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高雄 自己做聞聲救苦的菩薩

自己做聞聲救苦的菩薩

E-mail 列印
5月17日下午,一場教育訓練課程正在鳳山聯絡處舉行,來自高雄區十二個和氣的慈濟志工,約有五百七十人匯聚大講堂,由慈濟宗教處團隊代表來說明「和氣個案研討會」與「會 議增能-聽見社區聲音」之如何運作。

◎個案濟助責歸社區 教育訓練先暖身

慈善志業乃慈濟志業之根本!宗教處鄭鳳嘉說明,如何透過「和氣個案研討會」之普遍召開,明確且即時達成濟助評估之決議,並以分組模擬演練,讓所有關心此議題之慈濟志工,於 實務上更有效率地落實「即時解苦難」之真義。

目前承擔和氣組長的志工張秀華,對於宗教處的規劃予以相當大的肯定,她表示,原本固定每個月在高雄靜思堂召開的新案初審會議,將於7月份開始改由社區各和氣自行辦理,「師 父希望我們落實社區,就近敦親睦鄰。透過教育訓練,能夠接更多的社區志工投入參與訪視工作,畢竟慈善才是我們的根。」張秀華說。

對慈濟訪視志工而言,所謂「看個案」,可不是隨意看看;即使小組團隊已經親訪,也不一定可以順利得知案家真實的處境。訪視小組往往得多次探訪,輾轉透過鄰居、里長、案家親 友或轄區警員等等,才得以拼湊出案家真正的問題。而初訪結果往往也是評估補助的重要依據。

既有評估,就有標準。模擬課程中,各區學員也就模擬案本切磋所見,以期凝聚援助與否的共識。像是家庭勞動人口數、親友支持度、私人保險及政府或民間補助款之多寡、其它特殊 求助事項等等。多數志工在評估時都格外嚴謹,個個盡己所能,發揮打破沙鍋問到底的功力。

對此,有學員提出不同的看法:「師父要我們慈悲,我們這樣像是在追問案家的隱私,有時會帶給人家不好的觀感,感覺很予盾。」

「慈濟成立慈善基會,為的是要聞聲救苦,我們自己就是菩薩了,當然不會再找其它菩薩來解救案家的苦難。」鄭鳳嘉回饋志工問題時強調,要求訪視員深入了解案主擁有哪些社會資 源,為的是要協助案家增加其資源,而不是為了減少慈濟對案家的補助。

鳳嘉的一席話,讓慈濟志工林清吉相當感動,他說:「我覺得這就是慈濟做慈善的精神,也是上人的救拔苦難眾生的一念悲心。」

◎啟動人人訪視 盼養成教育勿斷層

已有多年訪視資歷的志工莊榮基表示,自去年度開始,上人即不斷對慈濟人殷殷叮嚀:「人人協力,人人訪視。」但是,要做到人人訪視,莊榮基認為:「人員的養成教育就非常的重 要!」

他說,訪視工作具有一定的基礎常識,這是做為一個訪視員對參與個案評估所應負起責任。但就目前在社區實際運作的情形而言,往往只有培訓人員才會定期參與每個月一次的訪視共 修課程,當受證慈誠、委員之後,反而就不再參與。

因應未來個案訪視採資深帶領資淺的團隊模式進行,若要做到人人訪視,則在基礎的養成教育相當重要,莊榮基提議,除了各年度培訓人員以外,是否應該也要讓更多師兄姊來參與訪 視共修,接案時,各小組才能更客觀的針對案情去討論、評估、最後逹成決議。

今年7月份開始,訪視即將落實社區運作,交由各和氣組隊主持會議,帶領社區志工共同討論個案,對此莊榮基表示,若和氣組隊長過去持續一直有在參與個案訪視,則主持會議時, 就會相對地駕輕就熟;反之,就會略顯捉襟見肘。

為彌補諸如此類的情形產生,莊榮基認為,個案討論前,和氣組隊長應從各和氣訪視幹事去對案情做通盤的了解,才能於會議進行中精準傳達正碓的訊息給參與個案討論師兄姊,以期 逹成有效的決議。

◎唯有會議增能 才能帶動人人參與

宗教處施宜良在「會議增能-聽見社區聲音」的課程中為學員說明:「協力是社區的核心,會議如果只是布達訊息,就不能吸引人;會議要有主軸、能夠聚焦,才能帶動人人投入協 力。」對此,宗教處設計了二大議題,希望透過分組演練讓志工更清楚運作模式。

林清吉,在「會議增能」模擬演練時,被賦予承擔協力隊長的角色。該小組成員在議題的討論上都相當踴躍,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見解和意見。這讓林清吉有了不一樣的體悟,他 說:「會議增能,是為了要如實的去聽見社區的聲音,會議中過程中唯有學習尊重,傾聽別人意見,不要堅持己見,彼此客觀的討論分享,才能達成共識。」

課程最後宗教處和學員們以雙向交流的座談方式進行,大家集思廣益,提供寶貴的實務經驗與建言,作為宗教處未來會務推動之參考。志工也藉此提出目前社區運作上所遇到的困難, 讓宗教處聽見社區的聲音。

圖左 : 宗教處施宜良在「會議增能-聽見社區聲音」的課程中為學員說明:「協力是社區的核心,會議如果只是布達訊息,就不能吸引人;會議要有主軸、能夠聚焦,才能帶動人人投入協力。」[攝影者:葉灑瀛]
圖右 : 莊榮基(右)認為,訪視工作具有一定的基礎常識,這是做為一個訪視員對參與個案評估所應負起責任。要做到人人訪視,人員的養成教育就非常的重要![攝影者:葉灑瀛]

圖左 : 透過「和氣個案研討會」之運作說明與分組模擬演練,讓所有關心此議題之慈濟志工,於實務上能夠明確且即時地達成個案濟助評估的決議,進而有效落實「即時解苦難」之真義。[攝影者:葉灑瀛]
圖右 : 課程最後以雙向交流的座談方式進行,約莫570位志工集思廣益,提供寶貴的建言,作為宗教處未來會務推動之參考。[攝影者:葉灑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