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馬來西亞 馬六甲分會 當孩子伯樂 助學金解憂愁

當孩子伯樂 助學金解憂愁

E-mail 列印
「面對一群不想讀書好玩的孩子,但家境又需要經濟補助,於是發現孩子亮點變成該校老師的功課……」馬來西亞聖瑪麗亞華文小學副校長吳清華這樣說道,面對不愛讀書的學生,也 要請老師們發現孩子的優點,多鼓勵並且陪伴。

11月1日,慈濟馬六甲分會舉行一年一度尋找學生亮點的獎助學金頒發典禮。四年來在志工與各源流中小學校方合力推動下,受惠學子逐年增加,今年共有一千一百一十六名學生通 過審核,分別獲頒品德獎、學業成績優異獎、學業進步獎、品學兼優獎和孝悌獎五大項。

當天有一千零二十七名學生前來領獎,家長、校長及老師也共同來觀禮,貼心的志工更安排二輛列車,接送遠地的學生家長,五場次典禮共匯聚了兩千多人。

◎ 安父母心 發現孩子的亮點

聖瑪麗亞華文小學位於亞依沙叻(Ayer Salak)的郊區,該校的孩子百分之九十九是天主教徒,當地學生家長多為務農低收入者,由於家長受教育程度不高,孩子多對書本 不感興趣,為了挽回孩子的教育,該校副校長吳清華絞盡腦汁,為了讓這群天主教孩子的父母安心,她帶著八名學生前來佛教團體領獎。

為了讓學校老師發現孩子在讀書之外的優點,吳副校長耐心地和老師分享,她說:「發現孩子的亮點並不難,每天幫你捧簿子到教室的孩子,雖不愛書,卻是他的亮點。」因此,學校 內有一隊十人「特工隊」,平日都是老師的好幫手,幫忙在電腦室插上插頭,籌備活動空間排桌椅,協助裝音響……全都是這十名特工的任務。

弱勢的孩子是很難獲得讚美的機會,吳副校長深信讚美中長大的孩子更具信心。該校五年級的學生阿強(化名),在其級任老師林秀蓮的循循善誘之下,把自我檢視的小冊子填寫得非 常工整;更難得的是媽媽對他的支持,經常用小冊子督促孩子求進步,阿強的進步是親師生的一起努力的成果。

◎ 愛與關懷 獎助學金解憂愁

除了阿強之外,另外還有家長阿思麗娜(Aslina Abu)與先生帶著孩子們前來參加慈濟獎助學金頒發典禮,一見到慈濟志工,即頻頻道謝。

阿思麗娜家裡育有十一個孩子,最年長十七歲,最小的三歲,然而,一家人卻僅靠先生微薄的收入過日子,每當新學年,一名孩子就需約兩百令吉的花費,家裡經濟狀況更窘迫;年幼 的孩子不懂事,曾經埋怨地問母親:「為什麼我們不能吃好的,沒有美麗的衣服穿,不能去旅行……」身為母親的阿思麗娜無言以對,唯有勸導他們要感恩所擁有的一切,因為有些家 庭比他們更窮困。

「很感謝慈濟,如果以後有能力,我一定盡力回報。」阿思麗娜眼眶含淚、語帶哽咽地訴說著自己的心情,此次家中有四個孩子拿到慈濟獎助學金,阿思麗娜知足地表示,多少能幫補 一些學雜費開銷,她對孩子說:「媽媽不要求多,只希望孩子能用功讀書,以後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

慈濟志工的陪伴以及獎助學金的補助,希望可以讓弱勢的孩子無憂無慮求學,更希望可以減輕家長的負擔,教育不能等,慈濟志工的愛走入校園,更深入每一位需要幫助的學生家 中。

圖左 : 2015年11月1日,慈濟馬六甲分會舉行一年一度的獎助學金頒發典禮。[攝影者:李經志]
圖右 : 慈濟獎助學金受惠者不分種族、宗教,期待孩子透過教育脫貧。[攝影者:李獻雄]

圖左 : 盧玉花的四個女兒不負眾望,皆獲獎助學金,減輕了家庭新學年學雜費的負擔。[攝影者:楊秀麗]
圖右 : 聖瑪麗亞華文小學副校長吳清華(左)絞盡腦汁,想辦法透過孩子的亮點,鼓勵他們努力,以獲得獎助學金補助。[攝影者:甘浩禎]