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人生無常 有限生命不重來

人生無常 有限生命不重來

E-mail 列印
人生無常,一生能有幾次重來的機會?走過病苦的煎熬、親人往生的悲痛,因緣果報下業力示現的震撼,點醒夢中人張育慈,經過兩年培訓,11/30正式受證成為上人的靜思弟 子。

◎慈濟因緣 啟發善心

2008年間,育慈因懷孕在家安胎,初嚐為人母的喜悅。在偶然的機會下,無意間收看大愛電視臺《大愛劇場》節目,從此愛上這個頻道,因受劇情感動而萌生一股想助人的念頭。

有一天,她撥電話到臺南靜思堂,向諮詢臺表明自己想要繳功德款的意願。隔沒幾天,許春英師姊來向她收功德款,當下的育慈還沒有想要投入慈濟當志工。

2011年9月,育慈因肚子脹氣、排便不順,被家人送進急診室,得知罹患大腸癌二期,當下她跟先生一起抱頭痛哭,想到兒子還那麼小,怎麼辦?但隨後冷靜思考,為了孩子,她 一定要堅強,克服病魔。

三個月後,育慈身體上的癌細胞再度轉移至肝臟,半年內動過三次手術,她勇敢積極做化療,堅苦走過抗癌過程,在先生愛的呵護下,以樂觀、正向的態度面對,但也深深體悟到幻化 無常的人生。

◎熬過病苦 轉慧為智

2012年,許春英除了向育慈收善款,並鼓勵育慈報名參加見習課。見習期間,育慈因為做化療而中斷學習,但她仍以平常心克服身體上種種的不適,終於在2013年完成見習課 程,隔年再加入培訓行列。

人總是經過苦難、病痛,才懂得要自我省思。罹癌後的育慈,原本一顆心老是牽掛著兩歲的兒子陳奕仲,常常捫心自問:「如果我死了,無法陪伴孩子長大,我到底該留下什麼給 他?」

正在徬徨無助時,上人的靜思語救了她:「人生無法掌握生命的長度,卻能自我拓寬生命的寬度與厚度。」當下她決定要跟隨上人的腳步,趁著身體還能付出時,要把握當下勤耕福 田。

她常利用晨間時刻,跟著一群大愛媽媽走進校園說「靜思語故事」。在大愛媽媽黃瑞芬的帶領下,她學會講故事、演話劇、比手語,與小朋友打成一片;從中開啟智慧,並找到要留給 兒子的答案。

育慈發現,孩子在學習當中,「品德教育」最重要!不管孩子未來的發展如何、經濟狀況好壞,只要他心存善念、以正向方式待人處事,將來一定會有善的循環。

為了能延續這顆善種子,育慈把兒子送進慈濟大愛幼兒園就讀。在她用心陪伴下,孩子學會自我要求,生活禮儀懂得愈來愈多。回家後,親子間常以靜思語、手語互動。每當她生氣 時,奕仲常會提醒她:「生氣是短暫的發瘋。」她忍不住開心地笑出來,也就不再生氣了。

◎行善行孝 悔來不及

對育慈來說,兩年的培訓課是最幸福、也是讓她成長最多的日子。從剛開始學習調伏心境、克服心魔、去除我慢心,她不斷地反省、調整步伐。當一切都克服了,卻在2015年下半 年雙親相繼往生……。

遠在屏東的雙親,身體狀況一直很不穩定,四月間,母親因胰臟癌入院,三個月後併發肝癌,七月份就往生了。患有糖尿病及心律不整的父親,一時無法承受喪偶之慟,八月份中 風, 九月就撒手人寰,叫她情何以堪?面對這突如其來的噩耗,她心如刀割!常聽上人說:「行善、行孝不能等。」即使她有心要行孝也來不及了。

