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1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彰化 慈籃蘊愛 嚴父轉念當志工

慈籃蘊愛 嚴父轉念當志工

E-mail 列印
「打籃球,孩子去就好,為什麼父母也要去!」家長郭榮祿談著對「慈籃」最初印象,怎麼像教會一樣,連父母都要整個上午陪同(全場笑開來)。但因兒子邀請,勉為其難參加,感 受志工們無私付出,因而對慈濟更有信心,把握當志工的機會,希望社會更平和。

2015年6月14日,又是年度彰化慈籃回娘家的日子,三十七位學員在父母與志工陪伴下,回到臺中中興大學參加中興組圓緣籃球聯誼比賽。

◎夫妻蘊愛當志工

家長郭榮祿說著感受:「慈籃環境給人安定和放心,這麼多志工們用心付出,感動著我,原本想家人身高都不高,於是就讓兒子郭冠庭來打球,平常自己休息會去騎腳踏車運動,家人 各做各的,跟孩子也沒有交集。當兒子邀請一起來上課,心中還有不好想法,怎麼一個上午父母都要參加,像教會一樣。」

從去年(2014)參加慈籃路跑,創辦人李鼎銘先生說著,二十年來的付出與熱情贊助。今年又專程前來加油打氣,感受那份付出的歡喜,也想效法他和志工們的精神,對慈濟有不 一樣的感觀,並非如外界所充斥紛擾流言,所以要把握機會當志工,希望社會有更多美善環境。」

太太吳美真歡喜形於臉上說:「因為喜歡慈濟人文,所以讓孩子來打球。先生郭榮祿陪伴兒子冠庭上課後,原本不認同的他,也深深受感動,自願往培訓志工目標前進,讓我很高 興。」

一顆籃球,為什麼能滾動大愛二十年,因為證嚴師父教導,用父母的愛照顧別人的孩子,以菩薩的心愛自己的孩子,李鼎銘鼓勵參與家長,慈濟青少年籃球家族聯誼會(簡稱慈籃), 提供喜歡運動的孩子一個盡情揮汗,和型塑良善循環愛不止的平臺,能捨就能得,得到什麼呢?就是無限快樂。

有中興組才有彰化慈籃的成長,學員長張永同經驗傳承:「用心在當下,過程最重要,因為有慈籃大家才能相聚,輸贏不重要,親子間共同成長才重要。這也觸使身為家長的我,有了 想法:「讓鹿港成立慈籃隊,與孩子是因為籃球有了共同的話題,也因籃球讓家變得更圓滿。」

孩子只要我們在背後支持,所以盡量尊重孩子,陪伴他們這段成長的黃金歲月。以前大兒子被我打的機會最多,現在卻是與我最有話題聊,孩子都比較好動,如果能找個團隊讓孩子去 發揮,那慈籃團隊就是值得我們,為善競爭去推介參與的好團體。

◎以球會友團隊好默契

看著場上「裁判!判技術上犯規。」大隊長搶得滑兩球機會,第一球空中拉板不進,再一球,進了。哇!漂亮!大隊長嘴角揚起,轉身和隊友來個Give me five,楊智維 搶下球,一個小動作半蹲,轉身跑,用最快速度,快攻擦板得分,高大的程奕勳將球空拋,葉晉宏轉進籃板底下,後仰跳上得分。只見楊智維一不小心摔倒在地,被盯住,有些推擠, 但智維迅速起身,加入戰場,發揮以球會友的團隊良好默契。

讀秀水高中的楊智維,身形瘦弱,穿梭球場,無論快攻或籃板底下搶球,身手敏捷。參加慈籃兩年的他說:「媽媽很辛苦要獨立養育我們,每個周日都會載我們三兄弟,到鹿港國中參 加慈籃打球,來這裏學到打球技術,每個人都很好,來陪伴我們,我真的很感恩。」語帶著哽咽,智維說出內心感恩。

智維的弟弟楊育碩表示:「打籃球是我的愛好,如果與電動玩具相比,我還是比較喜歡打籃球,因為可以長高,還認識很多真實的人一起玩樂,覺得這種感覺才是真實的,很棒!」

施並洋爸爸不只為活動攝影做記錄,更補位陪伴國小組學員比賽,和兩個兒子在慈籃團隊中一起成長。他述說:「希望孩子能在愛的團體中,快樂成長,以球會友跟一群同好相處,體 會流汗打球。這只是個小社會團體,外面還有更大的社會等他們去探索,來慈籃有大家的陪伴與成長,是孩子人生難得經歷。」均志均杰站在爸爸旁邊,也各自靦腆地說謝謝大家。

學員黃子珅的媽媽余翠鳳,來慈籃的初衷是想尋找、改善親子間的磨擦。一年來常從學員長與隊輔請益孩子教育問題。讓我學到:「外面沒有的慈濟人文精神,最困難的時候要堅持, 在最平順時,也要淡定。現在與孩子磨擦變少了,都在改善進步中。兒子來除了學會打球,更懂得養成善心善念!」 子珅說:「謝謝大家陪我們一起打球,學習不一樣的人文,在流汗中,我們都很快樂!」

父母平時為生計奔波,對孩子很難盡到陪伴責任,來慈籃陪伴孩子上課,只是盡我們的本份事,譜一個親子共處時間與話題。短短兩個小時的友誼賽結束,眾人在體育館前拍下團體 照,留下汗水與倩影,為青春填寫滿滿快樂篇章,也歡迎更多人的參與。

圖左 : 媽媽施燕琪獨自一人,不辭辛勞,每周日都會載三個兒子,到鹿港國中參加慈籃。[攝影者:施並洋]
圖右 : 楊智維(運球者)被盯住,用最快速度跑,快攻擦板得分。[攝影者:施並洋]

圖左 : 彰化區慈籃家長施並洋陪伴兩個兒子,暢言分享參加慈籃的點滴成長,體悟常以恭敬、尊重、感恩、溫柔的心待人,更能促使團隊合和有愛。[攝影者:翁文君]
圖右 : 眾人在體育館前拍張團體照,留下汗水與倩影,為青春添滿快樂章。[攝影者: 施並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