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馬來西亞 馬六甲分會 以誠與情慈善路 讓愛蕩漾開來

以誠與情慈善路 讓愛蕩漾開來

E-mail 列印
「我還想在這世上活久一點,因為還有人關心我……」慈濟照顧戶洪秀玉眼中閃著淚水說出心聲。而這個讓她感動的人,就是慈濟志工許玉萍。

「我帶了一點蕃薯來,放在桌上喔!」2015年8月2日志工許玉萍前來拜訪照顧戶洪秀玉。熱絡的呼喊名字,一邊熟門熟路的尋找洪秀玉的身影,廚房傳來開心的回應。隨即只見 兩人開始話家常,分享生活點滴,臉上的表情時而歡喜,時而感動,充滿著溫馨的情誼。

洪秀玉的先生和大女兒相繼往生,2009年最疼愛也最親近的小女兒診斷出罹患血癌末期,隨即於2010年1月往生,頓失依靠的她開始整天以淚洗面,封閉自己,深陷於自怨自 艾的情緒中,也很少與外界接觸。經人提報予慈濟,2011年2月許玉萍和社區志工隨即展開關懷,經評估5月則進一步給予經濟上的援助。

從精神上的關心和輔導,一直到經濟上的補助,初期對於這群熱心陌生人的到訪,洪秀玉有些抗拒。然而,志工們付出的愛與關懷綿延不斷,逐漸融化她的心防,而她似乎也找到傾訴 的對象,總是一股腦訴說不堪的往事,抱怨不斷,時常是邊流淚邊怨天尤人。

雖然洪秀玉心裡的枷鎖沉重,但許玉萍總是傾聽她的苦悶,適時開導並且與她分享《慈濟》月刊真人真事。抱持著同理心一路陪伴至今,許玉萍與洪秀玉建立起如同家人般的依靠感、 信任感和責任感。生命不再是孤苦無依,洪秀玉笑中夾帶著淚水說:「玉萍即使忙碌於家庭和工作,但只要我有事情找她,她一定會安排時間來協助,從未讓我失望。我們的感情如同 姊妹,真的謝謝她為我所做的一切。」

◎ 我要活下去 生命因你有了色彩

「我還想在這世上活久一點,因為還有人關心我。”洪秀玉眼中閃著淚水,如數家珍道出志工對她的照顧和關懷。

不怕麻煩,許玉萍定期前往診所幫忙取藥,採買蔬菜、水果、食物等,也不忘算她一份,甚至貼心地為增加洪秀玉的補習收入,把自己的兒子送來給她補習。志工賴桂蘭烹煮美食也肯 定想到她,特地送一份來給她。噓寒問暖不曾間斷,志工愛與關懷的力量,徹底把洪秀玉從黑暗的邊緣救拔出來,斬斷了輕生的念頭,讓她有活下去的勇氣。

長期互動,許玉萍最開心的是看到洪秀玉逐漸放下心中的苦悶,她說:「她現在思想正面多了,對於生活懂得知足和感恩。」洪秀玉現在言談中不再只是負面的思想與情緒,已經懂得 看待自己的幸福,感恩自己身體健康,感恩生命中能遇到慈濟,感恩志工們的付出和關懷……生命的色彩不再只是流連於黑與白之間。

◎ 不再孤苦無依 感恩能翻轉手心助人

「認識玉萍讓我的生活不一樣,有人關心也給我很大的鼓勵。以前都是一個人傻傻地待在家,很少與人互動,認識她之後,她每天都打電話來關心我,鼓勵和熱心接送我去參加慈濟活 動。」許玉萍積極帶動和陪伴之下,照顧戶黃惠珍逐漸走出家門與人互動,每星期參與社區環保分類,舉凡慈濟舉辦的活動,不管是與志工們一起上課共修、入經藏,還是投入協助廚 房事宜,或是募心募款、義賣等, 皆可看到她的身影,也會邀約隔壁鄰居一起來參與活動。踏出家門,讓她找到快樂與自身的價值,不在孤獨空度光陰。

黃惠珍為獨居老人,先生於2000年往生,本身於2003年輕微中風身體狀況每況愈下,租屋又膝下無子的她,經濟面臨嚴重的考驗,透過鄰居提報2011年8月慈濟開始進行 經濟援助和關懷至今。她有感而發地說:「外面的人都說慈濟很難申請,都是騙人的。還有人勸我不要去浪費體力當志工。但我親身體驗後並與他們分享,志工除了平時的關心和定時 送來金錢、物資的補助,逢年過節更不曾缺席,如家人般對待我。不要被外面的流言所騙,要自己用眼看,親自去體驗。」

