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1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嘉義 零秒差共精進 聞法點滴在心頭

零秒差共精進 聞法點滴在心頭

E-mail 列印
再過四天就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寒露」了,氣溫卻絲毫沒有秋意上心頭的沁涼,還是一樣的熾熱,最好的避暑勝地,就是來參加志工精進活動,讓法雨潤漬心田了; 2015年 10月04日花蓮精舍師父─德勱師父與德杰師父引領嘉義三百四十五位精進菩薩,一齊唱誦《三十七助道品》,德勱師父語帶幽默地說:「今天要坐蒲團,是上人的期許,因為,你 們要調御的是自己,給自己一個機會『練工夫』吧!」既然是要練工夫,只見每個人以「坐如鐘」的身形,如如不動於蒲團上,儼然法會上一尊尊莊嚴菩薩。

◎在人事物中修養心性

證嚴上人在視訊中看到這麼多人齊聚一堂,掩不住的歡喜:「有一萬五千多人此時此刻零秒差,同一時間共同精進,希望佛法可以回歸到伴佛陀出生地,希望把種子一一回歸灑 播……」讓剛從花蓮尋根回來的培訓志工葉羚美,點滴在心頭:「每天不時的祈願自己從上人的法中去學習,同時提醒自己,身為慈濟人,在人、在事、在物都要以和為貴,來修養自 己的心性。」

再次聽到上人解說三皈依真實義,加上前幾天一位會員告知不再繳善款,讓羚美忍不住掉下眼淚,難過的不斷自忖到底做錯什麼:「為什麼這些人會這樣?我想,唯有反觀自省能做些 什麼,來讓別人相信我們,唯有改變自己,才能改變別人,大家都是我的借鏡,受證是為了當上人的好弟子,從今以後要發心立願,生生世世都要成為上人的好弟子。」

三重園區楊季容老師透過視訊,把電子書細說從頭:「一開始是為中、高、年老菩薩使用而設計,它的方便性是護眼、省電又環保,又是行動藏經閣,收了善款資料,還會讀出聲,款 項當場確定無誤,讓慈濟志工丁柔妤笑著指著自己:「我以前未用電子書時,常常每一次數善款,數目字都不一樣,的確,用電子書收款之後,都沒有這些煩惱。」

◎聞思修

生動豐富的課程安排,無形中驅走了午后的瞌睡蟲,圍坐在甜甜圈的學員們,熱絡的分組討論議題。志工蘇美玲針對「從竹筒歲月至今,慈濟不變的價值和需要加強的地方是什麼?」 有了獨到的看法:「我們的源頭是慈善,需要改善的是法親關懷,有的人無法出來做慈濟,可能有一些家庭、身體上的因素,假如能夠體諒對方一下,相信是可以慢慢把對方『等出 來』」。

志工陳昭宗感動地說:「在上人的靜思語上發現,我是乘著福報來的,既然發願要到這裡來,我是抱持著二分家業、八分志業的心情投入慈濟,有些經典看不懂,才發現是上人用靜思 語來表達,藉著它當橋樑,讓我體會佛法的奧妙,才能行在法中。」如此微妙的體會,讓昭宗對慈濟事越做越歡喜。

「網路發達,因素很大,要走入人群,穿慈濟衣服做志工時,不要怕人家知道。」慈濟志工王月惠舉例去社區打掃時,當地里長拍照,傳到網路,得到網友正面的回應,感到很開心。

「慈濟迄今近五十年,是以人為本的精神,四大志業、八大腳印也由此出發,除了法入心,更重要的是守十戒,在人與人之間用感恩、尊重、愛去對待,因為一個團體的美來自個人的 美。」平時有用心耕耘,讓慈濟志工張熊和更有體會。

雖沒有天天晨起薰法香,盡量常去薰法香的慈濟志工戴清秀,認為日常生活中要多存一些感恩心,啟發心中的愛,將愛傳遞出去。上人常說的「時時多用心」讓他受益匪淺,靜心思 索、慢慢感受、時時刻刻的心存感恩心。

今年參與培訓的學員黃萬長、許瑞惠,因晨起薰法香聞了上人的法,腦中一直思索著上人說的「福慧雙修」,「福」是到環保站做志工、醫療志工、社區愛灑、助念等等,「慧」是師 父的拜經、修持,感恩在慈濟的世界裡,能有那麼多的福田可經營,日常有上人的法,可讓自己日子不空過。

◎飲法水 開智慧

課程結束後,志工與精舍師父─德勱(注音:ㄇㄞˋ)師父與德杰師父座談,志工王錦慧提到有會員,因年初媒體不實報導造成對慈濟的誤解,而停繳功德款,幾次想透過電話、登門 拜訪皆不得其門而入。對此大多數的委員皆有同感,有人建議等過些時日再拜訪,或先不急著說慈濟,也討論出「注意平時自己的言行舉止」,並非穿上慈濟制服才注意。

平時都會晨起薰法香的錦慧,今年七月回花蓮參加靜思語教學,感觸很深立下志願要把所學帶回學校,讓學生受益。因緣湊巧這學期接下導師一職,但一切卻與所想的相距甚遠,初接 手班級彼此間互相在適應磨合,狀況很多挫折感很大。

與師父飲一杯智慧水時,師父當場鼓勵:「付出、付出再付出,不去計較、用播種的心去想,待日後發芽」,讓錦慧很珍惜參與慈濟活動,能夠參加精進又有精舍師父智慧法水,有信 心滿滿地迎接學生給的功課,也為一場以法相會的精進課程劃下圓滿的句點。

圖左 : 志工齊聚精進共修,虔誠唱誦三十七助道品。[攝影者:王翠雲]
圖右 : 志工齊聚精進共修,虔誠唱誦《三十七助道品》,莊嚴地繞佛繞法。[攝影者:劉志銘]

圖左 : 志工齊聚精進共修,虔誠唱誦《三十七助道品》。[攝影者:劉志銘]
圖右 : 生動豐富的課程安排,無形中驅走了午后的瞌睡蟲,也讓圍坐在甜甜圈的學員們,拉近了彼此的距離,分組討論議題。[攝影者:劉志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