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雲林 雙手除了玩電腦 還可以做環保

雙手除了玩電腦 還可以做環保

E-mail 列印
2015年10月14日下午一點十五分左右,晴朗的午後時光,一輛遊覽車緩緩開進位於台十九線旁的慈濟北港聯絡處,遊覽車停妥後北港農工三十六位學生和訓育組長魏錫森陸續 下車,來到北港聯絡處環保站,將進行一小時的參訪實作,近二十位的慈濟志工分別承擔引導及分站站主,列隊歡迎老師、學生的到來!

魏組長說:「北港農工扶輪少年團(簡稱扶少團)成立已三年了,成員是一至三年級的學生,這是服務性質的社團,每學期都有一堂綜合活動領域的課程,會安排學生到課外學習,透 過活動拓展視野,這次安排學生來北港環保站參訪,是因為知道慈濟在環境保護這個區塊做得很好,所以希望透過來環保站的實際分類與慈濟志工的分享,讓學生了解隨手做資源分類 對愛護地球的重要性,只有親身去做分類,才能對事物有所心得。」

學生到達北港聯絡處之後,由慈濟志工引導步行到D棟集合,先聽慈濟志工蘇月嬌分享「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月嬌先請學生雙手握拳,口中念出「愛護我們的地球」,接著問學 生:「我們的雙手除了寫字、玩電腦、打球運動等等,還可以做甚麼呢?證嚴上人說『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所以雙手萬能還可以動動手做環保。」

慈濟志工月嬌請學生們將雙手打開,由右手小指開始念「瓶(玻璃瓶)、瓶(塑膠瓶) 、罐(鐵罐) 、罐(鋁罐) 、紙(紙類)、電(電器)、一(衣服) 、三(3C產 品) 、五(五金) 、七(其它)」,並予以解釋。希望能做到五用:可以不用、儘量少用、重複使用、修理再用、回收再利用,環保要從自己做起。

聽過慈濟志工蘇月嬌的簡略解說之後,三十六位學生分成三組,由慈濟志工帶到分站實作的定點,分別是:資源分類區、塑膠袋區、拆解區。

資源分類區由慈濟志工蘇淑芬先向學生說明,照著環保十指口訣的內容,將回收物分出放在黑藍子裡。學生們戴著口罩及手套開始細細的分類,遇到不知是屬於哪一類時,就會請問環 保志工

北港農工機械科三年級的李勁霖來到資源分類區,看到現場有多位如自己阿嬤、阿公年齡的老人家,坐在堆成小山丘的回收物前仔細的分類,勁麟說:「平時在學校有做簡單的分類, 而且是直接丟進回收桶,現在看到這麼多的回收物在眼前,真的佩服這些阿公、阿嬤,人類的方便造成環境的傷害,其實很多東西可以回收再利用,如寶特瓶可以製作衣服、毛毯。」

塑膠袋區則是由慈濟志工林誘玉藉著看板上掛著各種的塑膠袋解說,先讓學生了解塑膠袋的材質(如PP、PE……),接著就讓學生實際分類。學生們除了用眼睛看塑膠袋的種類之 外,還透過手的觸摸塑膠袋所發出的聲音、或是撕開後呈現的線條來區分屬於哪種材質。

投身慈濟環保十多年的志工蘇成嘉,親身示範如何使用工具拆解而不會傷到自己,成嘉說明:可回收的東西,大家可能以為丟進回收桶即可,卻不知有些物品是由許多不同的物質組合 的,就如錄音帶,有膠帶、有小螺絲釘、也有紙張……;電腦用的滑鼠,有塑膠也有有電源線等,所以拆解時就要仔細的分類。接著請學生們端坐在小椅子上,帶著手套慢慢的學習拆 解並分類,面對有些已生鏽拆不下的螺絲釘,只好向訓育組長求救幫忙!

第二次來北港環保站參訪實作的扶少團的社長呂奕廷說:每次來都是學習也了解更多,因為我們在學校的分類只是大約分類,如紙類、塑膠、寶特瓶等,其餘可回收的大都放在垃圾桶 中,所以丟棄了許多可再利用的資源,真的很可惜!

北港的慈濟志工把握每一次學校老師及學生來環保站參訪的因緣,事先都會規劃安排活動內容,總是希望學生們來到環保站能夠有所收穫,進而落實於生活中,只要開始行動就能盡到 愛護地球的一份心力!

圖左 : 李勁霖同學(右二)分享:來北港環保站參訪後,才知道很多東西可以回收再利用,如寶特瓶可以製作衣服及毛毯。[攝影者:蔡宜達]
圖右 : 慈濟志工林誘玉解說,除了用眼睛看,還可以透過手的觸摸塑膠袋所發出的聲音、或是撕開後呈現的線條來區分屬於哪種材質。[攝影者:蔡宜達]
圖 : 在資源分類區,學生們戴著口罩及手套開始仔細的分類,遇到不知是屬於哪一類時,就會請問環保志工。[攝影者:蔡宜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