「平時若能接近佛法,面對死亡就不會有所恐懼;當時媽媽只會選擇逃避,以致於在離開時,她仍無法放下一切。」育慈從媽媽身上悟及佛法的重要,心裡萬分難過不捨,但也更明白 生命的無常!雖然心中仍有遺憾,雙親無法親眼看到她受證,但護持她做慈濟的心,是永遠不變的。

培訓期間,育慈有機會跟著訪視團隊前往「崇善安養中心」看個案,院內以中風長者居多,有些親人鮮少去探望的孤苦老人,心中的苦悶遠比病痛來得煎熬!她開始思考,要如何做才 能幫助到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對於經濟困難的人不能只靠金錢援助,應解開他心中的枷鎖比較重要。有了這樣的領悟,她決定參加屏東美和科技大學社工系的假日課程,以加強自我專 業素養。

◎經文詮釋 懺悔前非

歲末祝福場次,育慈參與短短九分鐘的入經藏演繹,透過手語詮釋《無量義經.說法品》而了解經文的真實義。在未學佛前,她尚無理財的觀念,只要心裡想什麼就買什麼,不管它有 多貴?用到的機會多不多?

而一向愛吃動物內臟(尤其是動物的大、小腸、粉肝)的她,從經文中透徹佛理:「『蠢動含靈,皆有佛性。』動物和我們一樣有血、有肉,怕痛、也怕死。而我怎能這樣殘忍地吃掉 牠們的內臟!當自己被割掉肝、腸,我才體悟到果報現前,而更能以『同理心』來觀看身邊的一切眾生。」同時,她發願茹素。

以前的同事、好友蕭葆真一路見證育慈的改變:「以前她是很重視物質享受的人,經常逛百貨公司、到餐廳吃大餐。走入慈濟後,她變得勤儉多了,也比較注重養生;對物欲的需求降 低了,也不像以前那麼奢侈浪費。」

育慈改變了生活態度,不但生活充實、心靈富足,孩子也受到影響。葆真說,有次大家一起去吃飯;飯後,就看到奕仲用「惜福水」將碗洗淨再喝下去,小小年紀就懂得知足、惜福, 真的很可愛!

育慈的貴人之一是葆真,經常在募後幫她做勸募的工作;當父母往生時,給予她心靈上最真誠的撫慰。看到她堅毅地走過見習、培訓,並如願成為慈濟委員,精神令人敬佩!身為家庭 主婦的葆真,希望有一天也能跟育慈一樣走入人群、學習付出。

培訓幹事張秀梅讚歎說,育慈外表長得非常莊嚴,見習期間,臉上很少有笑容,只有一個「苦」字可以形容。上見習課「知心相契」時,她也從不發表個人心得;經過深入了解後,才 知道一切的苦來自於她的身和心。

在培訓團隊的關照和鼓勵下,育慈完成見習課程,鼓起勇氣加入培訓行列,並參與大愛媽媽及社區活動;也從身體力行當中得到法喜,體悟上人所說的「人生無常,能做就是福」的道 理。心中有了上人的法,從此轉變心念,並善用她那美美的笑容,與眾人結一分善緣。

盼望的一刻終於來臨,穿上「柔和忍辱衣」的育慈,氣質非凡!正式要成為上人的弟子,她心中的喜悅難以形容!她將這份榮耀歸功於家人和團隊的護持,願以「如履薄冰、戒慎虔 誠」的心來承擔使命,繼續在菩薩道上勤精進。期許自己不只當一位傳法者,更是一位說法者,將慈濟的美善傳揚出去。

圖左 : 歲末祝福場次,張育慈(中)參與短短九分鐘的入經藏演繹,透過手語詮釋《無量義經-說法品》而了解經文的真實義。[攝影者:李一平]
圖右 : 張育慈用心陪伴兒子成長,親子間互動親蜜。[攝影者:王蕙禎]
圖 : 善用晨間時刻,張育慈與大愛媽媽走進校園說「靜思語故事」,從中開啟智慧。[攝影者:楊淑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