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1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泰國護理學院師生參訪 發願做回收救地球

泰國護理學院師生參訪 發願做回收救地球

E-mail 列印
在泰國道德中心推派下,以泰國Boromarajonani護理學院師生為主,所組成的四十五人參訪團,在7月24日下午近五點鐘,來到內湖環保站。團員SRISUDA廖女士表示:「經由志工一站站地解說,一股感動的感覺一直上來,看到那麼多的志工在幫助地球,學到很多回收的知識,回到泰國也要做回收幫助地球。」

團員SRISUDA廖女士表示:「經由志工一站站地解說,一股感動的感覺一直上來,看到那麼多的志工在幫助地球,學到很多回收的知識,回到泰國也要做回收幫助地球。」[攝影者:余雪足]
厚重的雲層帶來午後一場陣雨,悶熱盛暑有著難得的涼意。電話那端傳來泰國碧瑤府皇太后(Boromarajonani)護理學院師生們的訊息:飛機在空中多飛了一個多小 時,到訪的時間要往後延……

在泰國道德中心推派下,以泰國Boromarajonani護理學院師生為主,所組成的四十五人參訪團搭乘大巴士,在7月24日下午近五點鐘來到內湖環保站。雖然因班機延 誤造成行程更改,不得不取消原先安排的多項環保體驗,內湖區志工仍以一貫的熱情為團員做園區導覽,期望培植環保種子。

首先來到毛毯區「巧藝坊」,透過導遊皮廣仁先生的翻譯,負責的志工吳月鶯介紹此賑災毛毯是由回收的寶特瓶製成:「那裡有災難,就把愛送到位,都是環保志工的愛和願所成就 的。每次一動員,就有百位志工到來,年齡從七、八歲到七、八十歲」。吳月鶯接著強調,環保就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隨手隨時都可力行。團員們一觸摸到毛毯就驚歎聲連連,周邊 商品和毛毯布邊做成的「惜福產品」如帽子、披肩、保暖鞋套、圍巾、拖把等,在在呈現志工延續物命、多樣變化的巧思,大家驚艷之餘低聲討論,快門與閃光燈此起彼落。

走訪園區時,導覽志工林正雄指向環保場後方的寶特瓶集中區,只見圍欄內堆放著依顏色分類 (透明、綠、雜色三色) 的寶特瓶,每欄可放三十五萬支寶特瓶。林正雄指出,在這 炎炎夏日,瓶裝飲料尤其暢銷,只消一個月時間此區就滿載!可見人們因貪圖便利而過度耗用資源。適逢雨天,志工並介紹分置於園區的水塔,那是雨水回收系統。經過廚房,則是環 保萬用清潔劑──「蔬果酵素」亮相的舞台。

接著巡禮各類回收物分類區;紙類區、瓶罐區、塑膠袋區、拆解區,志工回收分類資源,點滴都不浪費,都是因為愛護地球而付出。來到環保館「腳踏車發電體驗區」,先是一陣觀 望,在導遊皮先生帶動下,大家才紛紛跨上車體驗。笑聲和著汗水及氣喘吁吁聲,看似簡單卻很吃力,這才了解原來電是如此得來不易!相機的咔嚓聲伴著閃爍的鎂光燈,團員們為彼 此留下寶貴的體驗身影。

人文館內,早已備妥點心、水果和茶水,等候佳賓蒞臨。志工林正雄透過影片宣導地球已遍體是傷,並用統計數字讓大家明瞭人為的破壞力遠遠超出想像。他並呼籲大家和慈濟人一起 響應「153」,意即「一日五善,減碳三公斤」的生活方式;吃素、省水、省電、攜帶環保餐具、改變交通方式,一起為後代子孫盡心力。

分享時刻,團員紛紛提出問題,諸如作毛毯如何動員?志工如何安排時間投入?團員中的一位老師說:「護校目前有設立垃圾銀行,學生參與推動,收益由校方運用,回去後將建議改 為資助沒錢上學的孩子們。」團員SRISUDA廖女士表示:「經由志工一站站地解說,一股感動的感覺一直上來,看到那麼多的志工在幫助地球,學到很多回收的知識,回到泰國 也要做回收幫助地球。」

活動尾聲,大家雙手合十,隨著「祈禱」的歌聲讓善念共聚。碧瑤府皇太后護理學院致贈一份禮物,感恩志工們為他們所準備的一切,志工王錫鋐則致贈靜思語字卡給每一位佳賓。最 後,志工們列隊揮手道別,感恩這美善的因緣,得以付出真誠的大愛與祝福。

圖左 : 團員們一觸摸到毛毯就驚歎聲連連,周邊商品和毛毯布邊做成的「惜福產品」如帽子、披肩、保暖鞋套、圍巾、拖把等,大家驚艷之餘低聲討論。[攝影者: 余雪足]
圖右 : 巡禮各類回收物分類區;紙類區、瓶罐區、塑膠袋區、拆解區,志工回收分類資源,點滴都不浪費,都是因為愛護地球而付出。[攝影者:劉靜慧]

圖左 : 在泰國道德中心推派下,以泰國Boromarajonani護理學院師生為主,所組成的四十五人參訪團,在7月24日下午五點鐘來到內湖環保站。[攝影者:劉靜慧 ]
圖右 : 來到環保館「腳踏車發電體驗區」,先是一陣觀望,在導遊皮先生帶動下,大家才紛紛跨上車體驗。[攝影者:劉靜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