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1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靜思妙蓮華 蘊含真空妙有

靜思妙蓮華 蘊含真空妙有

E-mail 列印
午后,火紅熾熱的陽光閃亮著,不畏日正當中,志工及會眾共有一百多位,6月27日在苗栗園區佛堂,聆聽花蓮靜思精舍德傅師父導讀《靜思妙蓮華》序品第一。

◎法華經磅礡 為經中之王

「上人早年就有講述《法華經》(1975/4~1985),對象是委員,自『序品』至『化城喻品』,當時只有錄音卡帶。」德傅師父強調上人講經之特殊性,不會依文解義,若 引用經典,非全然依經典原文講述,蘊含獨到之創見。生活化與邏輯性,避免感應、玄妙、神通、艱澀。

「上人對法謹慎又恭敬,上人有他自己寫的筆記手扎,上人的字非常工整。」德傅師父敬佩上人講經說法的想法和方法,把握佛陀所覺悟的宇宙人生真理,避免流於格局狹小、虛幻神 話、事理矛盾的情況。

上人講的《法華經》不是照著法華經的內容講述,上人希望結合慈濟人行於菩薩道上所做,是走出來的經。教大家運用佛法洗淨心中的無明煩惱,體會佛陀的智慧寬廣無限。期待使人 聽得懂、行得通、做得到,而得以因法而改往修來,解脫自在。

「《無量義經》在讀書會很難帶,因為很難……」德傅師父記得在法繹志工共修,讀書會帶領人這樣問。

「《無量義經》不是難,是深哪!佛陀說甚深!甚深!不是甚難!甚難!深是我們沒有辦法透過字面去了解的。《無量義經》的三品就如此了,何況《法華經》,《法華經》有二十八 品,其中有一品,幾乎是所有道場早課都會做的,二十五的德行品。」德傅師父表示現在才開始了解序品,方便品……法華經是這麼磅礡,為經中之王是有道理的。

◎精進聞法 種下清淨的因

德傅師父帶領大家認識《法華經》,他說:「《妙法蓮華經》一簡稱《法華經》,先後經三次漢譯,故有三種版本,其中以鳩摩羅什譯本較精確,影響最大,為後世廣所採用。」《妙 法蓮華經》也有稱《正法蓮華經》,妙法和正法都很殊勝,異曲同工,各有各的微妙獨到之處,正法可以顯示這是佛陀正要講的直直正道,像八正道也是正的,沒有可以取代的,翻譯 成正法也蠻好的。

《無量義經》為《法華經》之開經,《觀普賢菩薩行法經》為《法華經》之結經,稱「法華三部」。德傅師父告訴眾人如何研讀《法華經》,可以「晨鐘起‧薰法香」,莫陷佛學名相 之宥,莫依文解義,解行而非鑽研,佛學不挖則已,越挖越多,大原則觀念了解即可。

「當我們在看《法華經》時,當時在法華會上,佛陀開始宣講時有五千人離席,開始要說真實法的佛陀怎麼面對,佛說:『退亦佳。』很多人問這五千人是怎麼回事?」德傅師父希望 大眾對「五千起去」有所警策,要讓法入心,去我執虔求教,不要自恃見識與所學高遠,無聞法之誠,則自障於道。

「上人花很長的時間講『序品』,因為上人對《法華經》的慎重,上人說真空妙有,自有它的深度存在,不管正法還是妙法,反正是《法華經》就對了。」德傅師父覺得很多慈濟人深 入經藏後,就會去探求為什麼?其實心寬念純,不要想太多。

德傅師父對上人精進的精神,佩服得五體投地,他說:「上人吃得少又睡得少,日復一日對大家開示,靜思晨語講那麼長,匆匆用完餐,接著志工早會……」上人每天早上這麼辛苦說 靜思晨語,日復一日,講到最後一定會說「多用心」。其實很多經典八九不離十,不能因為熟了就認為會了,因為覺得會了就不用聽,就覺得可以了,這樣會變成貢高我慢。上人對法 敬重,不斷說法聞法,德傅師父期盼靜思弟子也能精進聞法,讓慧命成長,耳根進到八識田中,種下清淨的因。

◎六成就 信為道源功德母

「序品裡面很重要的概念六成就:信成就、聞成就、時成就、主成就、眾成就、處成就。信擺第一,信為道源功德母,信很重要。」德傅師父表示佛陀說法時,如果沒有這六個要件 (六成就)就不用講了,每一部經裡面都有這六成就,缺一不可。

