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腸胃一路通 健康笑哈哈

E-mail 列印
「大部分人當被檢查到胃癌的時候,多數是末期。胃癌初期沒有顯著的症狀,極易被忽略,如有腹部不適、噁心、反胃、胃灼熱感、腹脹這些症狀,持續過久,應該就醫檢查。」柯俊 成醫生與現場六十五位會眾分享,道出胃癌的嚴重性。

「您是否經常感覺肚子脹氣、消化不良?不曉得腸胃道機能究竟出了什麼問題?」這是一般民眾常見的困擾,本著預防勝於治療的理念,慈濟志工於9月25日,在馬來西亞峇章共修 處為社區民眾舉辦了一場健康講座,邀請仁愛醫院腸胃專科醫生柯俊成,前來分享「胃癌和幽門螺旋桿菌」,提醒大家養成生活好習慣。

歷經過病苦 改習慣常做運動

「我很常胃痛,也看了很多中醫,後來去檢查才知道是螺旋菌。」曾經被胃痛折騰,讓蘇沁治很煩惱,她聽從醫生建議,每天按時吃藥,足足吃了一個星期,才完全康復。

「那個藥好難吃、好苦,苦到嘴巴都麻痺,可是沒有辦法,我還是乖乖吃藥。」因為曾經歷病苦,所以只要聽聞哪裡有辦健康講座,蘇沁治一定不會錯過,希望多增加保健知識,把自 身健康照顧好。

「如果早一點發現,對患者的治療有所幫助;沒有及時治療,病情會更惡化。」柯醫生醫師指著螢幕上已潰爛的胃,大家看了起雞皮疙瘩。

現代人總飲食缺乏定時定量,柯醫師更進一步提醒大家:「暴飲暴食或進食時間不固定,容易造成胃壁受損,長期下來可能增加胃癌發生率。」

會眾程翠綾的媽媽因腸癌往生,而她自己也經常腸胃不舒服,在同事的邀約下,一起出席講座,她說:「聽了柯醫師的分享後,我會多注意飲食,我以前都不吃早餐,晚餐又吃太多, 現在要改變生活習慣,並常做運動。」

用餐學問大 定時定量好生活

柯醫生表示,壓力也會引起胃酸分泌,過多的胃酸會刺激胃壁造成潰瘍,因此應該盡量調適與抒發壓力,避免長期累積造成生理傷害。

「根據統計,喜歡吃燒烤的食物、肉類、鹽漬物等者,胃癌的發生率較高;抽菸和喝酒也容易促進胃癌的形成。建議定時用餐,多吃新鮮的食物,少吃肉類。」柯醫生呼籲會眾對自己 吃下肚的食物提高警覺。

參與的何韋賢也回饋自己的生活飲食習慣說:「我們都很喜歡吃燒烤的食物,可是如果會傷害胃,可能就要減少吃了,我們不要以為一點點胃病沒有關係,其實應該要好好愛護它。」

胃是消化系統的一部分,是貯藏和消化食物的器官,柯醫生為健康講座總結,「我們常說病從口入,所以希望大家多注意飲食,調整生活習慣,這樣就無需經常找醫生,胃痛也不會找 上你。」

圖左 : 慈濟峇章社區邀請仁愛醫院腸胃專科柯俊成醫生前來分享「胃癌和幽門螺旋桿菌」,提醒大家養成生活好習慣。[攝影者:郭巧雲]
圖右 : 民眾用心記錄重點,期待能將所學落實生活中。[攝影者:郭巧雲]
圖 : 程翠綾的媽媽因胃癌往生,加上自己曾罹患胃潰瘍,所以對腸胃的保健知識更是求知若渴,因此用心提問。[攝影者:郭巧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