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向大自然取經 玩出生活美學

向大自然取經 玩出生活美學

E-mail 列印
「生活美學就是玩,玩出它的意境,和有法的意境,在這玩的意境中,上人的法已漸漸落入於心,是在無形當中把法融入於學習中。」茶道學員敬春美一邊攪動手中的染料,一邊歡喜 地說出學習茶染的心得。

「茶染」,染是有水也有木,染料從植物中萃取顏料為染材,是經大自然長時間的孕育生成,它蘊藏著泥土、植物、礦物,和生活中的柴鹽醋茶,再經人類的智慧巧手和而為一,讓自 然、環保、健康合製成就了一件賞心悅目的畫布(染布)。這就是合和互協的成果,是自然、物、人合成一件美的作品。

2015靜思茶道大陸專班於11月12日至11月15日在新北市慈濟蘆洲聯絡處舉辦。來自中國各省學員共六十六位,在課程最後一天共同學習茶染、茶包泡法與靜思親子茶道教 學方式等課程。

◎智慧巧手 玩出生活美學

採自大自然中的花、草、樹的根、莖、葉、果實,甚至一顆小石頭,都是素材的原料,茶道講師張文仕、郭秋娥為學員們解說一件染布的製作過程,要先設定圖樣設計,有綁染、夾 染、絞染……設定圖案後,再進行用筷子、橡皮筋將布圈緊綁緊後,再著手染布、定色、洗滌、陰乾等等。經過學員們動手製作和老師的從旁指導,一件件美麗的作品呈現在人人的眼 前,學員們個個眼睛為之一亮的綻放出美麗的笑容,讚嘆道好神奇喔!

老師為學員們解說「點染山水與初晴」的意涵,染布素材取之自然,透過親身染布經驗將已漬黃、斑白、沾到污漬的衣物和喝剩的茶湯、儲存不當過期的茶葉,經每個人的巧手,化腐 朽為神奇賦於新生命,創造新的生活創意。裡中的一花一草都有上人的「法」蘊涵於其中,是惜福愛物,知福惜福再造福,珍惜自然資源的具體顯現。

經老師傳授染布技巧,來自昆山的學員王寶麗分享:「下星期已排定社區推廣,要將老師傳授的染布經驗帶回家鄉分享給鄉親,讓他們能習得染布和從資源回收中惜福愛物,是一舉數 得,靜思茶道課程已融入生活中生活化了,太好用於菩薩大招生。」

◎營造溫馨 有家的味道

1968年一位從事茶生意的商人,每逢外出洽談生意把各茶品裝入小袋內,作為樣品茶送給買商,因要喝喝看茶湯的滋味,因而發現小包沖泡出的茶湯也很甘醇美味,茶商靈機一 動,構思了「茶包」構想。

「茶包一般給人的印象是品質不會很好,常運用在出外隨身帶著數包,方便泡隨便泡。」茶道講師陳芍芍老師說完茶包典故的由來後,指導學員們如何泡出一壺甘醇美味的茶包茶湯。

好東西要和好朋友分享,於閒暇時,靜下心來,邀約三五好友、投緣的品茶人,喝茶談心交心結好緣,就能展現茶道以茶待友,廣度菩薩大招生,這是學習靜思茶道生活化的運用,是 結緣渡眾的方便法門。

陳芍芍鼓勵學員們回到家鄉地,可以舉辦茶會,以家庭茶會方式營造家庭式的茶敘時光,讓左鄰右舍、好朋友們走進道場有賓至如歸,人情濃厚的美好感受,感受到有愛、有溫暖、有 溫度的溫馨慈濟大家庭。

◎廣闊無邊 無距離的法門

透過茶道知識性的學習,了解到泡一壺好茶,是跟人性相連的,不只茶量、溫度、水量都要剛剛好,就如人與人的相處,要有溝通,接引信眾,也要恰到好處,才能融洽和諧。

茶道學員石健楠分享說,要回來台灣學靜思茶道時,已在心裡面對上人發願,要把所學的茶道精神理念帶回家鄉,接引信眾做慈濟志工行菩薩道。帶他們學茶食、插花、染布和泡一壺 好茶等等,用辦茶會方式、做環保的方式,把上人的法,說給鄉親信眾們,和宣導環保的清淨在源頭,惜福愛物、延續物命。

經營敬老院的徐文清說,2011年一群無所求付出的慈濟人走進敬老院關懷,以愛陪伴每一位老人家,看到、聽到溫言暖語的畫面深受感動,因而走入了心中認定的團體-慈濟。

因為家裡的先生愛喝茶,所以想學泡一壺好茶給先生喝,沒想到茶道的世界是如此的廣闊,可以學禮儀之美、慈濟的人文、上人的法,是無所不包,蘊涵深遠。

徐文清表示,學了茶道的精神理念後,要以感恩、尊重、愛加入在自己經營的敬老院裡,以愛陪伴一百多位的老人家,也會設計泡一壺好茶的方式與老人家互動和傳上人的法給他們 聽,院區裡也已設計惜福愛物的資源回收,要帶動他們做環保和裝設大愛台,讓老人家們每天看大愛台聽上人的法。茶道這門課很實用很生活化,是與人親近無距離的法門」

◎潔手淨心 煥然一新

「想教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自己就要先教會自己成為什麼樣的人,自己就是一個『模』。」好的人文要學會推廣出去。課務團隊特別為學員們量身規劃符合3至10歲中小學的茶道 教學,期望學員們回到家鄉居住地,把學到的中小學茶道課程,深耕落實於每一位孩子身上,培養莊重文雅有威儀風度,成為知書達禮的謙謙君子,創造禮教之美的社會。

入班行儀、潔手淨心、禮佛問訊、清潔手清淨心煥然一新、行住坐臥四威儀、奉茶、飲茶、食的禮儀、茶的構造功能、善後的人文,每一細節都是茶道課程中要教授於小學生。

看不見的那隻手就是道德禮儀,以活潑的方式注入引導,經一次一次反覆的練習,孩子們練習久就成習慣了,而在教育他們要用正面的語氣鼓勵他們,不要用「錯、不要、不的語 氣」,讓孩子們養成有雅言、正語、正思維的正向觀念。讓孩子們從小開始就有合於禮、合於理的人文素養。

圖左 : 中國昆山學員王寶麗,一再練習茶染布的絞綁法,並分享回到社區後,馬上要將老師傳授的染布經驗推廣,讓大家能習得染布和從資源回收中惜福愛物,是一舉數得。[攝影者:張長勝]
圖右 : 茶道學員羅穎輕輕地將茶葉引入壺中、清泉入注,品一杯好茶以法水入甘泉,以茗香邀善士。[攝影者:陶晶潔]

圖左 : 茶道講師陳芍芍輕輕將茶包放入壺中,她與學員茶包的由來,並期待大家都能透過家庭茶會的舉辦,與更多人結一份好緣。[攝影者:曾明星 ]
圖右 : 茶道學員石健楠輕鞠起一杯好茶,想著回來學茶道的初衷是,已在心裡面對上人發願,要把所學的茶道精神理念帶回家鄉,接引信眾做慈濟志工行菩薩道。[攝影者:曾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