影者:王蕙禎]
圖右 : 教聯會林金拔(左)說,當年教聯會的老師很少,由於秋漂的熱心陪伴,見一個就拉一個;後來又被她硬推著去參加培訓、受證委員。[攝影者:王蕙禎]

圖左 : 追思會結束,兒子張哲豪(中)親自送結緣品給每一位親友,來自北區的法親家人用心語對話,心中無比難過與不捨。[攝影者:王蕙禎]
圖右 : 為緬懷臺南區慈濟志工劉秋漂生前為人處事的點點滴滴,4月18日下午在臺南靜思堂舉辦一場追思會。[攝影者:謝進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