從未想過晚年自身狀況不佳時,受人援助的同時竟也能去幫助他人,而陪伴她的慈濟志工許玉萍總是主動與她分享慈濟的點滴,並不厭其煩接送她參與各種活動,一路陪伴讓黃惠珍深 切感受到其熱忱與真誠,因此讓她有機會成為翻轉手心的人,她笑著說:「我沒有錢,但我可以出力氣去做,盡我的能力。」

◎ 關懷不斷 讓愛的存款發光發亮

由於黃惠珍的身體負荷不了長時間的行走,再加上當地公共運輸系統不發達,導致她外出採買日常所需,看病取藥等皆不便。許玉萍了解其難處,常常一接到電話,便積極快速地協助 黃惠珍解決交通問題。

「她是有求必應的觀世音菩薩。生活、工作如此忙碌,卻又很願意去幫助人。」

現在許玉萍每星期買足一星期的食物、蔬菜送來給她,熱心且貼心的舉動,令她感動不已。再則,平時也會接到許玉萍關懷的電話,兩人無所不談,相互開導,培養出亦師亦友亦家人 的情感。

許玉萍也分享黃惠珍改變的喜悅:「每星期四社區環保站資源分類,黃惠珍總會提前打電話來提醒我接送,看她積極又歡喜投入,而且無形中,她的脾氣也收斂許多,不再直來直往出 口傷人。」

◎ 助人助己 做慈善快樂成長

時常一通電話,許玉萍立即放下手上的工作,為照顧戶奔波處理事情,不管是載送至福利部辦理手續,看診就醫,協尋其他資源援助或是照顧戶日常生活瑣事等,也不管是白天或黑 夜,她總是盡心盡力第一時間協助解決他們所面對的各種問題。

她還每月帶動前照顧戶的兒子林德倫一起來做訪視,她說:「即使結案,關懷還是要持續,尤其了解這孩子個性靦腆與學習能力緩慢,整天待在家沒有與人互動,希望透過活動帶他走 入人群,多接觸社會。」

「我2010年開始跟著她一起做訪視,她永遠保持一股衝勁。一接獲新個案要訪查,她馬上行動。行動力強,溝通能力也好,寫報告更是記載詳細,還會帶動照顧戶一起來付 出。」 常與許玉萍一起走訪社區照顧戶的志工賴桂蘭,也感染到許玉萍的善心善行。她坦言以前拜訪照顧戶只是感覺他們生活很辛苦,然而做中學,逐漸懂得以同理心來對待他們, 如同親人般達到全面性的關懷。然而,賴桂蘭也不諱言,行動派的許玉萍初期令她壓力頗大,並且當時的許玉萍臉上笑容不多又嚴肅,直至合作一年多,才發覺她笑容多了,現在更是 時時笑容滿面。

「是嗎?沒有笑容,我只是比較靜吧!」一旁許玉萍聽聞驚訝地問,也開始認真回想,2009年投入訪視的模樣,突然開懷大笑,「好像是耶!」未曾仔細回顧過往,不曾想到自己 因為心態的改變,臉上也起了微妙的變化,她說:「以前個性急躁,再加上凡事要求完美,因此面對工作或是家庭,壓力總是很大,自然臉色也不好。」卻因一路堅持於慈善中付出, 因而越做心情越開朗,她表示只要看到照顧戶有一點點進步,就是她最大往前邁進的動力。過程中,她也結交到很多朋友甚至建立起如家人的情感,大家開心聊天,悲傷時相互開導, 無形中改變照顧戶也改變自己。

「做慈善沒有秘訣,以誠與情。」笑容滿面的許玉萍說著。她堅信,先解決對方生活的困境,才有辦法進一步教導佛法的道理。

許玉萍以同理心與照顧戶密切互動,即使忙碌卻能安排調配時間,讓關懷不間斷,溫馨故事也訴說不盡。她相信本身做得歡喜,其他志工必能感染那分喜悅,讓慈善於社區穩固紮根, 鞏固慈濟起源的根基。

秉持與大眾廣結善緣的信念,她說:「菩薩就是有求必應,而要達到『人間菩薩大招生』(註解)之目標,就必須投入相對的時間、精力來培養。多一分關懷,多付出一點,才能讓愛 蕩漾開來。」

圖左 : 林德倫(右)隨許玉萍,前往探視獨居照顧戶黃惠珍。[攝影者:李經志]
圖右 : 許玉萍在8月舉辦的訪視志工共識會上,與大家分享可提供給照顧戶的補助資源訊息。[攝影者:楊秀麗]

圖左 : 一接到電話,許玉萍總會特別抽空趕來義診中心接送有需要的照顧戶回家。[攝影者:顏玉珠]
圖右 : 黃惠珍在許玉萍的接引下,前來參與慈濟活動。圖為兩人齊來參與慈濟大組讀書會。[攝影者:陳延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