「慈濟世界美在我的心,心美看什麼都美,讚歎對方,縮小自己,成就別人。」德傅師父期盼眾人,要時時回歸原始的那份清淨心。他鼓勵大家多誦經文讓法入心,恆持行菩薩道的 心,不要退轉道心,心要顧好。

德傅師父希望所有慈濟人,走進這個道場,有這樣的善根善緣,跟著上人行走這條菩薩道,做慈濟不僅能力增加,慧命成長更重要。未來生,也要結好緣,共同來成長。

◎人人都可能成佛 是未來佛

慈濟志工陳榮堅謙虛請問德傅師父:「上人很會讚歎大家,隨喜讚歎是很大的福德因緣,是不是緊緊跟隨上人行在菩薩道上,大家都有機會成佛,這種想法是否正確?」

讀《法華經》的過程中,他覺得佛陀是大慈悲的人,很懂得鼓舞人心,讚歎人家,當看到授記品時,大約有九千多人授記。他覺得上人也是如此,讚歎穿上白袍的醫師是大醫王,護士 是白衣大士。還有環保志工是環保菩薩,慈濟人穿上藍天白雲走入人群,是入人群的菩薩。

德傅師父回應:曾有人問「佛教裡面所謂菩薩,是達到某種位階才夠格被稱為菩薩,你們慈濟怎麼可以隨便稱某人菩薩?」他要大家瞭解佛教為什麼要稱對方為菩薩,這是有道理的。 上人稱大家菩薩,是一種祝福,要趕快收起來,因為每一個人都可能成佛,是未來佛。

陳榮堅再請問:「佛陀是大慈悲大胸懷的人,不管上根基、中根基、下根基都為他授記,即使惡人提婆達多也為他授記,比丘尼也授記了,真是一個大胸懷的人。請問師父的看法!」

德傅師父說這個問題有深度和智慧,為什麼佛陀要為提婆達多授記?如果大家讀《妙華經》可以知道提婆達多曾成就佛陀,多世之前一位阿私仙人,曾指引佛陀研讀《法華經》,而此 阿私仙人即為提婆達多,佛陀為了報恩,因此為他授記。

提婆達多是大家所熟悉的,多世之前他也是緊守戒律之修行者,只因為嫉妒佛陀,後來走偏了,累積這樣的因,導致這樣的果,他也受到果報。這個例子希望大家了解,原諒別人也是 善待自己,要化解惡緣結善緣,只要「合」沒有度不過的難關,辦不到的事。德傅師父勉勵大家用「合」來修行,用和氣的「和」來供養上人。

◎信根堅定 法入心除煩惱

志工鄭運月聽了德傅師父《妙法蓮華經序品一》導讀,覺得《法華經》中「信、聞、時、主、處、眾」,這六種成就很重要。一定要先有信根,信根堅定就會去發願,然後信願行,身 體力行,為人群造福。

德傅師父提到「上人擔心大家能力變好,慧命沒有增加。」鄭運月身為培訓幹事,更是字字句句提醒自己,帶人有法入心嗎?煩惱解除了嗎?

每天薰法香的慈濟志工何岳青分享:「《靜思妙蓮華》這部經蠻深奧,從薰法香中去體悟,印證今天德傅師父所講的內容。剛才德傅師父有講到六成就,第一就是要信,信是道源功德 母,有信之後彼此就會和,道場中彼此合心和氣,大家都能做到合就會很美。」

信了之後是聞,經由薰法香、讀書會來成長慧命。薰法香是上人給大家的法水,有了法水就可以去除煩惱,學習放下,學習轉念。何岳青進入慈濟,深刻感受慈濟宗門跟其他宗教或道 場不一樣的地方,是深入人群去做。

圖左 : 6月27日苗栗園區佛堂,志工及會眾共有一百多位,聆聽花蓮靜思精舍德傅師父導讀《靜思妙蓮華》序品第一。[攝影者:顏人鵬]
圖右 : 德傅師父鼓勵大家多誦經文讓法入心,恆持行菩薩道的心,不要退轉道心,心要顧好。[攝影者:顏人鵬]

圖左 : 德傅師父回應:「上人稱我們菩薩,是一種祝福,要趕快收起來,因為每一個人都可能成佛,是未來佛。」[攝影者:顏人鵬]
圖右 : 慈濟志工陳榮堅(右)謙虛請問德傅師父:「上人很會讚歎大家,是不是緊緊跟隨上人行在菩薩道上,大家都有機會成佛,這種想法是否正確?」[攝影者:顏人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